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學群
(鄧州市獸藥飼料監察所,河南鄧州 474150)
中西獸醫結合防治畜禽病毒性疫病的研究
侯學群
(鄧州市獸藥飼料監察所,河南鄧州 474150)
中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畜禽養殖業在農業經濟發展和規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面臨畜禽病毒性疫病的侵害,如何防治疾病的發展和傳播成為了檢驗獸醫工作者能力的標桿。本文旨在分析中西獸醫對防治畜禽病毒性疫病的應用價值,并檢驗了一些治療措施的可行性,僅供相關人士的借鑒。
中西結合;獸醫;防治;畜禽病毒性;疫病;措施
當下隨著我國畜禽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集約化程度的提高,對畜禽病毒性疫病防治工作的需求愈發日益突出。畜禽病毒性疾病不僅使畜禽產品質量的降低,還造成大數量的死亡,甚至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指標的正常[1]。中西獸醫結合診治不但是防治畜禽病毒性疫病的關鍵手段,也為畜禽疾病的研究獲取了更多的可能和方向。基于對臨床試驗的觀測分析,鄙人在經驗中總結了一些中西獸醫結合在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中的利弊、措施和前景,現報道如下。
1.1 有利因素
在防御方面,西獸醫主要是通過扼殺環境中的病原體,伴隨定期的消毒和接種疫苗,從根源上切斷病毒的傳播路徑并激發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力,從而完成畜禽非易感體制上的轉變。在治療方面,對于感染病毒性疫病的畜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常規治療途徑:第一,服用抗菌素,消炎鎮痛等藥物(如雞感染大腸桿菌時,可服用恩諾沙星或氧氟沙星)。第二,采用高免血清;第三,采用抗病毒藥物(如鵝肝病毒肝炎,為了防止繼發感染和大腸桿菌的交叉感染,可在飲水中加入恩諾沙星,電解多維或是氧氟沙星等抗病毒藥物。)這些手段不僅使用方便,可以直達病灶,還快速有效的緩解臨床癥狀,直接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
1.2 不利因素
在防治上西獸醫雖然可以直觀快速的找準病癥并對癥下藥,但也存在諸多缺點,例如,關于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的不科學濫用,長期服用會導致畜禽形成耐藥體質,只是解決一時的表面問題,治標不治本;而使用的高免血清具有局限性,不僅成本高,用量大,還會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甚至市面上出現質量不達標或過期的血清流通。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會影響畜禽本身的產品質量,也給畜禽業主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妨礙畜禽業正常有序的發展,甚至當不合格的畜禽流通市場時給人類帶了健康安全上的威脅。
2.1 有利因素
作為具有博大精深的中醫藥發展歷史的中國,使用中草藥、針灸等中醫療法治療畜禽病毒性疫病能更好的彌補西獸醫在治療上的諸多不足。中獸醫依據遵循自然規律,本著“扶正固本”的中醫理念,把握畜禽的自然特性和地理分布差異,調和畜禽臟腑經絡,衛氣營血,使陰陽平衡,結合畜禽的實際情況把辨證論治的思想貫穿整個治療的始終,從根源上調整畜禽的機體免疫能力,加強機體內巨噬細胞的吞噬率,誘生干擾素,促使淋巴細胞的轉化,逐漸形成防御邪氣、戾氣侵犯機體的體質。
近年來,有很多學者和畜禽養殖戶在實踐中運用中草藥治療病毒性疫病取得了突出的療效,具有直接抑制病毒的蒲公英,金銀花,大青葉,板藍根,甘草,牛黃等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草藥;對禽大腸桿菌敏感的焦山楂等;對鏈球菌防治的防風,穿心蓮,獨活等;同時還有可以治療鴨病毒性肝炎的鉤藤,茵陳等具有解痙,清利肝膽的藥物。不同作用的中草藥在各自環節激發免疫應答,在不同程度上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促使免疫器官的發育成熟,加快免疫細胞的調節作用。鄙人在調查走訪中也總結了將中草藥運用到實踐中的顯著療效。例如,2014年蠡縣留史鎮養雞場徐某學習中獸醫飼養知識,某養雞場在飼料中加入艾葉不僅提高種蛋孵化率,還降低了白痢等疾病發生率。還有人在對于母豬乳癰病的治療上,針對母豬乳房熱痛,泌乳量減少,潰破等臨床癥狀運用了中獸醫學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原理,服用栝樓牛蒡湯加減,所有藥物為末,開水沖服進行灌服,很快得到了緩解。總之,利用中獸醫治療畜禽的疾病不僅藥源充足,成本低廉,而且沒有耐藥性,對畜禽本身的產品質量也有很好的保障。2.2 不利因素
