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沙·肉孜
(新疆庫車縣北山牧場動物檢查消毒站,新疆庫車 842000)
動物疫病傳播途徑及防控措施
木沙·肉孜
(新疆庫車縣北山牧場動物檢查消毒站,新疆庫車 842000)
近年來,我國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上積極貫徹“預防為主”和“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動物防疫工作方針,實施了免疫與撲殺相結合的綜合防控措施,使重大動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為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和畜產品有效供給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由于在防控任務上主要集中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主要財力物力主要集中于強制免疫和疫情的處置,在動物疫病的傳播途徑防控上研究不夠,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使動物疫病的防控尚未形成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與保護易感動物協同推進的有效機制。因此急需加強動物疫病傳播途徑的預防控制。
動物疫病;傳播途徑;防控
(1)活畜禽調運造成動物疫病跨地區傳播。隨著畜禽產品的長途調運,也造成了動物疫病從一個地區向另一個地區傳播,從疫區向非疫區傳播。近年來,我國發生的重大動物疫情,大部分是由畜禽及產品長途調運引發的。
(2)種畜禽場帶毒帶菌動物傳播疫病。由于種畜禽產業規模小、供種能力低,防疫管理不規范,一些隱性感染和帶毒帶菌的種畜禽隨著種畜禽的銷售推廣不斷向其它地區和養殖場擴散,造成疫病的傳播。而在同一養殖場,養殖專業村,由于種畜更換、自然交配,又把病毒病菌或疫病傳給健康的動物群體,造成場內疫病傳播和場間的疫病傳播。
(3)規模養殖場糞尿等污染物傳播疫病。一些規模養禽場、養豬場,由于資金技術等原因,養殖場缺乏專門的糞污處理設施和設備,糞便隨意堆放,夏季蚊蠅茲生,雨季隨著雨水沖刷污染水源和周邊環境,造成了動物疫病傳播。
(4)規模養殖場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不規范造成疫病傳播。一些規模養殖場缺乏專門的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和場地,對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很不規范。而一些養殖場戶為了減少損失把病死動物出售給不法商販經過私屠亂宰流入市場,造成動物疫病傳播。
(5)獸藥飼料企業營銷人員、畜禽銷售經紀人及車輛傳播疫病。一些獸藥、飼料企業營銷人員,畜禽及產品銷售經紀人及車輛經常在不同區域、不同養殖場出入,使攜帶病原的人員、車輛、糞便等污染物從一個地區傳到另一個地區,造成疫病的傳播。
(6) 野生動物、流浪動物和散養動物傳播動物疫病。許多野生動物數量迅速增加,經常出沒于村莊,特別是野豬、野鳥經常與山莊窩鋪的家豬和一些養禽場的家禽接觸,使家畜家禽感染疫病的機會進一步增加。
(7)診療機構亂扔亂殺病死動物及垃圾造成疫病傳播。一些動物診療機構、科研院校的專家、技術服務人員、在診斷治療寵物和家畜家禽疫病過程中,缺乏防疫意識,在缺乏必要的設施設備條件下,對病死動物亂殺亂扔,對垃圾隨處丟棄,造成了動物疫病的傳播。
(8)動物屠宰黑窩點和活畜禽市場亂宰亂殺造成疫病傳播。一些屠宰點隨意屠宰未檢疫的動物,隨處亂扔屠宰廢棄物,為疫病的傳播埋下了禍根。在一些活畜活禽交易市場,一些攤主隨殺隨賣,不能按規定嚴格執行消毒等制度,形成了疫病傳播的隱患。
(9)疫情處置不及時不徹底造成疫病傳播。在一些其它動物疫情處置上,由于動物發病癥狀不明顯,發現不及時,診斷困難或因誤診等原因造成動物疫情處置不及時,使動物疫病擴散傳播。一些動物疫病雖然能及早確診,但因撲殺標準低、養殖場戶經濟負擔重,在疫情確診后只對發病或死亡動物進行處置,由于場內還存在一些隱性感染動物和帶毒帶菌動物,為動物疫病的傳播留下了隱患。
(1)加強活畜禽長途調運監管,確保調運動物健康。首先要確保調出動物健康,確保調運動物無發病者、隱性感染者、帶菌帶毒者。其次要對調運動物的場戶加強宣傳指導,確保養殖場戶、調運動物經紀人到無疫區調運,到無隱性感染者和帶毒帶菌者場家調運。第三要加強監管,嚴格調運動物檢疫的科學性和出證的可靠性,對調運動物要嚴格執行有關調運規定,嚴格調出調入動物管理。
(2)強化種畜禽場重點疫病凈化與種畜檢疫工作,確保種畜禽場推廣銷售的種畜禽健康。在種畜禽場防疫管理上,要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強化種畜禽場重點疫病的凈化和種畜檢疫工作。
(3)規范規模養殖場防疫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規模養殖場病死動物和糞污處理規范。各地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和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做了大量工作,進行了積極探索。最主要的經驗就是在規模養殖場建立專門的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場所和糞污處理設施,做到病死動物掩埋有場所,無害化處理有補助。在糞污處理上,一些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沼氣池、有機肥加工廠、不僅減少了環境污染,切斷了疫病傳播,還做到變廢為寶,進一步提高了畜牧業養殖的經濟效益。
(4)加強規模養殖場封閉管理,確保規模養殖場防疫安全。規模養殖場防疫工作,要嚴格執行封閉管理制度,加強對進出場區人員的管理。
(5)加強診療機構和有關技術人員的管理和培訓,推進診療機構和技術服務人員防疫規范化。加強動物診療機構的規范化管理,提高診療機構及技術服務人員素質,提高動物診療及防疫技術人員服務水平,逐步使診療機構和技術服務人員走上診療和技術服務規范化軌道,確保診療機構和有關技術人員診療規范,病死動物處置規范、技術指導服務到位,為防止疫病傳播、加強疫病防控發揮重要作用。
(6)加強流浪動物、野生動物和散養動物防疫管理,有效防止動物疫病傳播。
(7)加強屠宰加工廠和活畜禽市場防疫管理,規范屠宰加工廠檢疫和活畜禽市場防疫工作。
(8)規范疫情處置,防止疫情擴散和傳播。在發生動物疫情后,無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要按照《動物防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及時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并由上級主管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和要求采取果斷措施處置疫情,確保疫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確保疫情不擴散,人員不感染。
[1] 閆春軒.動物疫病傳播途徑及防控措施[J].獸醫導刊,2014,(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