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龍 趙長志 王夢玲
(吉林省前郭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吉林前郭 138000)
母羊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王鳳龍 趙長志 王夢玲
(吉林省前郭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吉林前郭 138000)
春夏秋是母羊配種、懷孕和產羔的旺季,精心管理母羊,是使母羊順產、羔羊成活的關鍵。只有切實做好母羊的飼養管理,保證母羊全年有較好的營養供給,以才能實現母羊多胎、全產、全活、全壯的要求。
母羊;飼養管理;技術
為了保持母羊的正常生產力和順利完成配種、妊娠、哺乳等繁殖任務,要保證母羊全年有較好的營養供給,以求實現多胎、全產、全活、全壯的要求。一年繁殖1次的母羊飼養管理可分為空懷期、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哺乳前期和哺乳后期5個階段。
空懷期是指羔羊斷乳后母羊再次參加配種的時期。此期是母羊抓膘復壯為妊娠儲備營養的時期。在此期將羊膘抓好,可以促進母羊發情、排卵及受孕,達到母羊全配滿懷、全生全壯的目的;相反,此期如果母羊營養嚴重缺乏,就會導致生殖激素分泌失常,卵泡不能正常生長,因此加強空懷期母羊的飼養管理,尤其是配種前1~1.5個月的飼養管理,對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至關重要。
營養、體重與排卵率之間,也有很大的聯系。在實際生產中,就產羔率而言,產冬羔的母羊高于產春羔的母羊;配種前半期受胎的母羊高于后半期的母羊;第一情期受胎的母羊高于以后復配受孕的母羊。以上規律都與羊體營養狀況好壞有直接關系。所以,在配種前1~1.5個月,要把繁殖母羊放在較好的牧地放牧,突擊抓膘,對部分體況欠佳者,可進行短期優飼,使羊群膘情一致,發情集中,便于管理。
妊娠前期(前3個月)因胎兒發育較慢,所需營養并不顯著增多,但要求母羊能繼續保持良好膘度。在青草季節,一般放牧就可以滿足母羊營養需要,不用補飼。在枯草期,放牧吃不飽時,可喂些秸稈或野干草即可。在管理上要避免羊吃霜草和霉爛腐敗飼料,不使羊群受驚,不飲冰渣水,不走暗冰道,不爬大坡,以防發生早期流產。
妊娠后期(約2個月)是胎兒迅速生長期,90%的初生重是在此期獲得的,因此必須供給母羊充足的營養。如果此期營養不足,羔羊初生重小,被毛稀疏,成活率低,雖然胎齡同樣是150d,但實際上的生理成熟僅相當于120~140d的發育程度,等于早產,生理機能不完善,吸吮反射推遲,體溫調節能力差,抵抗力弱,極易發生死亡。母羊的被毛也因營養不足,毛纖維的根端顯著變細而形成弱節毛,強度降低。同時由于母羊體況差,泌乳減少,從而也影響到初生羔羊的健康。
在妊娠后期,母羊比空懷時期需要更多的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據研究,妊娠后期母羊日糧能量水平應比空懷母羊增加30~40%,蛋白質增加40~60%,鈣磷增加1~2倍,維生素增加2倍。因此,對妊娠后期的母羊,除放牧外每天可補喂干草1.0~1.5kg:青貯飼料1.5kg,精料0.45kg,對礦物質和維生素的補充應根據日糧組成情況而定。這樣做的好處是:第一,可提高羔羊初生重和母羊泌乳量;第二,可促進胎兒的次級毛囊發育,增加羔羊今后的產毛(絨)量,因此次級毛囊發育主要發生在胎兒115~135d;第三,可改善后代的腹毛著生狀況。但是此期母羊不宜養的過肥,否則易出現食欲不振,反而造成胎兒營養不足。
妊娠后期母羊的管理,應圍繞保胎來考慮。放牧時不要過分疲勞,歸牧時控制羊群,避免緊追急趕。臨近分娩的母羊,應在近牧地放牧,不走冰道,防止滑倒。草架、料槽及水槽都必須有足夠的數量,防止羊群飲食時互相擠壓。應注意飲用清潔水,冬季忌飲冰碴水,早晨不空腹飲冷水,以防流產。忌喂發霉變質飼料及冰凍飼料。有條件的地方,妊娠后期的母羊應從大群中分隔開來,單獨組群,以便更好的護理。母羊臨產前1周左右,不要遠牧,以便分娩時能及時回羊舍。
哺乳前期(泌乳前2個月),母乳是羔羊主要的營養來源。母羊泌乳量越多,羔羊的生長越快,發育越好,抗病力越強,成活率越高。因此,為了促進母羊泌乳,應加強泌乳前期母羊的飼養管理。
多數養羊地區,哺乳前期多處于枯草時期,或青草生長還很矮的季節。此期除應延長放牧時間外,應根據所帶單、雙羔給予不同標準的補飼。對膘情好的母羊,產羔1~3d內只喂優質青干草,不應補飼精料、多汁飼料及青貯料,以防發生消化不良和乳房炎。管理上要保證充足飲水,圈舍保持干燥清潔,寒冷季節要有保溫設施。
母羊泌乳一般在產羔后1個月達到高峰,2個月以后泌乳能力開始下降。哺乳后期即使加強補飼,也很難達到哺乳前期泌乳水平。而此期羔羊的腸胃功能已經完善,由以母乳為主要營養時期過渡到以植物性飼料為主要營養時期,可以采食大量青草和粉碎飼料,對母乳依賴程度逐漸減少。因此,對哺乳后期的母羊,應以放牧為主補飼為輔,逐漸取消補飼,只有當放牧條件或母羊膘情較差時,才酌情補飼些干草或精料。
[1] 王樹利.母羊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J].中國畜禽種業,2016,(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