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勤
[摘要]為了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大力實施低碳技術已經成為全球性趨勢,加快低碳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應用低碳技術已成為全人類的迫切需求。文章從國內外研究進展、目前的發展趨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建議等方面分析了低碳技術應用現狀。
[關鍵詞]低碳技術;發展;建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031
氣候變化已成為當代社會和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同時,絕大多數國家還面臨著改善國內能源結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進一步發展經濟的巨大挑戰。由于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等方面所占據的優勢,較早地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問題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認識到調整和制定新的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意義,認識到適應新的國際環境,需要在現有發展模式下求新的突破。
通過發展和應用低碳前沿技術、更替或更新大部分能源基礎設施、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和就業崗位,及早部署并以較低的成本轉型,成為各主要發達國家為確立未來競爭優勢的基本共識和現實選擇。
1國內外研究進展
低碳技術是指以能源及資源的清潔高效利用為基礎,以減少或消除二氧化碳為基本特征的技術,廣義上也包括以減少或消除其他溫室氣體為特征的技術。涉及鋼材、建材、電力、煤炭、石化、化工、有色、紡織、食品、造紙、機械、家電等工業領域,以及建筑、交通運輸、農業、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廢棄物處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
為了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大力實施低碳技術已經成為全球性趨勢,加快低碳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應用低碳技術已成為全人類的迫切需求。國外對于低碳技術的應用推廣研究相對較早,目前國際上已經將推廣低碳技術作為一項重要的節能減排措施。越來越多的國家深刻認識到低碳技術將在未來經濟發展中處于核心地位,美國、英國等歐美發達國家,在20世紀能源危機后就開始關注低碳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建立了專業的低碳技術轉化推廣體系,出臺了相關法規措施,大力推廣低碳技術。歐盟2007年年底就提出了戰略能源技術計劃,制定了宏偉的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發展規劃,計劃到2020年CCS技術和經濟上都可行時,歐洲所有新建的燃煤發電廠都采用CCS技術。早在2001年,英國政府就投資并按企業方式運作“碳基金”,希望能夠幫助企業排除由傳統的生產模式到低碳生產這一轉變過程中會遇到的人力、資金、技術等障礙,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投資具有順應趨勢和較好市場前景的低碳技術,多元化、多角度地拓寬市場。
中國目前正大力推動低碳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明確提出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應對氣候變化;2014年1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管理暫行辦法》中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大力推進節能低碳技術的推廣;2015年6月,我國在編寫的《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中,提出了減碳目標和相應的措施。面對嚴峻的減排趨勢,國家科技部于2014年1月發布了節能減排與低碳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清單,涉及19項技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14年12月發布《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2014年本,節能部分)》,涉及13個行業,共218項重點節能技術;并于2014年8月、2015年12月分別發布了《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第一批)、(第二批),涉及12個行業,62項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
目前國內一系列低碳技術推廣比例偏低,絕大多數技術成果尚處于局部推廣階段,從統計數據來看,絕大多數低碳技術普及率1%左右,個別技術普及率僅約05%,低碳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迫在眉睫。
2發展趨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加快低碳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應用低碳技術,在國內實現低碳技術的轉讓顯得尤為迫切。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和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近年來,我國不斷地投入低碳技術新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技術成果,但是目前低碳成果轉化、低碳技術推廣的比例較低,常見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技術相關信息渠道不暢,企業對技術了解程度不夠;企業技術實力偏弱,缺乏外部專家支持;投資成本較高,風險較大,企業有畏難情緒;技術轉化資金缺乏。
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低碳發展領域新技術推廣和集成服務的手段不足;低碳技術服務的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程度不高;產學研各方面技術資源的整合利用不夠充分;與低碳技術創新、轉化和推廣有關的信息咨詢、資源集聚、風險投資等機構尚不健全。
3建議
對應目前低碳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比例較低的現狀,建議政府主要從幾個方面考慮解決目前低碳技術應用存在的困難。
第一,建立多層次的成果轉化技術推廣體系來支撐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近年來,雖然我國的科技投入加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整體來說,企業缺乏全面的、系統的、具體的、特色的技術服務,政府沒有打造各類技術的集成平臺,沒有集成各方面的技術實力。基于此,政府應該建立多層次的成果轉化技術推廣體系,為低碳技術應用和產業化提供支持。
建立多領域的協作機制來支撐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廣技術,不僅涉及技術本身的創新性和可操作性,也涉及經濟成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多方面。所以,企業是否接受某項新的低碳技術不僅僅取決于技術方面的指導,還會從經濟成本、經濟效益、優劣勢等多角度,對該項技術的應用前景進行綜合的、全方位的考慮。建立多領域的協作機制,全面分析技術所涵蓋的減排潛力、成熟度和耗時、成本和效益等多個方面,以此來讓企業從自己的實際需求出發,選擇合適的低碳技術。
第二,以政策引導和市場調節來強化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政府利用自己的宏觀調控功能,在標準、規范等方面形成知識庫儲備,逐步制定各類市場準入要求、規則,規范市場,并加以推廣。這能夠直接指導企業選擇合適的低碳技術路徑,也對市場的規范和推廣有幫助,讓企業在應用低碳技術后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事實上,如果研發了一項新技術,但又不能有效地應用、推廣,這項技術就很難發揮出應有的優勢。目前,國家級和省級層面的科技系統人員經過多年的能力建設,已具備相應的意識、知識和能力,但主要是由基層應用低碳技術,如果基層人員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基本概念都不清楚,甚至企業畏懼談“碳”,這將非常不利于低碳政策和技術的應用。通過對各省、市、縣的相關人員及重點能耗企業的負責人進行系統培訓,將有利于提高基層的重視程度、意識和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水平。低碳技術的有效應用與推廣能夠使相關領域的創新成果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加強低碳技術應用與推廣的研究對于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吳永賀,周平根,周莎發展我國低碳經濟探析[J].中國市場,2016(38)
[2]楊潔我國中小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的路徑分析[J].中國市場,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