四川省農業廳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
川農業函〔2017〕618 號
各市(州)農業(農牧、畜牧、畜牧水產)局(委):
為進一步做好迎接8月初中央環保督察組到我省督察工作,結合7月5日-14日我廳組織7個督導組對市(州)督導發現的問題,現就加快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2017年3月31日,我廳印發了《關于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導意見》(川農業函〔2017〕233號),對法律法規、部省文件中涉及相關部門的職能職責進行了梳理。各地要進一步明確職責,健全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聯動機制,形成市、縣、鄉(鎮)人民政府主導,農牧、環保部門,鄉鎮政府各司其職的工作環境。
目前未劃定禁養區的,要主動配合環保部門盡快劃定。對禁養區內確需關閉或搬遷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農牧部門要配合環保部門,依照《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防治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報請地方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關閉。關閉或搬遷致使畜禽養殖者遭受經濟損失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補償。同時,對違反《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防治條例》的行為,及時做好記錄,函商當地環保部門,由環保部門依照第三十七條至第四十一條的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按照《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防治條例》第九條、第十條的規定,對未編制相關規劃的,各地農牧部門要抓緊編制畜牧業發展規劃,主動配合環保部門編制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依法做好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針對已發現存在的突出問題,完善整改臺賬,盡快制定畜禽養殖污染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于7月31日前出臺。
要進一步摸清掌握養殖及污染現狀,根據省環保督察和農業廳環保督察意見反饋情況,組織縣、鄉鎮畜牧獸醫站、村防疫員等相關人員,形成工作合力,進行再梳理、再發現、再補充,備案跟蹤舊問題、發現增補新問題。按照《四川省農業廳關于做好迎接中央環保督察基礎準備工作 扎實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川農業函〔2017〕560號)的要求,落實專人,建立完善臺賬(畜禽養殖臺賬、養殖污染臺賬及問題整改臺賬),一場一策,一縣一冊。對不按要求填報的,將通報有關部門,約談問責。
對禁養區內規模養殖場和專業養殖戶,要配合環保部門推進關閉或搬遷工作。要堅持關閉與搬遷重建相結合,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落實搬遷重建用地,為搬遷養殖場提供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指導,實現高標準快速重建,加快關閉搬遷進度,降低政府治理成本和養殖場損失。同時,組織當地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對已關閉搬遷養殖場(戶)的糞污進行處理利用。
對禁養區外規模養殖場和專業養殖戶,要加強指導和服務。一是要提高養殖場(戶)環保責任主體意識,指導養殖場(戶)建設配套的糞污處理的沼氣池、儲糞池、堆糞場等設施,雨污分離、干濕分離,確保運行正常,杜絕糞污偷排、直排、漏排。二是建立完善畜禽糞污處理利用臺賬,認真填寫《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理利用周記錄表》,明確糞污產生和去向,強化和規范糞污還田利用的痕跡管理。三是強化指導管理,對糞污處理利用不規范,存在污染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養殖場(戶),要落實專人指導,要求其停止污染行為,開展整改。四是強化信息溝通,將種植戶對有機肥、沼液的需求信息反饋養殖場(戶),指導種植戶與養殖場(戶)建立糞污利用合同,促進糞污還田利用。
積極開展種養循環,配套與養殖規模相匹配的糞污消納土地,加大有機肥加工企業、糞污轉運專業合作社和PPP模式推進力度,積極探索適宜于本地區畜禽養殖廢棄物就地消納、異地處理的資源化利用模式。積極引進龍頭企業,養殖戶自愿,采取合作共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圈舍方式,政府從減免環評咨詢費、糞污處理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對養殖場(戶)糞污還田所需管網、污水泵、沼液運輸車等設備加大補貼力度。
要按照 《四川省農業廳關于做好迎接中央環保督察基礎準備工作 扎實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川農業函〔2017〕560號)的要求,結合省環保督察領導小組要求,原定各地于每周五16:00前報送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整改進展情況,調整到每周四16:00前報送。實行消賬制,整改完成一個,臺賬清單消除一個,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
四川省農業廳
2017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