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如何成就一天1682億元交易
波士財經
11月11日24時,2017天貓“雙11”狂歡節落下帷幕,全天交易額再度刷新紀錄,達到1682億元。其中無線成交占比90%,全天支付總筆數高達14.8億,全天物流訂單達到8.12億,交易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和地區。新零售能量全面爆發,“全球共振”效應凸顯,虛擬經濟成為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有效助力。
阿里巴巴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全球超14萬品牌投入1500萬種商品參與天貓雙11,海內外超100萬商家線上線下打通,近10萬智慧門店、超50萬家零售小店賦能新零售。
蘇寧易購官方旗艦店進入商家成交總榜單第一位;其次是小米官方旗艦店,成交總金額高達24.64億元,如果只算生產廠家的話,那么小米銷量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第三是華為的榮耀官方旗艦店,海爾官方旗艦店殺入四強。也就是在成交總榜單上,除了蘇寧易購是商業機構之外,四強中的三個都是國內甚至國際上有影響力的中國品牌。由此可見,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巨大助力。
所謂的虛擬經濟破壞實體經濟,是一個偽命題。被破壞的只能是沒有更好融入虛擬經濟,不能充分發揮現代技術對銷售、對渠道的巨大幫助。
因為虛擬世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無遠弗屆。也就是通過網絡,你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城市,推銷你的產品,這樣可以極大的擴展市場空間,極大的擴張產品的需求,并盡可能地發現客戶。
另一點值得關注的是,虛擬經濟改變了購物方式。這種改變,不僅在于消費者逐漸養成網購的習慣,也是改變了購物模式。
本次“雙11”,最快的一單,從下單到簽收,只用12分鐘多就完成。進口第一單也只有33分鐘出頭,也就是從下單到簽收一個進口包裹,只有半小時多。農村第一單出現在貴州黔南州,也只有69分鐘多。這說明網購不是虛擬,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新零售,通過完善的協同效應,從下單、倉配、快遞、簽收,整個流程科學化、智能化已經蔚然成型。
本次全球有230多個倉庫為“雙十一”提供服務,有效增加了服務質量。國內有3000萬平方米的倉庫、分撥、配送點接入系統。更是有300萬物流人員,為其提供快捷、高效的配送服務。對于促進就業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今年的“雙11”上,一些新型物種得到有效推廣,包括掃地機器人、水牙線、洗碗機、真空破壁機等新銳產品,實現了跨越式增長。換句話說,“雙11”已經成為一個新品推廣的有效渠道,對于減少生產廠家推廣費用、增加消費者認知、促進產業發展,都發揮了巨大作用。
古語說,窺一斑而知全豹。“雙11”只是一年365天中平常的一天,但這一天被打造成“剁手黨”的狂歡節,從參與的商家、消費者,以及成交的數量、金額來看,這都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顯然,新零售已經成型,能否打通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壁障”,成為現代商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而如果想生硬地割裂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紐帶,這樣的商家,未來發展前景堪憂。
只能說,“雙11”天貓的強勢,讓人們進一步意識到,所謂的虛擬經濟是扎根在實體經濟上的;而實體經濟,也已經離不開虛擬經濟的巨大推動力量,新零售已然成為現代商業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