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新華
(耒陽市導子鎮畜牧水產站,湖南耒陽 421800)
提高黃牛養殖經濟效益的技術措施
尹新華
(耒陽市導子鎮畜牧水產站,湖南耒陽 421800)
隨著黃牛養殖已經逐步開始從散養向規模養殖過度,養殖規模日益擴大對于養殖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疫病防治的矛盾焦點也越來越突出。傳統黃牛養殖技術以及疫病防治技術已經不適應當下黃牛的養殖態勢,因此,總結黃牛養殖技術以及疫病防治經驗,促進黃牛養殖業的不斷發展。
黃牛養殖;經濟效益;技術措施
1.1 改早配為適齡配
前些年早配現象嚴重,母牛不足歲,甚至10月齡發情就配種,1歲多產犢,既影響母牛正常生長發育,又不利于犢牛成長。經過傳授母牛生長發育規律知識,在母牛1.5周歲配種,母牛產后個體大,犢牛生長快。
1.2 改母牛一般喂給為妊后期補料
母牛懷孕5個月后,胎兒生長發育迅速,需要營養多,應及時增喂玉米等,以使母牛產后膘情好,乳汁多,產后提早發情配種,犢牛生長好。
1.3 改早出欄為適期出欄
犢牛由出生到1.5歲,此階段生長快,以后生長減慢,6月齡過早出欄不經濟,歲半出欄效益最佳。
一是解決良種不足的問題。目前用于本交的優良公牛嚴重不足,用于生產凍精的種公牛品質不高,要加強選種選育。二是解決人工配種受胎率低的問題。把現有的配種站點建成“托牛配種站點”,讓擬配種母牛留下,便于配種員觀察適時配種時間進行配種。重點免費培訓農民掌握人工授精方法。三是實行本交與人工授精相結合。規模養殖場(戶)配送給種公牛或免費培訓授精員。四是注意做好產科疾病防治工作。產后或配種前陰道和子宮要進行沖洗消炎以防治疾病。五是,避免近親繁殖,選取優良的品種進行交配,克服近親繁殖。
在過去黃牛的養殖過程中,普遍存在黃牛過早配種的情況,一般來說,母牛不到一歲就開始對其進行配種工作,十個月的發情階段是普遍配種的時間段,大約到一歲多一點母牛就開始產生牛犢,這樣的配種時間設定方案不管是對母牛的正常生長還是對牛犢的正常發育,都是不利的。因此,遵照母牛生長發育的客觀規律,應該在母牛超過一周歲之后對其進行配種工作,這個階段配種生出來的犢牛不僅個頭比較大,而且生長發育的狀況更加健良好,對母牛的生長發育也有著有益的影響。
懷孕5個月左右的母牛需要及時進行飼料補給,這時候母牛體內的胎兒發育速度比較快,成長需要更多的營養,為了保證母牛以及犢牛的健康發育,飼養員應該對母牛進行玉米等飼料作物的及時供給,這樣還能夠保證母牛在生產之后仍然保持自身肉膘的同時,還能夠產出更多的乳汁,有利于牛犢的健康快速成長。
犢牛最快速的生長周期在從出生開始到出生之后的一年半時間內,過了這個時期,犢牛的生長速度開始逐漸減緩。因此,根據犢牛的生長速度周期的規律,不應該過早的出欄,應該將過去6個月出欄變更為一歲半的時間出欄,才能夠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
黃牛品種的科學改良是提高當下配種率的有效方式,經過一系列實踐表明,有著良好的效果。針對優良公牛數量較少,應該提升凍精種牛的品質,更加嚴格育種選育工作的進行。通過各種有效的培訓方式,提高農民飼養員人工授精的能力,讓本交與人工授精相輔相成,促進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與此同時,要注意對母牛生產前后疾病的防治工作,保障母牛以及犢牛的健康生長。
(1)自主種植牧草。黃牛養殖場應該通過實踐,總結經驗,種植適合黃牛生長的飼草,而且產草量較大的飼草種類。桂牧一號就是一個不錯的牧草品種選擇,桂牧一號這種飼草的特點是只要充足的肥料水分灌溉,就可以出產出大量的牧草。
(2)最大限度地提高飼料資源的利用率。黃牛養殖場周圍存在一些中小型的農作物加工廠,加工酒精以及蔗糖會產生大量的廉價下腳料,甚至很多農民家里會有大量的玉米秸稈、甘蔗葉子等作物,養牛場應該對這些農作物剩余物進行大量的回收處理,不僅可以進行廢物合理利用,而且能夠補充養殖飼料,均衡養殖飼料的營養價值,對于黃牛的膘情改善有著重要的幫助。
一是培育“養殖+加工+流通”產業體系,適度規模養殖和雜交改良雙推進,實現量和質的飛躍。根據牛源分布、飲料資源、群眾養牛習慣、生產加工基礎等條件,扶持牛產業區域發展。二是產業布局。蒙山縣交通較發達,飼草料充足的地方,都可發展黃牛養殖。三是肉牛發展模式。倡導“整村推進分戶適度規模養殖”發展模式。每戶根據年可收集的飼草、秸稈量和農副產品量測算,一般養殖基礎母牛以5~10頭為宜。資金和飼草充足可適當增加養殖量。受飼草料供應制約,不提倡規模化養殖模式。
8.1 瘤胃鼓氣的防治
黃牛瘤胃鼓氣在黃牛養殖過程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疫病類型,這種疫病又俗稱叫作脹肚,出現的原因是黃牛進食了大量的比較容易進行發酵的飼料,在體內產生大量的氣體不斷膨脹,導致黃牛的腹部圍度急劇增大,威脅黃牛的正常消化運轉。針對這種情況,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阻斷發酵,排出瘤胃積攢的氣體的同時,可以適當地對發病黃牛進行輸液治療。癥狀較輕的黃牛可以采取按摩的方式,癥狀較重的病牛需要進行瘤胃穿刺的方式進行放氣治療。
8.2 瘤胃積食的防治
黃牛瘤胃積食也是黃牛飼養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常見的癥狀。導致黃牛瘤胃積食的原因是黃牛進食了過量的飼料,瘤胃內部存在超過正常成容量的飼料,黃牛的胃壁產生擴張,影響瘤胃的正常運轉功能。針對這樣的情況,為了避免并發癥的產生,應該及時采取措施,對發病黃牛要進行斷食治療,大約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飲水需要正常供給,等到黃牛的癥狀緩解之后,逐漸喂食一些較為柔軟的飼草,與此同時,要加以按摩輔助黃牛瘤胃的蠕動速度加快。可以輔助進行藥物下瀉的方式,增強瘤胃的運動能力。
[1] 蔣娟.黃牛養殖的技術探討[J].鄉村科技,2014,(2):30-31.
[2] 王艷艷.柳林縣肉黃牛養殖技術的要點和思路Ⅲ[J].中國畜禽種業,2013,(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