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山
(安徽省泗縣瓦坊鄉畜牧獸醫水產站,安徽泗縣 234300)
豬偽狂犬病的防治方法淺析
劉安山
(安徽省泗縣瓦坊鄉畜牧獸醫水產站,安徽泗縣 234300)
豬偽狂犬?。≒R)是由偽狂犬病病毒(PRV)引起豬群以發熱、神經癥狀為特征的急性傳染病,不同階段的豬群均可感染發病,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給養豬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為有效控制該病的發生和流行,本文介紹了筆者預防控制豬偽狂犬病的體會,供養豬業者參考。
豬偽狂犬??;診斷;預防;凈化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寒冷季節冬春兩季和產子旺季多發,低溫環境有利于病毒的復制。所有的哺乳動物類家畜對PR都易感,常引起神經癥狀,部分動物會出現感染處奇癢、伴有撕咬感染處的臨床癥狀。不同動物敏感性不一,貓高度易感,狗和浣熊為中度易感,綿羊對該病毒具有很高的敏感性,這些動物感染后潛伏期短,一般一周之內死亡,而豬是唯一感染后可以存活的宿主,除此之外,小鼠、大鼠、兔子等動物通過人工接種PRV也能引起感染。
豬偽狂犬病的臨床癥狀與毒株、劑量息息相關,癥狀程度還與宿主的年齡有關,正常情況下,年齡越小癥狀越明顯,新生乳豬感染PR,癥狀明顯,這是因為乳豬高度易感,隨著日齡的增大,癥狀表現越不明顯。乳豬正常伴有神經癥狀、共濟失調、角弓反張和突發性癲癇,病死率達100%;斷乳仔豬癥狀較乳豬減輕,病死率降低,體溫升高至41~42℃,中大豬感染后表現為消瘦、明顯的呼吸道癥狀,有的豬群可康復耐過,病死率降低到成年豬主要表現呼吸癥狀,母豬感染主要影響胎兒,不同時期感染對胎兒影響不一,公豬主要通過人工授精垂直傳播。
剖檢病變主要表現為腦膜充血、水腫、出血,腦脊液增多;上呼吸道黏膜及扁桃體出血、水腫,并有纖維素性壞死性膜覆蓋;腎表面布滿針尖樣出血點,有的出現肺水腫;肝脾出現黃白色針尖大小壞死點;流產胎兒的肝、脾及胎盤絨毛膜有凝固性壞死。
豬偽狂犬病的診斷通常要結合豬群的發病史、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查,實驗室可開展如病毒分離、動物接種試驗、鼻拭子和組織切片的免疫熒光抗體試驗、血清學試驗(包括乳膠凝集試驗、血清中和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核酸探針、基因芯片和PCR等方法確診。
一般通過臨床癥狀和流行病學調查就可以對該疾病有一個初步的判斷,隨后可通過實驗室診斷來確診。該病的診斷中病原學診斷和血清學檢測非常重要,病原學診斷中常以特異性gE基因引物對取自患病動物的腦和扁桃體等組織進行PCR檢測,在臨床中因簡便快速的鑒別以及PCR技術的日益成熟,得到廣大實驗室的使用;血清學(酶聯免疫試驗)檢測因其可以鑒別診斷出血清中是否存在gE抗體,其gE+時可能感染野毒或使用非基因缺失苗,或gE-時不存在野毒感染,同時又可以大批量進行,常常被作為該病的一種檢測措施。
5.1 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防治該病的主要手段,目前市面上用于預防豬偽狂犬病的疫苗有滅活苗、弱毒苗及基因缺失苗3種,基因缺失苗因其可以配套血清學鑒別診斷成為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疫苗。豬場要定期對豬群進行疫苗免疫,一般種豬每年3次,每4個月免疫1次,疫病壓力較大的豬場,可在母豬產前1個月左右加強免疫1次。商品豬45~50日齡免疫接種;受威脅地區還可進行“滴鼻”超免,及在育肥階段加強免疫1次。
疫苗免疫效果受多方面的影響,如機體健康狀態、疫苗類型及地區疫病流行情況等,因此要定期對豬場進行血清學檢測,及時了解豬群免疫抗體情況,以便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5.2 生物安全
當前,很多豬場發生豬偽狂犬病的主要誘因是豬、人、老鼠和狗攜帶病毒。由此看來,做好生物安全工作關乎整個豬場的安全,乃至豬場的經濟效益。首先,豬場要盡量避免引種,堅持“自繁自養”。確實要引種,一定要做好隔離檢疫工作,對引進的豬群均應采血檢查豬偽狂犬病毒gE抗體,如豬偽狂犬病毒gE抗體陰性,方可引進。其次,要做好豬舍衛生、消毒工作,定期做好場區、器械及環境等的消毒工作,加強賣豬區的人員流動、外來車輛的消毒工作。最后,嚴格消滅豬場及周圍的老鼠和狗,老鼠和狗作為一種傳染源,經常將疫源區的病毒攜帶人場,并感染豬群。
5.3 凈化
當前,我國用于預防豬偽狂犬病的疫苗主要是gE基因缺失苗,配套ELISA試劑.盒檢測gE抗體,能夠掌握豬群的偽狂犬病感染情況,從而制定感染豬的淘汰計劃,以達到凈化的目的。豬場可采用“免疫-檢測-淘汰-補充陰性后備母豬”的凈化路線進行疫病的根除,對全場豬群進行gE抗體檢測,陽性堅決淘汰,陰性進一步檢測gB保護抗體,針對不合格的豬只加強免疫1次再進行監測,gB抗體不合格豬只淘汰。
臨床生產上可能豬場感染偽狂犬病的種豬群比例較大,如實行一次性凈化,豬場效益會受到影響,一般認為陽性小于或等于10%時可以實行一次性凈化,而陽性率大于10%時應實行分階段凈化,待陽性率下降到10%左右時再實行一次性凈化。同時,在野毒凈化方案執行后,仍需對豬群偽狂犬gE抗體進行定期檢測,一般可按季度進行檢測,樣本數為豬群數量的5~10%。最終實現偽狂犬陰性場,有條件的豬場可以進一步實行根除計劃,即無偽狂犬病階段,停止疫苗免疫。
自豬偽狂犬基因缺失苗的廣泛使用及配套血清學檢測的開發后,該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2012年以來,豬偽狂犬病卷土重來,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造成了當前疫病的新流行。因此做好疫苗免疫接種及血清學檢測具有重要意義,實行豬偽狂犬病凈化迫在眉睫。
[1] 殷震,劉景華.動物病毒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2] 楊文萍,顧真慶,孫海鳳,等.偽狂犬病毒流行毒株的抗原性和血清中和特性分析[J].畜牧與獸醫,2014,46(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