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章洋
[摘要]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之一,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果。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及積極性,是每位高中化學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課堂教學效率;高中化學;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7)05-0101-01
高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重要學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高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成為高中化學教師面臨的主要任務。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與高中生化學學習現狀,不斷地鉆研、探索、創新、反思與總結教學方法,從而真正做到注重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明確教學目標。做好課前準備
備課是每個教師在課堂教學前必須認真準備的工作。教師在備課時,首先應該明確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化學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考慮,抓住教學的重難點,精心編制教學方案,準備好教學所需材料。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具體落實教學方案,讓學生學有所獲,并且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備好課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首要條件。
二、有效導入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前精心編制的教學方案,找準時機巧妙導人課堂。而合理地創設化學情境,可以豐富課堂導人方式,能夠更好地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有效地促進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課前幾分鐘,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做一些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小游戲、小實驗,或是引入化學小故事,這樣必然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其積極思考。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會逐漸地深入到課堂教學中。
三、做好化學實驗。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化學現象的生成與發現都離不開實驗。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將化學實驗穿插于理論教學中,做好化學實驗演示,幫助學生掌握不同實驗的實驗準備、操作步驟、現象觀察、結果分析以及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等。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還能通過一目了然的化學現象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與理解,這對于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有著積極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氧氣時,教師可以增加相關實驗,將高錳酸鉀加熱后產生的氣體收集到集氣瓶中,然后將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小木條復燃。這種現象必然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其積極思考與探究。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實驗現象有助于學生發現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化學思維能力。
四、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氛圍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地豐富與創新自己的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氛圍,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CO引起中毒的內容時,由于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在課堂上無法通過實驗演示CO的毒性。這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觀看具體的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CO中毒會有哪些現象,什么情況下會引起CO中毒。
課堂教學形式多種多樣,如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化學知識小競賽。通過這些形式,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不僅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加強了對知識點的掌握,同時也增進了與教師、同學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五、合理安排課堂時間。提高講課效率
通常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為20至25分鐘。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段時間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然后在剩余的課堂時間里,利用課前精心準備的相關習題或是課堂小測驗,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這樣既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薄弱環節,有助于教師不斷改進與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案與教學方式,又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扎實,同時也極大地減輕了學生課后作業的壓力,有效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綜上所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新課程改革對廣大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拓寬學生各方面的化學知識,而且要認真做好課前備課工作,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方案,有效地創設化學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動手能力,提高他們的實驗操作水平,強化他們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并且使他們學會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能力。
(責任編輯 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