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碩
解決一級市場的投資痛點。
“曾經學到的東西都派上了用場,一分一秒都沒有浪費掉。”烯牛數據CEO李錦香說。這是個信息理工行業為數不多的女創始人,畢業于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曾在野村綜研擔任咨詢顧問,先后參與過日本佳能、韓國樂天(Lotte)等多家全球500強公司的戰略咨詢項目,2012年加入戈壁創投擔任投資副總裁。
做了幾年的投資后,李錦香發現,光找項目、篩選項目,差不多就要花費投資人70%的精力,尤其是在經過2014年資本熱潮之后,項目多到看不過來不說,還可能遺漏掉好的項目,而投資人用于投前分析、投后管理的時間也被大幅度縮減。
那么,能不能通過數據化分析來找項目?但這個想法隨即便被她自己否定了。2014年有關創業的數據源并不多,人工智能也尚處于萌芽階段,且市場環境也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直到2015年,當時還是戈壁創投CTO的杜強做了創業項目的數據采集來幫戈壁的成員推薦項目,可難免存在一些爛項目。李錦香思考,有了大數據,如果能驅動一級市場量化投資平臺,幫助投資人發現并管理項目、提升效率就好了。2016年,李錦香和杜強等人離開戈壁,成立了烯牛數據,開始專注于一級市場的量化投資。
一級市場的量化產品要怎么做?
由于一級市場大數據大多不是公開數據(基本隱藏在文本、新聞中),需要對大量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清洗、聚合、分析,技術難度大,投入也就會越來越大。
在數據的清洗及聚合上,烯牛數據通過語義分析從全網智能抓取數據,用于搭建自己的項目庫。他們定義了人機協作規則,使得數據清洗得更加高效。目前烯牛的數據源有100多個,如新聞、創投相關網站等,并匯集了20萬家公司數據、近1000家創投機構數據。
為了能夠幫助投資人更精準地找到項目,李錦香將判斷一個好項目初級的標準定為團隊優秀、媒體熱議、下載激增等七個維度,利用可量化的數據制定烯牛特色標簽,替投資人進行篩選。
而推薦得是否準確,完全取決于機器的分析學習能力,通過人機互動不斷理解用戶需求,互動越頻繁,推薦越精準。
于是乎,基于底層的大數據平臺,烯牛數據將投資產品化,又推出機構投資項目管理SaaS服務,具體體現在投中、投后及基金內部管理上。在投中階段,投資人可以記錄項目的推進情況,機構老板可以實時查看項目推進階段,比如發了多少TS,最后投了哪些。
在投后管理階段,除了季報、年報等基本信息,烯牛數據主要是幫投資人追蹤項目發展及競品異動的情況。
同時烯牛數據還有內部管理功能,使得同機構的投資人之間可以共享項目進程等決策信息。
利用大數據探索更多可能性
創業前,李錦香覺得一級市場大數據變現時間長,投入和產出基本不成正比,再加上資本寒冬,萬一沒有錢,產品就斷了,留下一堆數據蠻可惜的。但后期,有了人工智能等技術方面的應用,她認為在投入產出上反而會有可能呈指數增長。
2016年11月,烯牛數據完成由啟迪之星、微路演、峰谷資本聯合投資的800萬元天使輪融資。截止到目前,烯牛數據有投資人個人用戶近3000人,機構版試用機構近百家,周活超過20%。
創業后,身份的轉變讓李錦香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她變得越來越自律,每天8:30便準時出現在辦公室,并把對自己的嚴謹擴散到了整個團隊,結果就是“我變成了曾經自己最討厭的那種老板”。李錦香說,創業更需要彼此協作,不像做投資的時候是單打獨斗。
對于未來,李錦香認為,烯牛數據可以從GP擴展到LP人群,幫高凈值人群做資產配置,而基于自己的投資人背景,也會將重點放在底層數據及輔助決策上,以期滿足投資人的需求。至于近半年,烯牛數據將推出更多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新玩法,比如基金業績實時評估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