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福
一、現在農村小學的現狀
現在農村小學學校管理存在著諸多問題。
辦學目標和辦學理念不明確。主要體現在辦學理念落后陳舊,造成了教學管理沒能與時俱進,沒能達到良好的教學管理效果;舉例說明:許多小學校長仍然以分數作為學生的考核標準和評價標準,只是從分數高低來衡量一個教師的教學成績。在教學管理中,實施統一教學和威嚴教學,忽視了人性化和個性化的管理,造成了教學管理效益低下;另外教學樓醒目提上幾行大字,謂之學校的校訓,辦學理念,辦學目標等,而不知其含意,只是表面上裝飾而已,根本不能體現其價值內涵。
教師專業結構不合理,水平參差不一。 新課程的改革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思想素質等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有些小學教師自身素質較為低下,不僅專業知識結構不強,還缺乏一定的教學手段的創新和探索,無法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師生配比比例大,教師專業不能搭配,大多教師本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不高。
留守兒童問題突出。當前,受城鄉“二元結構”及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農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進城務工,其子女大多數留在農村,于是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留守兒童。由于農村經濟發展及教育條件相對落后,留守兒童的教育存在許多問題,嚴重制約了教育的和諧發展,成為和諧社會構建中的一個“不和諧音符”。
二、如何加強學校管理
1. 提高學校校長管理水平
提高校長的自身素質水平是加強學校管理的第一步。首先,校長在學習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外,還要加強學習理論方針,端正辦學思想,明確辦學目標。校長要認真學習教育的最新理念,并運用到教學管理實踐中來,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校長要學習學校辦學成功的經驗,要認真思考,明確辦學目標和辦學理念,并將辦學理念等編制成校本教材,列入教學課程,確保人才培養方向的正確。
其次,校長要加強教學管理研究,通過深入調查和研究, 及時了解教學狀況,及時發現問題,才能第一時間解決問題。通過細致地調查和研究,并經常與教師和學生交流,才能了解學生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解決實際問題。而且,校長要轉變自己的工作作風,做好師生表率,一方面深入教學實踐基地,參與教學工作,通過加入聽課、評課和備課 工作來做好校長的工作,另一方面通過擔任一門課程與學生打成一片,深入學生實際學習中。
2. 理順關系,搞好團結
理順好關系,搞好團結是當好校長的關鍵。
尊重教師的人格,以理服人。無論是安排工作,還是處理日常事務,首先要尊重教師的人格尊嚴,要創造平臺讓教師能施展才能。即使教師違了章,也要以理服人,說明原委,使他接受批評,服于處理。
做教師的知心朋友。校長要關心教師的工作、生活、身體健康和其他一些事情。經常和教師談心,了解他們工作中的問題,征求他們對學校的建議和意見。了解他們生活上的困難,關心他們的疾苦,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安心工作。要使教師們對自己有話敢說,有話愿說,有話可說,使教師把校長當作工作上的領頭羊,生活中的知心人。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肯干,干得樂意,校長才能有凝聚力。
3. 善于學習,不斷提高
向教師和學生學習。真誠地聆聽老師和學生的心聲,并了解他們所要傳達的信息,是身為一個好校長必須具備的條件。一個好校長懂得如何分享老師教學的經驗和心情,并在必要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建議。同時,校長必須抱以誠懇的態度,去體會訴說者的心情。建立彼此之間相互信任的關系,一旦學生老師對校長產生信賴,他們會更愿意向校長表達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而校長所要推動的各項計劃,也就容易得到老師的支持以及學生的參與。
在向中外優秀教育名家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不善于學習的校長不是好校長,這是我始終堅持的觀點。校長必須懂學習、善學習、會學習,教師也是如此。隨著時代的發展,作為校長要使自己能夠站在巨人們的肩上,更加深入地了解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引導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