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明
(甘肅省卓尼縣畜牧工作站,甘肅卓尼 747600)
淺談豬的選種與選配
房 明
(甘肅省卓尼縣畜牧工作站,甘肅卓尼 747600)
養豬業是畜牧業的重要產業,而在一個養豬場種豬是基礎,養好種豬是養豬生產的關鍵環節。要實現養豬高益,必須要有高質量的種豬群,掌握科學的選種與選配技術,這樣才能持續、均衡地生產出質量優、數量多的活豬。
豬;選種;選配
結合本場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引種計劃。計劃包括品種(大白、長白、杜洛克)、種豬級別(原種、祖代、父母代)、數量(關系到核心群的組建,如果是新建種豬場,選購種母豬頭數要比最大母豬容量多15%,因為種豬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會造成淘汰,如果不多引種15%會造成產房等設施不能滿負荷生產,降低設施利用率。
引種場應設有隔離舍,要求至少距離生產區300m以上的距離,在種豬到場前的30天應對隔離舍徹底清洗、消毒,消毒不能馬虎,可對消毒效果進行監測,一定要選擇質量較好的消毒劑,如雙氯制劑,進行多次嚴格消毒。
3.1 種母豬的選擇
3·1·1 選擇種母豬的要求 體型外貌符合本品種特征;外陰發育良好,應選擇外陰較大且松馳下垂的個體,不能過小或上翹,且無異形;有效乳頭6對以上,分布均勻對稱,發育正常,無瞎奶頭、翻轉奶頭和其它畸形奶頭;身體勻稱,眼睛亮而有神,腹寬大而不下垂,骨骼結實,四肢要求結構合理、強健有力、蹄系結實;個體各項性能指標在平均數以上,育種值或選擇指數較高,且先代和同胞的性能優良;該品種的母豬產仔較多、泌乳力強、帶仔能力強、母性好、性情溫順,忌暴烈;所生仔豬生長快、發育好、均勻整齊、無遺傳缺陷的母豬的同胞、半同胞或其后代。
3·1·2 種母豬的選留階段 種母豬的選留可分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有各自選擇的要點,根據豬只的生產性能、體型外貌和市場需求,綜合確定是否留種。
第一階段:斷奶時進行初選,仔豬必須來自母豬產仔數較高的窩中,符合本品種的外形標準,生長發育良好,一般從大窩中選留長勢好、身體健壯的仔豬,初選時盡量多留。
第二階段:月齡時進行二選,這一階段是選種的關鍵時期,根據每頭測定豬的育種值、結合外貌評分,由高到低進行挑選,選留的數量可比預計留的數量多20%左右。
第三階段:月齡進行終選,該階段主要依據個體本身的繁殖性能,淘汰不發情、容易流產的不合格母豬,使最終選留的數量達到規模要求。種母豬的留種比例最好能實現5選1,最少不能低于3選1;也就是說,如果你需要10頭后備母豬,那么你應該測定50頭母豬,至少也得測30頭,然后從中選取最優秀的10頭留種。
3.2 種公豬的選擇
3·2·1 選擇種公豬的要求 種公豬要求頭勁較細,占身體的比例小,胸寬深,背寬平,體軀要長,肩部和臀部發達,肌肉豐滿,體質強健,符合本品種雄性特征;種公豬的生殖器官發育良好,中等下垂,左右對稱,大小勻稱,輪廓明顯,沒有單睪、隱睪,包皮適中,包皮無積尿,對種公豬的精液的品質進行檢查,保留精液質量優良,性欲良好,配種能力強的豬;種公豬四肢強健有力,步伐開闊,行走自如,無內外八字形,無臥系、蹄裂現象;種公豬有效乳頭6對以上,排列均勻整齊,且位置和發育良好,無瞎乳頭或內翻乳頭;三代系譜清楚,性能指標優良,一般選擇活潑好動、口有白沫、性欲表現良好的,最好是花高價錢購買采過精液、檢查過精液品質的優秀公豬。
3·2·2 種公豬選留階段 可按照三個階段選留,每個階段有各自的選擇重點,根據豬只的生產性能、體型外貌和市場需求等信息,綜合確定是否留種。
第一階段:斷奶時進行初選:從大窩中選留長勢好,身體健壯的仔豬,初選時盡量多留。另外還有一個選種訣竅,那就是數量判斷法,例如一頭母豬產10個仔,公八母二,則公豬可做良種留下,母豬即在淘汰之列,相反則淘公留母。
第二階段:5~6月齡時進行二選:根據每頭測定豬的育種值,綜合體型外貌評分,由高到低進行挑選,選留公豬的育種值和外型評分應高于群體平均數一個標準差以上,選留的數量可比預計留的數量多20%左右。
第三階段:8~10月齡進行終選:淘汰爬跨能力弱、精液品質差的公豬,使最終選留的數量達到規模要求。種公豬的留種比例,最好能實現10~20選1,至少不能低于5選1;也就是說,如果你需要10頭后備公豬,那么你應該測定100~200頭公豬,至少也得測50頭,然后,從中選取EBV值排前10名的留種。
3.3 選擇種豬的幾個誤區
選擇種豬存在一些誤區,往往導致引種失敗,造成經濟損失,甚至引進疾病,造成全軍覆沒。現將選種誤區總結如下。
3·3·1 忽視所選種豬的健康狀況 健康狀況是選種時應該首先考慮的重要問題,這是確定能否引種的前提。
3·3·2 過分強調體型 許多養殖戶在選種時過分強調體型。只要是后臀大的種豬,不管它的健康狀況、生產性能如產仔數、料肉比、日增重、瘦肉率等各種指標如何就盲目引進,這將埋下隱患。
3·3·3 體重 在引進種豬時,很多養殖戶朋友都喜歡選擇體重大的種豬,這是一個誤區。殊不知引進種豬并非體重越大越好,一般在45~80kg較為理想,而且,要做到全年均衡產仔,必須把體重距離拉開,以便分批配種。
3·3·4 從多家種豬場引種 認為種源多、血源廣有利于本場的豬群生產性能的改善,殊不知從多家引種易把不同疫病引進本場。因為各個種豬場的細菌、病毒環境差異較大,而且某些疾病多呈隱性感染,一旦不同種豬場的豬混群后暴發疫病機率大大提高,有可能造不必要的麻煩。
養豬業是畜牧業的重要產業部門,而在一個養豬場種豬是基礎,養好種豬是養豬生產的關鍵環節,要實現養豬高效,必須要有高質量的種豬群,掌握科學的選種與選配技術,這樣才能持續、均衡地生產質量優、數量多的活豬。這樣才能真正克服上面所說的問題。使養豬業快速、健康、高效發展。
[1] 雍茂龍.豬的選種方法概述[J].四川畜牧獸醫,2000,27(S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