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云霞
(濟源市畜產品質量監測檢驗中心,河南濟源 459000)
中獸藥禽白痢病的防治
馮云霞
(濟源市畜產品質量監測檢驗中心,河南濟源 459000)
為了探討中獸藥禽白痢病的防治,本文從禽白痢的流行特點、病因病機和主癥進行了中獸醫的辯證分析,最后推薦了中獸藥防治禽白痢的常見方劑。目的是提高對中獸藥防治疾病的認識,并將中獸藥防治疾病效果好法方劑應用到獸醫臨床上去,從而達到無公害生態養殖。
中獸藥;禽白痢;沙門氏菌;方劑
禽白痢是由多種沙門氏菌引起的疾病的總稱。沙門氏菌感染雛鵝和雛雞,通常致急性全身性感染,對于成年雞則常見局部和慢性感染。對于有一定抵抗力的成年雞治療,有一定時間性機會。本病對雛雞,尤其是幼雛急性發作將帶來致命打擊,會造成100%死亡。
禽白痢沙門氏菌屬于腸桿菌科,具有高度專一宿主性。禽中以雞和火雞為最易感,一旦感染,終生帶菌,種雞只有淘汰。其他動物感染癥狀輕,沒有長期帶菌的可能。不同品種的雞感染具有差異,輕型雞比重型雞易感,出殼體溫高的雛雞比體溫低的易感性強,日齡小的比日齡高的易感,母雞比公雞易感,產棕殼蛋的雞比產其他殼色蛋的雞易感。雛鴨、雛鵝及其他鵪鶉、麻雀等亦可自然感染,但未見明顯癥狀與傳染給后代。
本病主要經感染種蛋傳播,感染母雞產的蛋有1/3帶有禽白痢沙門氏菌。其因是母雞排卵后卵在泄殖腔被污染,由此可見種蛋是垂直感染的傳播對象。其次是糞便的污染,水平接觸性感染,特別是放養、散養傳播要比籠養嚴重的多,土種雞以引進雞抗病力強,較少患病。
禽白痢沙門氏菌侵入種蛋的受精胚珠,在孵化中大量增殖,造成死胚。帶菌出殼雛6日齡發病。也有因剛出殼溫濕度不當等原因引起雛雞立刻發病。此情況多在1周內發病。病菌在雛出殼前已侵入氣分與營血,在肝、肺、脾、心、腎五臟之中某臟或同時幾臟增殖,致使胚或出殼便已失去生理功能,所以幼雛發病。中年雞和成年雞發病,一是初生時攜帶病菌,二是通過雞食入污染飼料、飲水、器具,病菌直入氣分,經氣分中正邪相搏,以邪壓正進入營血致病。
病菌侵入雛雞氣分,在肺、胃、腸中正邪相爭逐入營血,出現高熱,熱積腸道,造成雛雞多飲不食,氣血均裹,表現內熱外涼,精神不振,怕冷扎堆,絨毛無形,行走緩慢。因濕熱在腸,腎受侵失司,所以糞便黏稠,色白如同白灰。又由于黏糞阻塞肛門,造成排便困難,故常聽雛尖叫不同,后蹲不止。病情嚴重時雛站呆、閉目、低頭、翅耷,機體衰竭造成嚴重死亡。病程短者2日死亡,一般未經及時治療,1周內死亡率達70%。一般2周齡以上雞才見死亡率低,但也會出現生長發育不良,并終身帶菌生存。
一種情況是帶菌幼雛,因育雛時室溫低而濕度大,激發發病,病菌造成濕毒邪,形成寒濕中阻,水濕下注大腸,寒濕下痢。此種情況多見便白稀而無阻,其他癥狀與前述相同。
成年雞:成年雞水平感染,因具有一定抵抗力,除見白色糞便污肛門外毛外,一般不見癥狀。如病菌已浸肝與胞宮,可見產蛋量下降,出現畸形蛋,造成貧血后可見肉冠蒼白,嚴重者致腸膜炎。
本病在育雛3~5d進行中藥藥物預防,可避免和減少本病的發生。推薦中藥預防方劑如下:
方劑一:組成:大蒜、鮮馬齒筧。
用法:將大蒜和馬齒筧切碎或搗成泥,或用手搓,使汁液滲入料內,與飼料混勻,在雛雞開食第3日,每百只雞,每天5~6頭大蒜(約33g)、馬齒筧250g,分6次飼喂,在第5d大蒜8~10頭,馬齒筧為500~1000g,以后隨日糧逐漸增加用量。
方劑二:白頭翁30g,黃連30g,苦參20g,秦皮20g,均為干品,用水洗干凈,加水500ml,煮沸30min,取出藥渣,用紗布過濾,獲得第一批藥液,所剩藥渣再加水500ml,煮沸20min,取出藥渣,用紗布過濾,獲得第二批藥液。將兩批藥液混合一起,進行沉淀,共取藥液300ml使用。雛雞一次內服0.5~1ml,成年雞1.5~2ml,日服2次。預防量為100ml水加藥液10~20ml作為飲水,供雞自由飲服。先制現用,適宜當天用完。預防事機為雛雞由開食內服。成年雞由發現個別雞白痢出現而群防。
方劑三:方劑名稱《參苓白術散加減》。組成:黨參15g,白術10g,黃芪15g,蒼術20g,茯苓15g,桂皮10g。以上共水煎候溫后,去渣濾出,供200只病雞飲水用或拌料。每日1劑,連服3日。或用白術、蒼術、茯苓各等份,研成極細末,以0.5~1%比例拌料,重者每只喂服0.2~0.4g。
方劑四:5~6日齡時每千只雞方:辣蓼草150g(洗凈晾干鮮品重,下同),刺野筧150g,野菊50g,鳳尾草50g,3倍水煮沸0.5h,取汁,加水至雞1h飲完的用量即可。12~13日齡時,方用辣蓼300g,刺野筧300g,鳳尾草100g,酢漿草100g,用法同上。19~20日齡時,方用辣蓼500g,刺野筧500g,鳳尾草150g,酢漿草150g,馬齒筧150g。以后視情況每隔2周左右用藥2d。
[1] 張梓英,王振華,杜勝民,等.雞白痢桿菌病的診斷與防治[J].養禽與禽病防治,2003,(12):40.
[2] 唐黎標.五種藥物防治雞白痢桿菌病的效果比較[J].養禽與禽病防治,199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