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耿英
[摘要]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工作的核心,新三板市值管理不同于A股市場,文章通過分析新三板市值管理的問題與差別,進而提出提升新三板企業市值管理建議。
[關鍵詞]新三板;市值管理;流動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086
隨著 “十三五”規劃的開局,新三板也迎來了更好的發展時機,政策利好不斷推出,2016年新三板掛牌企業將突破萬家。對于新三板企業來說如何利用資本市場提供的良好的條件和機會,主動開展市值管理,脫穎而出,實現企業的跨越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重大課題。當前新三板企業的市值管理已經成為時代熱點,但新三板市值管理理論與實現還在探索,亟待形成體系。本文通過分析新三板市值管理的特點,試圖為新三板企業的市值管理理念及思路提供建議。
1新三板市值管理內涵
11市值管理概念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號,綜合運用多種科學、合規的價值經營方式和手段,以達到公司價值創造最大化、價值實現最優化的一種戰略管理行為。市值管理是推動上市公司實體經營與資本經營良性互動的重要手段。市值管理的精髓是產融互動與循環,市值管理的核心是價值管理。任何一家公司,不論是上市的、掛牌的還是未上市、未掛牌的,都需要在兩個市場進行經營,只有兩個方面的相互配合、互相促進才能實現價值的提升。[1]
12市值公式
市值=利潤×市盈率=股價×總股本
其中,利潤是基數,是“基本面”;市盈率是市場上投資者給予的估值倍數,是“未來”。股價體現的是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對外的表現形式,公司股票價格與公司內在價值相近,股票價格才能夠真實反映公司內在價值。
13市值管理要素
決定市值的內部因素主要有創造收入的能力、運營成本控制能力、資本成本的控制能力,以及資本結構、戰略導向、公司治理水平和行業地位等。企業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對企業內在價值進行發現和認同的相關因素,包括投資者關系、投資者偏好、市場環境和宏觀經濟狀況等。
總之,市值管理是可持續增長的業績,是企業內在估值水平的持續提升,是追求可持續的上市公司市值最大化,其本質是一種長效的戰略管理機制。因此新三板企業需要把握市值管理內在的邏輯,并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2新三板市值管理誤區與原則
21新三板市值管理誤區
211市值管理認知存在的問題
由于新三板企業對資本市場缺乏了解,尤其缺乏對市值管理理論的深入學習,造成對新三板市值管理認識的片面性、有失偏頗。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十大認識誤區:一是市值管理就是股價管理;二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資金拉升股價;三是市值管理就是內幕交易;四是市值管理就是講故事;五是市值管理就是投資者關系管理;六是市值管理是并購重組;七是市值管理就是高拋低吸;八是市值管理就是再融資;九是市值管理就是股權激勵;十是市值管理就是資本運作。[2]
212踐行市值管理存在的問題
新三板企業在市值管理實踐中沒有深入分析新三板市場特性,并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采取切合的市值管理方式與手段,照搬A股等其他資本市場通用的市值管理手段,造成企業市值管理的短視及不合規行為。這主要表現在:運用大宗交易型、聯合做莊型,通過定增操縱股價等手段假借市值管理的名義進行偽市值管理,同時企業缺乏系統的市值管理規劃和配套的市值管理制度。
22新三板市值管理的差別
221企業質地的差別
A股企業要求持續經營3年以上,財務指標和盈利指標都有嚴格要求,說明A股企業上市前,主營業務清晰,盈利能力強勁,運營管理規范。而新三板實行注冊制,企業掛牌門檻低,企業規模小,股本總額多數小于2000萬元,且多數處于成長期,缺乏良好的業績和制度規范,需要通過新三板市場實現企業質地的升級。
222新三板市場的制度差別
作為我國資本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新三板市場定位不同,制度不同。如當前新三板目前只有協議交易和做市交易兩種模式,注冊制的低門檻,而執行適當投資人的投資高門檻,不做漲跌停板限制等制度特點,造成當前新三板流動性不佳,沒有充分的交易和競價,尚未實現良好的融資功能。
企業質地及資本市場定位的不同,決定了不同資本市場采取的市值管理方法、抓手不同。如在A股市值管理中高送轉、講故事、簽大單等很靈的抓手,在新三板上將得不到良好效果,因此,新三板不能直接套用滬深 A 股傳統市值管理的手法。
23新三板市值管理原則
231合法合規原則
在資本市場,對于“市值管理”,違法違規的現象頻發,完全違反了證監會給市值管理劃的三條紅線:一是不能搞內幕交易;二是不能操縱股價;三是不能虛假陳述,就是編造故事,沒有實際東西。
法律風險管理貫穿于市值管理的全過程,從掛牌前的規范,到掛牌后的投資并購,大到定增小到信息披露,都需要依法依規,所以新三板企業在做市值管理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法律因素,做好合法合規的把控。
232系統全面性
