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霞
(遼寧省朝陽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朝陽 122000)
兔螨蟲病的防治
任曉霞
(遼寧省朝陽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朝陽 122000)
兔螨蟲病又叫疥癬病,是由寄生于家兔體表的癢螨蟲或疥癬蟲引起的一種體外寄生蟲性皮膚病,以患部皮膚劇癢、脫毛、發炎、結痂為主要特征。該病接觸傳播迅速,輕者使家兔消瘦,影響生產性能,嚴重者常造成死亡,是目前危害家兔健康的一種嚴重寄生蟲病。
兔螨蟲;臨床癥狀;流行特點;防治
該病主要是接觸性傳播。比如像使用帶有螨的兔籠、用具,還有通過交配等傳播。該病的主要特征是患病兔脫毛,劇癢,結痂。它對獺兔的養殖威脅最大,并嚴重影響獺兔的皮毛質量和養殖的經濟效益,還亦能傳染給人。必須采取綜合的防治措施,才能控制該病的發生。
1.1 兔疥螨病
一般先在嘴、鼻孔及眼周圍和腳爪部發生病變,然后向四肢、頭部、腹部及其它部位擴展,使病兔產生奇癢,不停地用嘴啃咬腳部或用腳爪抓搔嘴、鼻等處,嚴重發癢時前后腳抓地。由于病兔搔癢引起炎癥,使皮膚表面發生皰疹、出血、結痂、脫毛以及皮膚增厚變硬,形成龜裂等變化,影響采食和休息,造成病兔代謝紊亂、營養不良、貧血、消瘦,甚至死亡。
1.2 兔癢螨病
主要發生在兔外耳道內。寄生的癢螨蟲首先破壞耳根部的皮膚組織,使耳根部位發生紅腫、脫皮,隨后逐漸蔓延至整個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炎性滲出物干燥后結成黃色痂皮,如同紙卷一樣塞滿耳道,使病兔耳朵下垂、發癢,不斷搖頭或用腳爪抓搔耳朵和頭部,又可造成自傷,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有時病變蔓延到中耳和內耳,甚至達到腦部,引起病兔歪頭,發生癲癇,最后抽搐死亡。
兔螨蟲病在我國流行歷史已久,凡有養兔的地區均有本病發生。病兔是主要傳染源,可直接接觸傳染,也可以通過被螨蟲污染的籠舍、食具、產箱以及飼養員的服裝、用具等間接傳染。不同品種、不同年齡的家兔都可以感染本病,但幼兔比成年兔易感性強,發病嚴重。本病多發于秋冬和早春季節,陽光不足、陰雨潮濕、氣候變冷,適合螨蟲的生長繁殖,可促進本病的發生與蔓延。飼養密度過大,兔場衛生條件差,營養不良,可降低家兔對螨蟲感染的抵抗力。兔疥螨還可以傳染人。
3.1 藥物治療
治療兔螨蟲病的藥物較多,現介紹以下幾種:
伊維菌素注射液:含量0.1%,病兔每1kg體重頸部皮下注射0.2ml,10d后重復注射一次,效果較好,是目前治療兔螨蟲病最為理想的藥物之一。
殺螨靈:按1:1000倍用水稀釋液浸泡仔兔。浸泡時要注意①稀釋用水36℃左右的溫水;②整個兔體要浸泡1min。出生24h內的仔兔浸泡時頭、嘴不能浸入藥液中,只可以蘸點藥液擦一下;③浸泡后馬上用干燥毛巾擦干兔身體放入窩中保暖,防止感染肺炎。浸泡過的仔兔在哺乳期可免受螨蟲侵襲。
蟲泰凈: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殺滅螨蟲的兔用全能長效特效驅蟲藥,每只仔兔25~30日齡皮下注射0.1ml(體格正常的打0.1ml,體格偏小或者偏弱者打0.05~0.08ml既可),即可預防。如仔兔已感染寄生蟲,治療量加倍,種兔每半年驅蟲一次,每只兔0.2ml。
氯苯脒乳油劑:含雙甲脒12.5%,可按1:250倍加水稀釋成500PPm的藥液,局部涂擦患部。對耳癢螨可用棉球蘸取藥液,涂擦患部后,將棉球置放于兔外耳道內,棉球的含藥量不易過多,以擠壓無藥液流出為宜。
3.2 注意事項
兔螨蟲病具有高度的傳染性,治療時遺漏一個小的患部,就有可能繼續傳染蔓延。因此,治療螨蟲病一定要認真細致,注意以下幾點:
①治療前,應全面細致地檢查所有病兔,一只不漏,并找出每只病兔的所有患部,以便全面治療。
②治療兔螨蟲病的藥物,多數對螨蟲卵的殺滅作用比較弱,因此,必須重復用藥2~3次(每次間隔7~10d),以便殺死新孵出的幼蟲,治療兔螨蟲病不宜使用藥浴的方法。
③為使藥物與蟲體充分接觸,應先將患部及其周圍3~4cm處的被毛剪掉,用溫肥皂水或0.2%的來蘇兒水徹底刷洗患部,清除硬痂和污物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后再抹殺蟲藥物。
④在治療上處理病兔的同時,要把籠具、食具以及兔舍環境用殺螨劑進行徹底消毒,對重癥病兔還應該使用廣譜抗菌素,以防止繼發感染。
⑤平時要經常保持兔舍清潔、干燥、通風,飼養安度不宜過大,同時還要經常觀察每一只兔,發現螨蟲病兔立即隔離治療,兔舍籠具等要定期用殺螨藥物進行消毒,引進家兔前,一定要隔離觀察,確認無螨蟲病時方可放入兔舍飼養。
[1] 徐士明.獺兔螨病防治措施[J].中國養兔,2006,(5):31.
[2] 晉愛蘭主編.兔病防治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