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貴智
(山西省畜牧獸醫學校,山西太原 030024)
豬無名高熱病的防治
鄭貴智
(山西省畜牧獸醫學校,山西太原 030024)
我國一些地區豬陸續暴發一種以高熱為典型癥狀的綜合癥,此疫病傳播速度快,流行面積廣、死亡率高。曾掀起了一場談“高熱”色變的風暴,給集約化養豬生產帶來巨大損失。
豬;無名高熱;防治
本病自2006年5月份首次發生于江西省的高安、撫州地區后,迅速在我國養豬相對密集的中東部地區傳播蔓延,主要以南方地區、華中地區受害最為嚴重,此后疫情已擴大到華南、華中、華北甚至東北地區的一些省份。隨后又在廣東云浮市出現疫情,呈現明顯的跨區域流行和傳播特征。一般來說,一旦豬場感染此病,整個豬群在3~5天內感染,隨后波及鄰近地區。各年齡段豬群都可以感染,仔豬發病率可達100%,死亡率可達50%以上,母豬流產率可達30%以上,成年豬也可發病致死。
被感染的豬呈現出的臨床癥狀為:高熱(41~42℃),精神沉郁,食欲減退,臥地不起,皮膚發紅,眼結膜炎、眼瞼水腫;氣喘、流鼻涕、咳嗽等呼吸癥狀;便秘、腹瀉等消化系統紊亂;部分豬后軀無力,不能站立或共濟失調等神經癥狀;
(1)制定嚴格免疫程序:疫苗接種并不是越多越好,一定要根據當地的疫情情況,制定適宜免疫程序,尤其要做好高致病性藍耳病、豬瘟、氣喘病、偽狂犬等病的預防工作,免疫程序可參照農業部發布的(《豬病免疫推薦方案》)。
(2)免疫接種時應嚴格規范操作:應嚴格按照《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技術規范》操作,并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必須選用經國家批準生產或已注冊的疫苗,以減少免疫接種產生的應激與免疫失敗的干擾。
(3)定期進行免疫抗體監測,抗體水平不合格時,應盡快實施一次加強免疫。
(4)緊急免疫:當發生疫情時,應對轄區內的豬進行緊急免疫。
(5)防止疫情擴散:發生疫病時,要立即封殺疫區,隔離病豬,對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做到“不宰殺、不食用、不出售、不轉運”,防止疫情擴散。
(6)做好消毒工作:堅持“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做好消毒工作。消毒是切斷疾病傳播和殺滅病原體的有效方法。由于有些病毒對普通消毒劑不敏感,消毒時應選擇新型、廣譜、刺激性較小的消毒劑,如用復方戊二醛溶液1:800倍稀釋進行環境、器具和空氣消毒,同時防止人員串欄。飲水消毒按1:3000倍稀釋。疫病暴發時,應提高消毒藥液的濃度,降低稀釋倍數,對疫區及疫區附近外部環境每天進行2次嚴格消毒,以防止本病擴散蔓延,對控制疫病的傳播能起到較好的效果。或選用最新研制的過硫酸氫鉀復合粉1:400倍稀釋,利用強氧化性及高酸性,對病原微生物,特別是病毒產生強大的破壞作用。
(7)加強飼養管理:豬場在夏天要做好防暑降溫,冬天應注意保溫,并保持豬舍干燥,合理的飼養密度,降低氨氣濃度,建立良好的飼養環境,減少各種應激反應。保持較高的營養水平,嚴禁飼喂霉變和劣質飼料,保證充足營養,增強豬群抗病能力。
(8)定期做好豬場殺蟲滅鼠工作:體內外寄生蟲能夠吸收豬體營養,傳播疾病,降低豬群的抵抗力,目前規模養殖場一般采用“四加一” 驅蟲模式,可選用 伊維菌素、芬苯達唑、莫西菌素等驅蟲藥進行定期驅蟲。
(9)保健預防:根據豬場情況采用聯合用藥的方法,從母豬到生長豬進行系統的藥物保健。①懷孕和哺乳母豬,在母豬分娩前后各1周,切斷母豬到仔豬的垂直感染。可選的用藥方案,氟苯尼考500ppm加支原凈150ppm或金霉素300ppm。②保育仔豬和小豬群。仔豬斷乳前后1~2周,保育出欄前后的各1周(8周齡),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或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輔助性藥物,有利于切斷小豬群中個體之間疾病的水平傳播。也可選用氟苯尼考500ppm加利高霉素來增強仔豬的抵抗力,促進生長。③生長育肥豬群,在呼吸道疾病多發12~13周齡和17~18周齡,可選用氟苯尼考400ppm和泰樂菌素1000ppm交替使用。④同時在飼料中可添加抗應激藥物和免疫增強劑,如黃芪多糖、鹽酸左旋咪唑可溶性粉,盡量減少應激導致豬群抵抗力下降而發病的機會。⑤飲水及飼料中添加葡萄糖、電解多維等,防止繼發感染。
[1] 鄭洪,于秋麗,李長印,等.豬無名高熱病綜合防治措施探討[J].中國畜禽種業,2016,12(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