A股較高的流動性,企業單靠講故事或實施單一的資本運作動作都能對企業市值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新三板流動性差、企業規模小、盈利不強、抗風險能力弱、投資者偏少、分析師關注程度低等現狀,靠單一的市值管理手段將難獲得良好效果。因此,新三板企業應采取綜合的解決方案,通過系統的、全方位的市值管理來提升企業流動性、實現價格發現,從而實現融資、并購等市值管理功能,最終實現產業資本互動的發展戰略。
233長期可持續性
企業市值的增長依賴于內在價值的提升,而內在價值的提升需要時間。短期內提升股價,拉高市值,只能靠資金去推動,這樣就會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而且企業市值管理不可持續,一旦內在價值沒有提升,股價如果暴跌,對公司的形象影響非常壞。市值管理是企業一項長期的戰略管理系統工程,是一種長效的綜合管理機制,貫穿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通過短期股價管理,想瞬間取得成效是不可能的。
3提升新三板市值管理的途徑
31新三板市場的制度完善
新三板定位與納斯達克相似,自成立起就備受重視與關注。但當前處在全國性擴容初期又如此爆發式成長,存在制度跟不上、監管跟不上、行業自律乏力等眾多缺陷。2016年,新三板加大了制度體系的建設,如實施了分層制度、引入私募做商等。未來,新三板仍須在轉板制度、開展競價交易制度、降低投資者門檻、估值體系等方面不斷完善,為企業的市值管理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制度保障。
32新三板企業市值管理的主要措施
新三板企業市值管理涉及兩個運作端,即“實業端”+“資本端”,產業和資本的良性閉環循環,從而實現企業市值有價有市。
321實業端運作,以內生增長為本,堅定市值管理的基礎
第一,明確戰略規劃。企業持續增長的業績須有明確的戰略規劃,市值管理的出發點是幫助企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自己企業的價值,精準定位在細分行業的地位。因此,新三板企業應以市值、資本市場為導向制定公司未來3~5年的企業戰略規劃,用資本語言設計未來成長故事,使之符合資本市場的偏好。并將企業的市值管理納入企業戰略管理中,構建一套規范化、標準化、數字化和模塊化的市值管理模型。[3]
第二,優化公司商業模式。優化公司的商業模式是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方式,新三板公司力求創造低成本高盈利的商業模式,將企業的發展戰略、產品經營、資本運營有機結合形成一個系統,構建一個基于市值最大化的創新商業模式,即基于公司戰略目標,調整公司經營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從而實現高效運營績效。
第三,優化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從各方面影響著市值管理效果,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可以激發管理層為股東創造財富的熱情,可以篩選出有能力的管理者,為利益相關者創造利益。新三板企業總股本低,流通股本少,公司治理需要進行科學決策提高運營能力,如當公司價值被高估時,向市場發行新股,擴大股本,稀釋股權,當公司價值被低估時,收購同行企業加強整合、采取回購、加強預期引導等手段,維護公司股價正常。[4]
322資本端運作,持續并購,拓展外延式增長空間
在目前新三板的流動性狀況下,重組并購不失為一種好的市值管理手段。通過并購不僅實現大業務規模、多元化經營、解決同業競爭,而且往往是達到凈利潤和估值水平同時提高的市值管理的目的。[5]比如:
第一,并購一家或數家具備較好凈利潤水平的同行業公司,可以較好地將收進來的公司消化,可以提升利潤增長率,此外由于降低了競爭水平,對于兩者的利潤投資者預期會有所提升,也可以有助于股價的進一步提升。
第二,并購一家具備較高估值的企業,將具備高成長性的資產/運營實體納入了上市公司范疇,這部分資產/實體帶來的利潤增長可以支撐公司的股價成長。實現大股東、被收購股東、散戶的三贏。
因此,鑒于新三板企業多為創新型、創業型的中小微企業,企業掛牌新三板后更大的挑戰在于如何快速提升企業質地,因此企業應仍應以夯實企業實業端為基礎,使企業獲得良好的基本面。同時,以企業戰略規劃、市值目標為指導,抓住新三板的政策利好,以重組并購為資本運作抓手,適時配合實施股權激勵、定向增發、分紅派股、做市轉板等,持續地綜合運用其他市值管理手段,使企業市值圍繞合理的市盈率、股價穩步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朱虹“四步法”助新三板企業提高市值管理能力——訪《中國企業報》評價研究院執行院長郭昀[N].中國企業報,2016-09-27
[2]劉不舍,劉國芳,喻金田淺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幾個誤區[J].財會通訊,2016(23)
[3]陳雁龍,胡玉涵上市公司進行市值管理的動機探究[J].財會研究,2016(6)
[4]王潔解析市值管理策略——公司治理視角[J].現代經濟信息,2016(21)
[5]張麗莉關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實踐的研究——以藍色光標公司為例[J].特區經濟,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