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生
(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農業局徐墩獸醫站,福建 南平 353103)
摘 要:產前截癱是母豬在生產前出現后肢不能站立的情況,除了此癥狀外沒有其他癥狀,中醫上又稱這個為“產前風”。這種病癥的出現對母豬的生產產生一定的影響,對于養豬企業來說這個問題是很重要的。養豬企業要通過一定的手段改變母豬產前截癱的出現,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增產,提高企業的利潤。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母豬產前截癱的診療分析。
關鍵詞:母豬產前截癱;診療;分析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81
母豬出現產前截癱對它們來說是很不利的,國內的很多學者認為,母豬的產前截癱是由于母豬長期食用飼料,飼料中缺乏鈣、磷等礦物質,缺乏維生素D等,還有就是很多年老母豬缺乏運動,身體本身就比較弱,再加上懷孕就很容易出現后肢難以負重而導致產前截癱的情況,產前截癱一般發生在生產的幾天前或者幾周前,接下來就對這方面的具體情況展開討論。
1 臨床癥狀、典型病例
產前截癱一般發生在生產的兩周之內,出現截癱的時候,患豬其他身體指征正常,比如說心跳、呼吸、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和神經系統等都很正常。出現截癱主要是后肢,產前截癱分為前后期,前期的情況很輕,前期就是出現走路不定,左右搖擺,走路緩慢的現象,持續一段時間母豬就會出現截癱,有的甚至會發展成膿毒敗血癥。
2 治療
母豬在產前出現截癱時,要根據飼養的規定或者是醫生的指導進行飼養,補充維生素和鈣、磷等礦物質,還要加強對飼養員的管理,防止出現因為飼養員的失誤而出現事故的情況。
2.1 加強飼養管理,合理搭配飼料
飼養員在給母豬喂食的時候要在飼料中加入食鹽和鈣,對患截癱的母豬要特殊照料,飼養員要給患豬身體下面墊草,每天給母豬翻身幾次,然后進行身體的局部按摩,防止褥瘡的發生。
除了對飼養方面的管理還要加強對飼養員的管理,避免因怕臟而不按照規定照料,導致患豬的恢復就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甚至會加重病情,導致更嚴重的情況出現。加強對飼養管理員的管理和監督,保證飼養管理員工作的盡職盡責。
2.2 適當補鈣
母豬出現產前截癱主要是由于缺鈣引起的,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要適當給患豬補充鈣元素,給產前截癱母豬喂食的時候,要給患豬注射葡萄糖酸鈣,每天注射1次,連續注射3~4d,注射的量保持在150~200mL,除此之外還要給患豬注射維生素D。母豬患產前截癱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體弱,針對這方面,要頸下肌肉適量注射青霉素鈉和硫酸鏈霉素,增強免疫力,防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播。還要肌肉注射硝酸士的寧和維生素β合劑,一天注射一次,連續注射4~6d,提高神經機能。患豬還可能出現便秘的情況,要用人工鹽或者是肥皂水灌腸,解決患豬便秘的問題。
3 討論
3.1 病因分析
母豬在產前產生截癱的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當母豬懷孕的時候,身體所需的營養將急劇上升,尤其是對鈣、磷等礦物質的需求。而飼養員在給母豬喂食的時候,飼料中的鈣、磷等礦物質很少或者是比例不合適,無法滿足母豬身體的需求,這樣母豬就會使用自己體內的鈣、磷等礦物質,長時間以后,母豬的身體內就會缺少鈣、磷等礦物質元素,形成軟骨病,進而形成截癱;母豬在懷孕的時候可能是多胎或者是羊水過多,壓迫后肢附近的神經,產生截癱;年老母豬或者是體弱的母豬懷孕的時候身體更加虛弱產生截癱。
3.2 診斷與鑒別診斷
產前截癱一般很好鑒別,患豬除了上述提到過的癥狀,基本上沒有其他病癥,在診斷的時候就可以做出初步的診斷。需要注意的是,產前截癱需要跟其他相似病癥區分開。常見的相似病癥就是風濕病,風濕病一般是由于環境的影響使得豬很難起臥,這個病一般發生在東北地區的深秋或者是早春時節,在鑒別的時候要區分開。
4 總結
通過對母豬產前截癱的分析找出了發病的原因,并根據病因提出了治療這個疾病的措施,希望可以通過改進的措施幫助養豬戶們克服這個難題。在本文中還提出了鑒別產前截癱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養豬戶們在前期就發現問題,盡早的做出預防措施[1]。
參考文獻
[1]古家齊.母豬癱瘓的防治[J].農村實用技術,200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