中藥治療畜禽病毒雖然效果顯著,但也不是萬能的,都會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中草藥治療時間長,吸收慢,藥效發揮緩慢,因此使治療患有急性畜禽病受到一定限制因素。再者,畜禽不像人類有對藥物分辨自取的能力,對于需要服用才有效果的中藥水劑由于味道多樣性,使其畜禽配合需要一定的難度。對于研究畜禽中藥治療的學者來說,整體知識素養不高,對中獸藥理缺系統的掌握,往往在實際應用中忽視了辨證論治,運用單味藥的療效比較單一,使藥劑的利用度不充足,甚至還有不法商販一味追求短時間的藥物療效,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對中藥制劑里面加入西藥成分。諸多因素導致中獸醫的發展到達瓶頸期,對中獸醫的發展勢必有一定的阻礙影響。
鑒于中、西獸醫治療畜禽病毒性疫病的優缺點,近年來,很多專家和畜禽養殖戶致力于把西獸醫,中獸醫相結合運用到研究和實踐中去,利用西獸醫的快速,準確直達作用機體的優勢效果和中獸醫治標治本,從源頭培養畜禽機體抗病毒疫病能力的作用機制完美的結合。近年來,不管是學者的研究報道還是鄙人的跟蹤調查,中西獸醫治療病毒性疫病應用于實踐取得良好效果的事例屢見不鮮,例如:(1)在雞感染大腸桿菌和疫氣侵犯時,服用氧氟沙星的同時,加入金銀花、板藍根等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草藥,對于控制病情的發展和切斷病毒的傳播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2)單令旺等[2]人使用黃芩,黃連,牛黃等藥物配合安宮牛黃丸,七珍丹,板藍根等中藥制劑聯合卡那霉素,環丙沙星,鏈霉素,青霉素等西藥對癥治療犬瘟熱病取得了十分可悅的成果。(3)2016年某雞場患有傳染性法氏囊炎,通常西獸醫學認為雞傳染性法氏囊炎是一種傳染性嚴重的病毒性及免疫抑制性疾病,西醫常規方法是在雞的飲水槽或飼料里加入環丙沙星,氧氟沙星,電解多維等西藥進行治療,在鄙人的指導下,將具有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同時兼有清熱解毒功效的白術,黃芪,五味子,蒼術,大青葉,板藍根,蒲公英等中藥進行配比喂服。治愈率高達97%以上。據有關分析表明,茵陳浸膏可以促使灰黃霉素的吸收,喹乙醇與某些解熱輕輕毒藥可以降低喹乙醇的毒副作用,往往中獸醫與西獸醫的協同作用效果大于兩種藥物效果之和,中西獸醫治療病毒性疫病相輔相成的有機結合,使之取長補短,互補互用,標本兼治,最大程度上對畜禽病毒性等疾病發揮著抑制作用,也能有效地提高畜禽的機體免疫力,提高畜禽產品的生產質量,對畜禽業的發展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現階段,盡管中西獸醫在治療病毒性疫病上實踐應用和治療中顯示出了十分優良的治療效果,但仍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缺陷。首先,我國對中獸醫領域人才的培養較為欠缺,研究技術人員專業知識水平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其次,對于中草藥制劑的研究過于單一,工藝和提純水平粗糙,不便于畜禽的直接服用;再者,拿針灸治療畜禽來說,自古以來的針灸治療畜禽疾病的臨床資料記載和調查都較少,因此基礎知識不牢靠,缺乏完整理論實踐,是在不斷摸索和探究中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無疑對研究人員造成新的挑戰,也必然對畜禽業的發展造成障礙。
但隨著我國中醫藥事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對于中草藥治療畜禽疾病的結合會越來越緊密。中藥本身確實還有很多抑菌抗病毒的天然成分和活性,例如其中的鞣質,多肽,有機酸,生物堿等直接做用于細菌或病毒,所以不會存在化學藥物殘留,耐藥性和毒副作用問題的發生。在結合中草藥的時候還可以做到“未病先防”,利用中醫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潛在優勢聯合西藥激發畜禽機體內的非特異性免疫力的提升,同時在進行防止工作的同時改善畜禽養殖的衛生環境[3],也有助于阻礙疫病的傳播,降低畜禽死亡率,也為畜禽業經濟發展帶來更充足的優質資源,更重要的是為人類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提供了更切實的保障。
總之,中草藥和抗病毒西藥均有利弊,如果能恰當的組合配用,發揮優勢互補,不僅可以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還能提高畜禽產品的質量,推動畜禽業經濟不斷發展,中西獸醫結合治療病毒性疫病的方式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相信在眾多研究學者和畜禽養殖戶的共同努力下定會有更廣闊的前景。
[1] 周岷江,王天益,李英倫,等.中草藥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研究概況及展望[J].中獸醫學雜志,2001,(4):23-25.
[2] 單令旺,單令武,單令文,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意思犬瘟熱[J].中國獸醫雜志,1999,(11):56.
[3] 白云峰,孫思華.淺談農村用藥防治畜禽疾病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3):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