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華
(廣西北流市北流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北流 537400)
談談林下三黃雞養殖雛雞的幾項保溫技術
張 華
(廣西北流市北流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北流 537400)
在林下三黃雞養殖中,育雛是養雞生產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養雞成敗的關鍵。筆者現就北流林下三黃雞養殖過程中育雛的主要技術措施介紹如下,供養殖同行參考。
三黃雞;育雛
(1)地下煙道保溫育雛。在育雛室內修筑地下煙道,是林下養殖中的一種育雛保溫方式。地下煙道修砌方法:按設計的煙道路線挖寬35cm、近火爐端深25cm、近煙囪端深15cm的傾斜溝,在溝內用磚砌高11cm、寬20cm的煙道,上面鋪上磚或雙層瓦,煙道的接縫處要用水泥沙漿封嚴,不能讓煙火從接縫處冒出,以免雛雞中毒。用煤渣、河沙等將溝填平,并在地面下鋪一層5cm厚的灰沙三合土。在煙道進口處用煤爐加溫。煤爐用爐灰等蒙嚴,只留一個指頭般大的通氣孔,讓煤緩慢地燃燒,一般每天只需早、晚各加一次煤。煙道出口端的舍外砌一個煙囪。為防止在溫度過高時幼雛無法避開熱源,室內應留1/3的地面不修煙道。煙道應傾斜,使爐灶低于煙道口,爐面連接煙道的始端80cm要用雙層磚砌或填土深度達10~15cm,而煙道出口端僅填土3~5cm,這樣在煙道連接爐灶的附近就不致溫度過高。煙囪高度相當于煙道長度的1/2即可。管道周圍應填加吸熱快、儲熱多、散熱均勻的填充物,如煤渣、河沙等。
(2)紅外線保溫育雛。用紅外燈散發的熱量來育雛,室內清潔,安裝方便,溫度穩定。紅外線燈有兩種:一種是有亮光的,另一種是沒有亮光的,目前大都使用有亮光的。常用的紅外線燈每只250~500W,懸掛在距離地面40~60cm高處,并可根據育雛需要的實際溫度來調節燈泡的懸掛高度。一般隨著幼雛日齡的增大,需要的育雛溫度逐漸降低,懸掛高度逐步提升。如將紅外線燈安裝在特制的保溫傘內,則效果更好。育雛開始幾天應將雛雞用棧條圈圍在燈泡下較小的范圍內,以后隨著雛雞自我調節溫度的能力增強而逐漸擴大范圍。一般每只紅外線燈可保溫雛雞100~150只。
(1)育雛保溫的原則。雞胚在孵化期間的環境高達37℃,剛出殼的雛雞由于身體弱小,絨毛稀少,體溫調節機能還不健全,如果環境溫度驟然降低,雛雞就會因缺乏御寒能力而感冒,拉稀,甚至擠堆壓死。為了使雛雞正常生長發育,應從出殼開始就要提供并保持適宜的溫度。原則上初生雛雞給溫要適當高而平穩,以后逐漸緩慢降低,嚴防忽高忽低或劇烈降溫。具體要求是:凡采用同一育雛室育雛時,開始溫度以32~34℃為宜。以后夏天每兩天降1℃,冬季每兩天降低0.5℃,直至脫溫為止。否則飼料再好也不能養好雛雞。
(2)在整個飼養期內肉雞對溫度要求都很嚴格,雛雞生長適宜溫度隨日齡的增長而降低。1~2日齡34~35℃,3~7日齡32~34℃,8~14日齡30~32℃,15~21日齡27~30℃,22~28日齡24~27℃,29~35日齡21~24℃,35日齡至出欄維持在21℃左右。應注意,上述列出的溫度是指雞背高度處的溫度。溫度是否合適,除觀察溫度計外,還可以通過觀察雞群的活動來判斷。當溫度正常時,肉雞表現為活潑,分布均勻,食欲良好,飲水適當,睡眠時不擠堆,安靜,聽不到尖叫聲。當溫度過高時,雞不好動,遠離熱源,張口喘氣,采食量減少,飲水量減少,往往出現拉稀現象,長期偏離則生長發育緩慢,羽毛缺乏光澤。當溫度過低時,肉雞主動靠近熱源,發出連續不斷的尖叫,夜間睡眠時不安靜,易擠堆甚至出現壓死或憋死現象,應對此引起足夠重視。育雛室內要有一定溫差,雛雞可隨意選擇所需的適宜溫度地帶,有利雛雞的生長,育雛溫度必須保持平穩,避免忽高忽低。
為掌握溫度是否合適,可將一支溫度計掛在育雛室中與雛雞背部同高的位置,以測量育雛器群環境溫度。還要將另一支溫度計掛在育雛舍的邊壁上,距地面一米高的位置,以測量育雛舍的溫度。在溫度計數據參考作用下,更重要的是直接觀察雛群的活動情況,了解育雛溫度是否適宜。溫度合適時,雛雞分布均勻,活動自如,正常采食與飲水,睡姿安逸,安靜無聲。如雛雞集中于熱源周圍擠成一堆,行動遲緩,羽毛聳起,發出連續的吱吱叫聲,則表明室溫過低,需逐漸升溫;如雛雞遠離熱源,張口開翅,飲水增多,則表明溫度過高,應降低溫度。
測溫用的溫度計,要掛在育雛室相當于雛雞背的高度處。不要太近熱源,也不要放在偏角地方。溫度是否合適,平常可利用溫度計來檢查,但溫度計有時會失靈,完全依靠溫度計來判斷育雛溫度是不夠的,還應該根據雛雞的動態來判定溫度是否合適,尤其是夜間觀察雛雞的睡眠狀態更為重要,也就是平時養殖戶所說的“看雞施溫”。溫度正常時,雛雞分布均勻,無明顯扎堆現象,睡態伸展舒適,行動悠閑自在;溫度低時,雛雞靠近熱源,并發出“吱吱”叫聲,互相擠壓,縮頸躬背;溫度高時,雛雞精神不振,遠離熱源,呈分散狀,大量飲水,張口呼吸,食欲差,羽毛蓬亂。根據雛雞的表現,應及時調整溫度。
5.1 通風換氣時間
通風換氣時間最好選擇在晴天中午后氣溫上升時間,但也看情況而定,若育雛舍內空氣過于混濁、沉悶時,應立即通風換氣。
5.2 通風換氣方法
(1)通風前先提高育雛舍內溫度1~2℃,通風完畢后基本降至常溫。
(2)通風換氣要緩慢進行,育雛舍門口和保溫室上部的通風口,門窗的開啟須從小到大慢慢打開。通風換氣口的面積是育雛舍內面積的二十分之一為佳,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到雛雞身上。
(3)及時清理育雛舍內糞便,勤換墊料。
[1] 彭桂杰.三黃雞雛雞的飼養管理[J].養殖技術顧問,2006,(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