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的深入推廣和普及,再加上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已逐漸增加了對交互式白板的應用,顯著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對于化學學科而言,應用白板教學可以很好地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和缺陷,對教學效果的增強和學生感知的豐富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信息化;白板教學;化學學科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7)05-0094-01
新時期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促進了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轉變。在信息化環境下,化學學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逐漸開始應用白板教學模式,這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利用白板突破教學重難點
對于化學學科而言,由于教學內容中包含著大量的原子、分子等微觀概念,學生難以通過肉眼獲得感性認識,而且相關的感性材料也比較少,這樣學生在實際理解的過程中就會覺得比較抽象,各方面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難度。通過白板教學,就能夠有效解決此類問題。白板教學可用直觀、形象的方式來展現抽象的概念,同時還能夠實現“實體化”的運動狀態,這樣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就會得到充分的激發。比如,在學習分子、原子的性質和結構以及相關運動規律時,教師可充分利用白板來模擬和展示分子的實際運動狀態,將原子核外電子,特別是最外層電子的實際運動形態和規律描繪出來。還可以通過對水通電狀態的模擬,讓學生直接觀察到水分子是怎樣分解為氧原子和氫原子的,然后兩者又是怎樣結合構成氧氣和氫氣的全過程。這樣一來,通過直觀、形象的畫面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實現了形象感知到理性推斷之間的轉變。另外,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更加真實地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對其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同時很好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
二、利用白板凸顯學生主體地位以及有效拓展學生知識面
在素質教育中,提倡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教學活動中凸顯出來,教師更多的是發揮指導和引導的積極作用,但是教師和學生仍然是教學活動中的兩大主體。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是必需的,而白板教學就能夠有效地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比如,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需要自己動手安裝實驗裝置,在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中,多是教師通過板書的方式畫出分布圖讓學生理解,而在白板教學中,教師則可以直接移動模擬器材,讓學生直接觀摩學習。而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教學內容,提出相關的意見和看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最終總結出問題的答案,這樣有效地體現出了課堂的生成性以及學生的主體性。而且對于白板教學來說,能夠顯著地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教師可直接向學生展示與教材相關的拓展性內容,使其實際教學的程度和內容都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深化。針對一些學生希望了解的知識內容,也可直接利用相關設備來進行有效擴充,這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的激發。而且在教師與學生的相互討論中,學生能夠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在知識互動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利用白板彌補實驗的不足和空缺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之一,但是由于部分化學物質的特殊性,有些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和高污染性,可操作性較差,這些問題能夠通過白板教學來解決。比如,在研究燃燒的條件、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原理等方面的實驗中,白磷的燃燒會產生很多的白煙,因此對實驗的通風條件要求比較高;一氧化碳具有一定的毒性,會造成空氣污染。通過白板展示,學生能夠直接觀察到上述實驗的全過程。雖然學生沒有自己動手實驗,但是與教師的口頭講解相比較,效果更為顯著。化學實驗中很多的反應實驗都是在試管中進行的,但是由于試管本身比較小,后排的學生很難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現象。通過白板教學,教師就能夠借助課拍儀將實驗過程放大,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能夠得到顯著的增加。在有些反應實驗中,化學試劑的量很難把握,如果教師將其制作成動畫播放的話,不僅能夠清晰地向學生展示實驗過程和結果,學生在視覺沖擊下也能夠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內容。
四、利用白板實現課堂最優化
由于每一位學生的基礎知識、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差異,如果僅僅運用單一的教學模式,自然難以得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實際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利用白板教學的同時,還應注重對黑板的應用,實現兩者的有效結合。當學生觀看過相關錄像和課件動畫之后,教師可針對教學重難點,或者是學生還存有疑慮的知識點進行深入、詳細的再次講解,將專業術語、實驗原理、實驗操作等方面的內容用學生更易接受的語言、表述方式進行重復,這樣能夠有效地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充分地發揮出白板教學的促進作用。
(責任編輯 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