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鳳能
(百色市樂業縣動物預防控制中心,廣西百色 533200)
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開展及經驗探尋
韋鳳能
(百色市樂業縣動物預防控制中心,廣西百色 533200)
近些年我國養殖業有很大程度的進步與發展,促使我國動物養殖逐漸向規模化、集成化方向發展。此種情況下,應當注意優化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切實有效的防治各種疾病,使動物健康生長。并通過對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實際開展情況的分析,指出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疫病防治效果不佳。對此,本文將對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開展和經驗予以探尋,希望能夠了解優化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改善此項工作現狀。
動物;疫病;防治
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是動物養殖過程中不忽視的工作之一,切實有效的落實此項工作,可以及時的檢查動物健康狀況,有針對性的防治動物疫病,避免動物深受疾病的折磨,影響其健康生長。本人通過對近些年我國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實際情況的了解,一些養殖場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規模化和集約化養殖帶來的主要問題、防疫檢測手段缺乏、藥物濫用、混合感染加劇等問題的存在。對此,應當積極探究切實可行的措施改善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現狀,提高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水平,為良好地進行動物健康養殖保駕護航。
綜合分析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實際情況,認為目前所開展的這項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動物疫病防治效果不高。
1.1 規模化和集約化養殖帶來的主要問題
近些年我國養殖業有很大程度的發展,這使得動物養殖逐漸呈現出規模化、集約化特點,也就是動物養殖規模和經營不斷擴大。此種情況下,畜禽及動物制品生產和流通將越加頻繁,這也給動物疫病的傳播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加之目前動物疫病防治不及時且力度不大,如此很容易使動物患有疫病,難以控制,危害動物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不僅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養殖業的發展[1]。
1.2 防疫檢測手段缺乏
在養殖業不斷發展和進步的情況下,養殖戶所養殖的動物不在局限于單一種類、單一品種,更有甚者會從國外引進新品種和物種。此種情況下,為了避免動物患有疫病,強化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防疫監測手段的創新,為更加科學的、合理的、標準的進行動物疫病監測創造條件。但實際情況則不然。目前,諸多地區所開展的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依舊采用傳統的防疫監測手段,其準確性、全面性、有效果性、針對性不高,難以準確的檢測出動物是否攜帶疫病細菌,相應的動物疫病防治工作難以切實有效的開展,很可能導致動物疾病突然爆發情況發生,使動物遭受疾病的折磨,逐漸走向死亡,同時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2]。
1.3 藥物濫用
盡管我國養殖業逐漸向規模化、集成化方向發展。但從目前來看,散養戶較多,他們對動物養殖相關知識的了解不多,難以做到科學、專業的動物養殖,僅是憑借多年養殖經驗來進行動物養殖。一旦在動物養殖的過程中爆發傳染病,養殖戶多會使用大量抗菌類藥物或將含有抗菌類的藥物添加劑添加到飼料中,對疾病予以治療。而這一過程中,因養殖戶對傳染病病因不甚了解,加之對抗菌類藥物了解不多,致使其未能科學、合理的使用抗菌類藥物,使抗菌類藥物的藥性未能充分發揮,未能及時治療患病動物。
1.4 混合感染加劇
在動物疾病防治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動物出現某種傳染病后經常伴有其他類型的疾病,這些疾病就是混合感染病例,一旦混合感染的加劇,就更難以有效的治療患病的動物,最終使患病動物走向死亡。這充分說明,混合感染的加劇將直接威脅動物的生命,同時也側面說明了動物治療不及時或不合理。基于對動物疾病治療工作的總結,未能確定動物疾病中常見的幾種動物疾病混合感染。其中病毒性混合感染,如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混合感染、新城疫和傳染性支氣管炎混合感染等;細菌性混合感染,如雞大腸桿菌與沙門氏桿菌混合。以上混合感染的加劇與近些年動物疫病防治工作落實不到位有很大關系。要想避免此種情況在動物養殖的過程中持續出現,不斷優化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很是必要[3]。
通過對上述參考文獻內容的了解,初步認為我國動物疫病防治工作落實不佳。筆者參考相關資料及工作經驗總結,提出以下動物疫病防治措施,希望對于改善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現狀有所幫助。
2.1 完善防疫體系
完善的動物防疫體系的制定,能夠對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予以支持和約束,使之嚴格按照相關規章制度,標準化、合理化、規范化的展開工作,提高動物疫病防治效果。那么,如何制定健全的、完善的動物防疫體系呢?
其一,詳細了解當前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實際情況,明確工作需求再結合動物疫病防控法律,對獸醫工作內容予以調整和充實,如增加動物疫病防治辦法、搭建完整的法律框架和動物疫病防治法規,增加疫病防控技術支撐機構的人員和編制。
其二,對目前國內所養殖的動物品種及動物養殖情況予以了解,分析動物養殖的過程中可能患有的疾病,進而制定科學、合理的動物疫病防治計劃,嚴肅認真的執行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以此來保證此項工作有效實施,并且充分發揮作用。
其三,加快改革動物疫病防控和監督體制,摒棄分段管理和模塊管理的落后模式,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實施共同監管,并明確劃分職責,以便管理人員能夠從責任出發切實有效的實施管理工作,保證動物疫病防控達標[4]。
2.2 提升養殖戶的基礎動物疫情的防控標準
針對當前農村散養動物,動物疫病防治不到位的情況,應當注意提升養殖戶的基礎動物疫情的防控標準,即加大搞好疫病防治的基層宣傳工作,做好定期的宣傳,使廣大養殖戶能夠正確認識到疫病防治的重要性,使之能夠積極進行動物疫病防治工作。開展動物疫病防治培訓活動,組織養殖戶進行動物疫病防治相關學習,不斷強化養殖戶疫病防治能力,以便在動物養殖的過程中,及時防治疾病,避免動物受到疫病的侵害和折磨[5]。
2.3 發展生態動物疫病控制模式
真正意義上提高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使之不僅能夠發揮作用,還能適合當下動物養殖,發揮生態動物疫病控制模式就顯得尤為必要,也就是根據養殖實際情況,明確動物養殖需要,在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如林木等,作為養殖資源,在林木中進行動物養殖,同時動物的糞便還能作為林木生長所需的肥料。相應的所實施的動物疫病控制工作則是根據動物生存狀態及林木自然環境,制定合理的動物疫病控制計劃,加強對動物的保護[6]。
對近些年我國動物疫病工作實際情況的了解,確定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規模化和集約化養殖帶來的主要問題、防疫檢測手段缺乏、藥物濫用、混合感染加劇等問題的存在。對此,應當積極探究切實可行的措施改善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現狀。筆者建議是實施完善防疫體系、提升養殖戶的基礎動物疫情的防控標準、發展生態動物疫病控制模式等措施,提高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水平,使之能夠充分發揮作用,防治疾病,保證動物良好的生長。
[1] 李連國,王力.淺談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獸醫導刊,2011,(12):56-57.
[2] 耿彩麗.如何有效開展動物疫病防治工作[J].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4,(2):134.
[3] 王卓,許志輝.如何有效開展動物疫病防治工作[J].農業與技術,2015,(10):192.
[4] 王倩.淺論動物疫病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農村(黑龍江),2014,(4):139.
[5] 羅布頓珠,色珠.我區家畜疫病防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措施[J].西藏科技,2013,(11):62-64.
[6] 劉文清.淺談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