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摘 要】戲劇以演員的舞臺表演為核心,要求其能夠將自己放置在特定的情境當中,在舞臺上運用一系列的行動表現來讓觀眾了解角色。要達到這一目標,具有較大難度。戲曲演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舞臺感,同時要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舞臺節奏,而且戲劇表演不能脫離節奏存在。本文就戲劇表演中對節奏的巧妙把握進行探討。
【關鍵詞】戲劇表演;節奏;把握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074-01
節奏是戲劇劇本的支配形式,同時也是戲劇舞臺表演不可缺少的內容,缺少了節奏的藝術將不能稱之為藝術。戲劇演員必須提高對節奏的把握能力,通過把握節奏來呈現表演的變化,真正體現出劇本的思想實質,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戲劇演員在把握舞臺節奏時,要注重將生命律動和藝術動作進行有效整合,使得戲劇表演更加流暢和富有韻律,將角色塑造得恰到好處。
一、語言節奏
語言在整個戲劇表演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占據的位置也是十分關鍵的,可以說,語言是戲劇演員呈現人物思想和內心活動的一種表現形式。戲劇演員要想準確地把握住角色的性格特征,必須要加強對劇本語言的分析和理解,尤其是要深刻感悟和體會劇本當中的潛臺詞,以及人物的內心獨白,透過語言的分析來了解角色特點和性格特征。在牢牢抓住這些特點后,戲劇演員才能夠在臺詞節奏的把握中體現出快慢得當。
戲劇演員在分析臺詞和獨白之后,如果從中獲得的感受非常深刻,那么在表演當中呈現出的節奏也會更加準確鮮明,同時也會富有良好的生活氣息,將原本靜態化的角色演活,帶給觀眾良好的視聽沖擊,提高感染力和表現力。例如,在《雷雨》當中,周樸園對周萍說:“去,走到母親面前。”“跪下,勸你的母親喝下去。”這兩句話的語言節奏需要適當加快,而且必須體現出強硬的態度,這樣才能充分體現一個富有威嚴以及冷酷專制的封建大家長形象。因此,語言的節奏把握十分重要,同時也是詮釋人物形象的一個有力工具。
二、肢體節奏
戲劇舞臺上的行動在整個表演當中占據核心地位,可以說是戲劇表演的靈魂。戲劇演員在表演時必須遵循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行動規律,在行動當中融入濃厚的生活氣息,這樣的表演才不會顯得虛假和做作,才能夠更加準確真實地把握住戲劇舞臺行動的規律和技巧,使得呈現出的舞臺形象更加鮮活,角色的生命力也會更加長久。
肢體節奏是戲劇表演中節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演員利用肢體動作為觀眾傳達信息,使得觀眾能夠更加形象直觀地了解人物特點。要想表達出角色的情感、態度以及心理需求,必須要借助肢體的節奏來進行直觀、真實的呈現,而且戲劇表演為觀眾帶來的視覺感染力也會大大加強。
戲劇演員在表演時,其一舉一動都具備一定的節奏規律,而且肢體節奏需要具備完整性以及連貫性,前后肢體節奏之間是相互連接的,前者是后者的鋪墊和引導。戲劇表演帶有節奏的呈現動作才能一氣呵成,才能讓觀眾感受到動作所要呈現的目的。
總之,戲劇演員要善于運用細膩生動的肢體節奏來呈現角色的思想和心理,更好地傳遞角色以及創作者的思想。
三、全劇節奏
戲劇表演當中對節奏的把握不僅有語言節奏和肢體節奏,同時還有一個全劇節奏,可以說,全劇節奏是貫穿臺詞和動作的速度節奏,不僅不能忽視,而且還會直接影響到整部戲的基調。戲劇表演中對全劇節奏的把握,更多地體現于情節的波瀾起伏以及情緒的張弛,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全劇節奏貫穿整個表演當中,體現出演員對角色的處理能力。
戲劇演員在處理角色情感的變化時,必須要打破常規節奏,將重點放在整部戲劇以及角色的節奏方面,這樣才能夠真正演繹出角色的神韻。因此,戲劇演員在舞臺表演以及詮釋角色的過程中,除了要分析理解劇本以及導演的構思之外,更為關鍵的是要感受和把握全局節奏,進而把握住動作以及臺詞的速度與節奏。與此同時,演員在全劇節奏的把握當中要掌握好分寸,通過適度的分寸及含蓄的演繹,塑造出更加鮮明、真實的人物形象,將觀眾帶入到一個真實的情境當中,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總之,戲劇表演中對全劇節奏的巧妙把握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舞臺表演的緊湊性和完整性。
舞臺節奏是戲劇表演藝術的靈魂,在戲劇表演中,只有對節奏進行巧妙把握,才能夠準確地詮釋角色的情感,為觀眾呈現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并將其情感準確地傳遞給觀眾,引起觀眾在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鳴,最大化地發揮節奏的作用。
戲劇演員必須要提升自身的藝術水平和表演素質,適當靈活地把握語言節奏、肢體節奏、全劇節奏,提高舞臺表現力。
參考文獻:
[1]焦陽.論戲劇表演中的節奏[J].青年文學家,2015,(7):205-206.
[2]梁志毅.謝謝表演中的節奏[J].戲劇之家,2013,(8):96-97.
[3]崔志杰.戲劇舞臺表演中對節奏的巧妙把握[J].大舞臺,2013,(1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