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發雍
(興義市農扶局動物衛生監督所,貴州興義 562400)
加強肉雞飼養管理,提高肉雞養殖效益
舒發雍
(興義市農扶局動物衛生監督所,貴州興義 562400)
近些年來,肉雞飼養已經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快速致富、易管理、見效快以及投資少十分可靠的途徑,但是,因為一部分飼養人員沒有飼養管理的經驗以及科學技術的知識,實施盲目投資,進而造成了很大經濟的損失。肉雞飼養管理已經成為了一項具有綜合性的工作,只有對肉雞飼養過程中各個環節進行掌握,進而對其實施綜合性考慮,才能有效提升肉雞飼養經濟效益。本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經驗,就肉雞飼養管理進行幾點論述。
肉雞飼養;疫病防治;日常管理;經濟效益
1.1 飲水、開食
雛雞進入育雛舍后,應及時供給清潔與舍溫一致的溫開水(第1周內給雛雞飲用溫開水)。在第1次的飲水中加入3~5%的葡萄糖,以使雛雞盡快恢復體力;根據實際情況建議在前2~5d的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抗菌藥物,以增強雞的免疫力,阻止病菌傳播;保證雞群能夠自由飲到清潔衛生的飲水。
1.2 溫度
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初生雛雞體溫調節能力差,既怕冷又怕熱,必須提供適宜的環境溫度。具體溫度控制可以參考如下:進雛后1~3d為34~32℃,4~7d降至33~31℃,以后每周下降2~3℃(可分2~3次降溫,每天降溫不超過1℃),直至降至18~20℃,保持穩定。溫度過高,雞的采食量減少,飲水增多,生長緩慢;溫度過低,卵黃吸收不良,增加飼料消耗。
1.3 通風
科學合理地通風可以排除有害氣體、控制溫度,降低腹水癥、呼吸道疾病和大腸桿菌病的發生率,尤其是肉雞飼養密度大、生長速度快、代謝旺盛時通風就顯得尤為重要。雛雞進場后24h內整體育雛空間較大,可以不進行通風,隨著日齡的增長逐漸加大通風量,給雞只創造一個無異味、不缺氧的舒適環境,有利于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1.4 光照
肉雞的骨骼、肌肉、羽毛在7日齡后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再加之代謝旺盛,使其各個器官始終處于應激狀態,尤其是心肺功能在早期發育不完善,跟不上新陳代謝的需要,所以容易發生猝死和腹水癥。另外,骨骼的發育相對于肌肉的快速生長來說慢一些,肉雞也易發生腿病。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減少光照時間和降低光照強度來降低雛雞的采食量,控制雛雞的生長速度,使其肌肉、骨骼和心血管系統的發育更趨平衡,從而達到提高雛雞成活率的目的。
1.5 飼養密度
雛雞飼養密度為1周齡內25~40只/m2,2周齡為15~20只/ m2,3周齡為10~15只/m2,4周以上為10只/m2。雞群密度過大,墊料潮濕、排泄物增多、有害氣體增加、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危害雞群的健康。雞群密度可根據雞群生長階段、季節、設備條件、技術水平等合理調整,以滿足雞只生長的需要。
2.1 生長前期
肉雞的生命周期比較短,對于生長前期(即飼養的前期),就是農戶購買回來之后進行飼養的前期,指的就是肉雞在10日齡以下的階段。這一階段的肉雞比較弱小,防疫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控制2種病:一種是沙門氏菌病;另一種是大腸桿菌病。對于這2種病的防疫首先應該從肉雞幼崽的選擇上入手,要從條件相對較好的孵化場進行幼崽的購買。購買回來之后要對雛雞的另一個生長環境進行合理的清掃,為了保證溫度適宜,最好使用專業的取暖設備,因為雛雞身體比較虛弱,所以隨時需要進行保溫,并盡量減少室內的空氣中粉塵的污染。
2.2 生長中期
生長中期的肉雞主要是指的肉雞在20~40日齡之間的群體,此階段的肉雞與生長前期總體上有了很大的變化,該時期主要的防治疫病有球蟲病以及大腸桿菌病。要加大雞舍的空氣交換量,加大通風口的換氣頻率,同時要保證適宜的溫度以及濕度,保持地面的干燥,并且要經常對雞舍進行消毒和環境的清掃。對于球蟲病的防治不能只使用1種藥,要使用不同的藥物和不同的方法進行,應選擇多種藥物和方式交替進行,并且之間有一定的間隔期,最好的防疫方法是能夠使得肉雞的生長和糞便進行完全分離,這樣能夠很大程度減少肉雞的感染幾率。對于大腸桿菌病的預防和治療主要的是使用高效的藥物,一定要保證根據這一時期肉雞的特點進行劑量的選擇,同時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選擇適合的療程,應避免試探性地進行防治,要保證不延誤治療時機,同時試探性的治療也會增加治療的風險,關鍵的是因為肉雞的生命周期本來就很短,而試探性治療需要時間長。
2.3 生長后期
這一時期的時間比較短,同時也是出欄的最重要時期,主要指的是肉雞在45日齡以上。這時期比較重要,如果不注意則可能導致之前的飼養白費。主要的還是預防大腸桿菌病,同時還有非典型新城疫病以及混合感染。在改善環境的同時交替使用消毒藥物,要做好前面2個期間的免疫工作,這一時期再加以重視。
肉雞飼養管理經濟效益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飼料的選擇和飼喂,因為在肉雞飼養中,飼料成本一般占到養雞成本的80%左右,所以,要根據肉仔雞的各階段生長發育需要,適時更換飼料,飼喂優質全價料,并配合發酵飼料,增加其采食量,保證肉雞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
(1)了解行情。肉雞出欄時的市場價格對肉雞飼養的經濟效益影響很大,因此,飼養戶要經常了解、掌握肉雞市場信息,根據飼養量及毛雞的需求量決定進雛時間,目前,隨著氣溫的升高使一些病毒病尤其禽流感病毒無處藏身,人們的食雞意識也逐漸增強,養殖戶應多方關注信息適時進雛。
(2)適時出欄。一般肉雞的出欄時間是46~52d,超期飼養,肉雞的采食量增加而增重率降低,料肉比下降,飼養的經濟效益降低。若公母分群飼養,母雞在7周齡以后,增重速度相對下降,飼料消耗急劇增加,這時只要大部分肉雞體重已達到2kg左右,即可提前出欄;而公雞要到9周齡以后增重速度才下降,因而公雞可到9周齡時上市。
[1] 李穎,張勇,李林,等.肉雞的飼養管理[J].貴州畜牧獸醫,2015,39(6):48-49.
[2] 郭紅光.肉雞飼養管理關鍵技術[J].養殖與飼料,2016,(1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