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奇 雷元茂
(羅平縣農業局,云南羅平 655800)
豬氣喘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袁 奇 雷元茂
(羅平縣農業局,云南羅平 655800)
豬氣喘病是由豬支原體感染引起的疾病,為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支原體肺炎在世界各地廣為流行,不同品種、年齡的豬均可感染,給農民和農業領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促進豬的健康生長,提高養豬效益,應抓好多方環節,堅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嚴防該病的發生。
豬氣喘病;防治;方法
該病若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差,發病率較高,以仔豬死亡多,但其他病豬如有繼發感染時,死亡率也很高,最常見的原發和繼發感染病原有豬瘟病毒、偽狂犬病病毒、多殺性巴氏桿菌、豬鼻霉形體(支原體)、豬藍耳病病毒、呼吸道感染病毒等。呼吸道病現為多病原造成,故稱豬呼吸道病綜合征。
本病多因氣候驟變,外感風寒或風熱,飼養粗放,營養不良,致使豬體瘦弱,抵抗力差,健康豬與病豬一經接觸,肺炎霉形體(支原體)乘虛侵入,以致誘發本病。乳豬和斷乳仔豬最易感,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其次是懷孕后期和哺乳期的母豬,其他豬多呈慢性或隱性。本病主要經呼吸道感染,病豬和隱性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病原體存在于病豬和隱性帶菌豬的呼吸道及肺內,隨咳嗽和打噴嚏時分泌物排出體外,健康豬經呼吸道感染發病。本病一旦在豬群中傳播,如不采取嚴密措施,很難徹底撲滅。
潛伏期差異較大,大多呈慢性經過。以咳嗽、氣喘、呼吸困難和腹式呼吸為特征。
2.1 急性型
見于新病區或新感染豬群,各年齡豬都易感,發病率達100%。病豬精神萎靡,低頭,呆立或趴伏,呼吸明顯困難,呼吸次數劇增,達100次/min。聽診呈干性或濕性啰音,咳嗽次數少而低沉,有時亦見痙攣性咳嗽,一般體溫正常。如有繼發感染,病豬體溫升高,全身皮膚蒼白、貧血。病程約2周,死亡率很高。
2.2 慢性型
病初精神、食欲均正常,只表現干咳,隨病程延長,逐漸轉為陣咳,清晨或喂食時尤為明顯。嚴重時呈連續的痙攣性咳嗽,如不及時治療,病情逐漸惡化而呈現腹式呼吸困難。病豬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結膜發紺,怕冷,行走無力,常繼發感染巴氏桿菌、沙門氏菌等,體溫升高,衰竭死亡。
病理剖檢發現病變集中在胸腔內肺與淋巴結處,病變從肺部心葉逐漸擴散至葉尖、中間葉及隔葉下前部。健康組織與病變組織有清晰的界限,而兩側肺部病變一般為對稱型分布,顏色為淡黃色或灰紅色、灰色,硬度增加。切面呈“肉樣”病變,平滑、濕潤,狀似胰臟組織。同時,可見肺門淋巴結或縱膈淋巴結腫大、水腫,呈灰白色,彌漫性淋巴組織增生。
根據臨床表現、流行特點、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若需進一步診斷可采用血清學實驗與X射線進行檢查。血清學實驗包括瓊脂擴散實驗與間接血凝實驗,適用于對隱性豬的診斷。X射線適用于小豬,因為成年豬體積太大,X射線很難穿透胸壁,檢測效果不佳。另外還要注意與豬流感和傳染性胸膜肺炎相鑒別。
對于豬細菌性腹瀉主要以預防為主,要加強飼養管理工作,做到精細飼養,科學管理。首先要做好消毒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消毒制度,建立健全的消毒系統,并嚴格執行,以消滅病原菌。在引種時要注意嚴禁從疫區引進種豬。做好豬群營養的調控工作,以提高豬群的抗病能力。做好日常圈舍的衛生清潔和消毒工作,及時清理舍內的糞便,保持舍內干燥,堅持全進全出的原則,并在出舍后以及下批豬進舍前要做好徹底的消毒工作。做好免疫接種工作,選擇適宜的疫苗,對妊娠母豬以及仔豬進行免疫接種,使其獲得免疫力。加強藥物保健工作,對于剛出生的仔豬可以讓其口服一定量的抗生素,可預防發病,還可以使用一些微生態制劑來提高仔豬的抵抗力。仔豬是易感群體,要加強仔豬的護理工作,在接產、護理、哺乳時都要注意衛生,做好消毒和清潔的工作,同時還要做好仔豬日常的管理工作,增加仔豬的運動量,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溫的工作,減少應激反應的發生。
(1)重視日常管理。選擇營養全價飼料,為生豬提供均衡的營養。每天打掃圈舍,定期消毒,保證通風良好。根據天氣變化做好保暖防寒和降溫防暑措施。遵循全進全出、自繁自養原則,培育健康種群,盡量避免外購生豬。若必須引進種豬,必須從非疫區引進,并做好隔離措施,確認健康無病后方可混群。
(2)制定計劃免疫方案。免疫是當前最理想的疫病預防措施。對5~7日齡仔豬接種氣喘病疫苗,對15~20日齡仔豬還應加強免疫1次。疫苗效力一般在8個月以上,能有效預防氣喘病的發生。
(3)加強環境消毒。根據疫病流行情況,每天對圈舍消毒2次,消毒劑通常選擇0.5%福爾馬林、20%石灰乳和0.5%苛性鈉。同時,注意保持圈舍干燥、清潔,將臟水與糞便作無害化處理。
發現病豬后首先要及時的隔離,并確診是哪種致病菌引起的腹瀉,對癥治療。治療的主要措施是抗菌消炎,止瀉補液。在治療致病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引起的仔豬黃白痢和仔豬副傷寒時,因這兩種菌易產生耐藥性,所以在用藥前要進行藥敏試驗,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在用藥時要注意抗菌類藥物使用時要交替使用,治療仔豬黃白痢使用的藥物主要有慶大霉素、卡那霉素、頭孢氨芐等;治療仔豬紅痢的藥物主要有青霉素等;治療豬痢疾主要使用慶大霉素和痢菌凈;治療仔豬副傷寒的藥物主要為慶大霉素等。另外,在治療豬細菌性腹瀉時還可以使用中藥療治,副作用小,并且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選用鹽酸慶大霉素,劑量按300mg/kg標準,首次加倍。5%葡萄糖生理鹽水與藥物混合后肌肉注射,1次/d,持續治療5d,重癥者再治療5d。硫酸卡那霉素對急性癥狀效果更好,劑量按2.5萬IU/ kg肌肉注射。該藥起效快、復發率較高,因此可將其與慶大霉素交替使用,以獲得更好的療效。此外,可利用咳嗽炎癥毒王在頸部兩側肌肉注射10ml/次,每天1次,連用3次。
[1] 周開明.豬氣喘病的鑒別診治[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12(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