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進良 劉北華 鄭醒超 王漢東
(深圳市寶安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廣東深圳 518100)
如何解決動物及動物產品異地流通存在的問題
潘進良 劉北華 鄭醒超 王漢東
(深圳市寶安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廣東深圳 518100)
動物及動物產品異地流通因動物疫病具有潛伏期、異地流通的審批制度未得到落實以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監管不到位,給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隱患。本文就加強立法與嚴格執法相結合,保障異地流通審批機制長效實施;提高動物監督部門責任意識;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來解決動物及動物產品異地流通過程中存在的隱患,確保動物及動物產品衛生質量和消費安全。
動物及動物產品;異地流通;問題;對策
近年來,隨著動物及動物產品流通貿易的發展和良種引進推廣工作的加強,動物及其產品異地流通十分頻繁。動物疫病也隨著動物及其產品的流通而擴散和蔓延,給動物疫病的防控造成了很大困難。此,加強動物及其產品異地流通的檢疫監管工作,是防控動物疫病的重要環節。
動物移動檢疫監管區域范圍.是指動物、動物產品出入何種區域.必須實施檢疫并出具檢疫證明。現行動物檢疫制度將動物移動檢疫監管區域范圍設定為出入縣境.即將動物移動檢疫分為縣境內檢疫和出縣境檢疫兩種模式對縣境內移動的動物及動物產品.在離開飼養生產地之前實施產地檢疫檢疫合格的,出具動物產地檢疫合格證明或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動物及動物產品憑產地檢疫證明在縣境內出售、運輸。對出縣境的動物、動物產品,在運出縣境前實施運輸檢疫經檢疫合格的。出縣境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出縣境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此外,還須對運載動物、動物產品的運輸工具進行消毒,并出具《動物及動物產品運載工具消毒證明》。
(1)由于染疫動物及其產品異地流通導致疫病的發生、傳播具有潛在性和隱蔽性,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及經營者和養殖戶,都很容易對其放松警惕,產生麻痹思想,甚至放任自流,給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2)異地引購動物及其產品的審批制度建立缺乏強有力的法律支持,且宣傳貫徹力度不大,社會的認知程度不高。因此,該審批制度在基層還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施,所謂“審批”現在只是一句空話而已。
(3)異地動物及其產品流通的販運戶,除遵循異地引購的審批程序,追逐非法利益,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4)一些不法販運戶,到異地引購動物及其產品,既不到輸入地辦理檢疫審批手續,也不到輸出地辦理檢疫證明,能偷則偷,能省則省。更有甚者,輸入地已明確不得引購的(特別是某一種種畜禽及商品仔畜禽),也置若罔聞。在運輸途中亂停亂放或任意經過疫區而導致中途感染疫病。一旦到達目的地,不遵循引入后的隔離觀察程序,違規投放使用,給動物疫病的異地傳播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5)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由于條件所限,對異地引進動物及其產品的監管還不到位,當引進動物發生疫情時,不知所措,疲于應付。
3.1 動物及其產品異地流通的條件
動物產品在省內運輸時.必須滿足下列條件:動物產品產地所在縣一個月內未發生法定動物疫病疫情:生皮、原毛、羽毛、絨等產品按照農業部的消毒規范消毒合格:炭疽易感動物的生皮、原毛、絨等產品炭疽檢驗陰性或按照農業部的消毒規范經環氧乙烷消毒合格或來源動物健康;骨、角等產品按照農業部的消毒規范消毒合格或來源動物健康;精液、卵、胚胎、奶、蛋等產品供體符合健康標準;無法證明奶、蛋的供體是健康的.按規定抽檢且結果符合要求:按照農業部規定需要實驗室檢驗的.實驗室檢驗結果符合要求:供食用的肉、臟器等動物產品.按農業部規定的屠宰檢疫規程檢疫合格動物及動物產品跨省運輸時.除滿足其在省內移動時應當滿足的條件外.還必須來自經國家評估認可的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或來自經省級動物衛生監督所備案的養殖場所。輸入到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動物和跨省調運的種用、乳用動物,到達目的地后.應立即在輸入地省級動物衛生監督所指定的隔離場所進行隔離。經檢疫合格的,方可放行。隔離期間,發現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動物.按農業部有關規定處理。
3.2 加強對動物及其產品異地流通檢疫監管的領導
動物及其產品異地流通的檢疫監管是各級畜牧獸醫行政部門和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重要職責,是動物衛生監督作的重要內容。因此,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認真履行職責,切實把動物及其產品異地流通的檢疫監管工作抓實抓好抓成效。
加強立法,建立機制,完善措施現行的法律法規對異地引購動物及其產品行為缺少必要的處罰內容.缺少強有力的法律支持,單靠農牧部門的一紙文件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加強這方面配套法規的建設,建立完善的異地動物及其產品引購的審批機制,完善各方面的配套措施,防出異地引購引起的動物疫情傳播蔓延。
3.3 依法行政,嚴格執法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要加、對動物及其產品異地流通的監督檢查工作力度,特別是輸入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要嚴格實施動物異地引購檢疫審批制度,嚴禁隨意審批或對疫區辦理異地引購手續,要加大對無檢疫審批手續到異地引購動物及其產品行為的處力度,造成疫情傳播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要建立異地引購動物及其產品登記制度和隔離觀察跟蹤督查制度,加強對引購入境的動物及其產品的監管力度和違規投放使用的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依法維護養殖戶的利益,促進養殖業的發展。
3.4 加強宣傳工作,營造社會氛圍
要利用媒體、專題培訓等多種形式,認真開展有關動物及其產品異地流通所涉及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方面的宣傳,使廣大群眾特別是販運戶、養殖戶知道動物及其產品異地引購的審批等規定及亂引亂購的后果及社會危害,從而進一步規范動物及其產品異地流通行為。
[1] 張尚勇.異地運輸動物、動物產品應把握的四個環節[J].中國動物檢疫,2000,(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