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
(安徽省宿松縣農業機械管理局,安徽 宿松 246501)
摘 要: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農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在農業工作中,農業機械非常重要,加強農機化推廣工作,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還可以優化農村的人力資源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時期的背景下,農機化推廣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具體探討新時期農機化推廣工作的策略,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農機化;推廣工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S2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33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繁榮,社會朝著現代化的方向邁進。在此形勢之下,農業也朝著現代化轉變。我國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農業結構不斷優化,保障了農村社會的穩定。農業想要實現現代化,必須加快機械化的步伐,加大農機化推廣的力度,因此探討新時期農機化推廣工作的科學策略勢在必行。
1 新時期農機化推廣工作的必要性
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農業技術得到了推廣,在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農機化推廣工作非常重要,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謂的農機化推廣,就是擴大農業機械的使用范圍,優化配置農村勞動力,減輕農民的負擔,以此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保障國民經濟的穩定性[1]。在各地的農機部門中,農機化推廣工作都是重點,為實現農村經濟的繁榮,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必須把著眼點放在農機化推廣上。
2 新時期農機化推廣工作的策略
2.1 形成科學的農機化推廣體系
在新時期加強農機化推廣工作,應該形成科學的農機化推廣體系。在農機化推廣工作中,機械化技術非常重要,為了擴大機械化技術的應用范圍,必須聯合各部門的力量,形成系統的推廣體系。以政府為例,政府應該為農機化推廣部門提供最新的農業機械,并派遣專業的技術人員為農民講解農業機械的操作要點。以科研單位為例,農業機械的科研單位應該和各大高校進行聯合,進一步優化機械化技術,大力發展農村的生產力。在建立科學推廣體系的過程中,存在經費緊張等問題,因此政府應該為農機化推廣工作設立專項資金,為農機化推廣部門提供資金支持和電子設備等。
2.2 打造專業化的農機推廣隊伍
在新時期加強農機化推廣工作,應該打造專業化的農機推廣隊伍。在農機化推廣工作中,人才是推廣的主體,因此必須提升推廣人員的素質。為了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農機化推廣部門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應該定期對推廣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每當新的機械化技術引進時,農機化推廣部門應該組建技術培訓班,對推廣人員進行繼續教育。農機化推廣工作涉及的技術領域很多,農機化推廣部門應該擴展培訓的內容,由生產技術轉移到環保技術、節能技術等等[2]。
2.3 營造良好的農機化推廣環境
在新時期加強農機化推廣工作,應該營造良好的農機化推廣環境。農機化推廣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推廣的過程中應該打造良好環境,優化內部運行機制。具體來說,農機化推廣部門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應該形成農機化推廣的規章制度,把推廣人員的行為限制在各項規章制度之下。應該開展社會化的服務活動,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應該和政府聯合,吸收政府的專項資金,創新農機化推廣的思路。
2.4 推廣應用先進的農機新技術
在新時期加強農機化推廣工作,應該推廣應用先進的農機新技術。農機化推廣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因此在進行推廣的過程中,應該對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農業機械的實用價值。具體來說,農機化推廣部門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應該進行實驗,應用先進的農機新技術投入生產,并對生產結果進行預估。應該建立民主評議制度,對技術應用的成果進行評價。專業人員的評價和農民的評價會有較大的差異性,此時應該選擇呼聲最高的技術進行繼續推廣。
2.5 打造農機化推廣的示范基地
在新時期加強農機化推廣工作,應該打造農機化推廣的示范基地。想要加深農民對農機化推廣工作的認識,必須打造示范基地,對農民進行科學示范。值得注意的是,在打造示范基地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地理條件和農業生產狀況。具體來說,農機化推廣部門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應該對當地的農作物布局、技術推廣現狀進行分析。應該以上述的分析結果為依據,打造不同類型的示范基地。應該在示范基地中向農民介紹最新的農業機械和農業生產技術。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如宣講會、座談會等等,提高農民對示范基地的重視程度。應該邀請農業技術專家,在示范基地對農民進行技術講解,以此提升農民的實踐操作水平。
3 結論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農業經濟迅猛發展,為了實現農業生產的現代化,必須形成科學的農機化推廣體系、打造專業化的農機推廣隊伍、營造良好的農機化推廣環境、推廣應用先進的農機新技術、打造農機化推廣的示范基地。
參考文獻
[1]單冰燕,寧國軍.永年縣農機化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河北農機,2016(S1):79-81.
[2]辛太國,戰桂麗.新形勢下農機化推廣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