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2014年起,國家開始在上海等地進行“營改增”試點,直至2016年5月1日,全國已全面實行“營改增”,營業稅從此退出歷史舞臺。而對于巨大的稅制的變革,對企業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文章主要闡述了“營改增”的必要性以及其帶來的影響和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對企業的發展和稅制的完善有所幫助。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影響;解決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121
1企業進行“營改增”的必要性
自2014年以來,全面實行“營改增”已是大勢所趨,直至2016年5月1日,這個歷史性的變革已經告一段落,“營改增”全面實行。“營改增”從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始,逐漸深入到各行各業。對于本身繳納營業稅的企業來說,經過這一系列的變革,從營業稅改為增值稅,企業的稅率也變得相對確定起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稅率為17%,農林牧漁類等農產品適用稅率為13%,增值稅的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的稅率僅僅只有3%。稅率的明確,避免了與稅務機關產生不必要的沖突。并且增值稅是一個“中性”稅種,它是以商品流轉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有效地避免了重復征稅。而且對于增值稅來說,其還有一個特殊的優點——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其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這樣,大大減少了企業的納稅金額和壓力,從而減少了企業的相關費用,企業的利潤也會相應地得以提高。同時,營業稅的退出,使得相關服務業的稅賦壓力大大減少,有利于服務業的發展,進而有利于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的轉型。
2“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
21對企業稅賦成本的影響
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大多都是通過降低企業的成本來實現盈利的,而就目前來看,經濟的發展使得當前的職工薪酬、生產設備等成本很高,通過降低人工、廠房等固定成本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從應納稅額下手無疑不是最好的選擇。由此可見,稅率以及計稅依據的不同使得一個企業會在成本和利潤之間左右周旋,如此大的稅率差異會使得企業的稅賦成本大大降低,從而會在利潤方面有所提升。
但是,對于某些性質的企業而言,“營改增”之后非但沒有減少企業的稅負壓力,反倒增加了企業的納稅負擔。例如,有的建筑業,在繳納營業稅期間,其稅率為3%,但“營改增”之后,稅率變成17%,比起應繳納的營業稅,該類企業在繳納增值稅之后,應繳納的稅額大大超出了之前所繳納的稅款。再比如說,一般建筑行業采購的原材料來源都是十分多元的,有的會從正規的企業或者廠家直接采購,但有些特殊的材料必須從個人或者個體商戶處取得,但是在個體戶處取得的原材料是不能進行進項稅額抵扣的。其采購業務的發生,不一定每次都能夠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所以說,對于一些企業而言,“營改增”的實行非但沒有降低企業的納稅負擔,減少企業的成本,反倒會因為在繳納增值稅之后稅率以及稅額的提高和部分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等原因,使得企業的稅賦成本大大增加,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22企業管理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營改增”這場硬仗任務重大,持續了兩年多。但是很多企業在這兩年之內在管理方法層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部分中小企業,由于企業的賬務處理以及在會計崗位的設置上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在納稅報稅環節也不是特別成熟。之前企業在營業稅的申報和繳納時都比較簡單,對企業管理層特別是企業財務崗位的要求上不是特別嚴格,從而導致企業出現了很多嚴重的問題。但在實行“營改增”之后,由于增值稅的稅率是多層次的比例稅率,并且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實行進項稅額抵扣的政策,對企業尤其是財務部門的要求大大提高。所以說當增值稅普遍推行之后,增值稅的計稅依據以及申報、抵扣等都對相關人員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要求企業加強管理,加大監管和督促力度,確保企業在稅務方面盡快適應這次巨大的變革。“營改增”使得企業暴露出很多管理上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不是企業的短板和劣勢,而是企業進步和發展的動力。
23有利于企業出口業務的發展
出口貿易是當前我國企業涉及較少的方面,但為了鼓勵出口,國家對企業出口貨物實行零稅率或免稅政策,以使我國產品以不含稅或者稅費較低的價格進入國際市場,以此來提高我國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由于稅收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國進出口企業稅賦壓力大,進而導致了進出口業務發生得很少,這也是我國商品甚至企業在國際上不知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實行增值稅出口貨物零稅率后,不但企業在出口環節不必納稅,而且可以退還以前環節繳納的稅款,這樣企業所承受的費用就降低了。對于企業來說,生產企業實行免、抵、退稅,大部分商貿企業實行免稅和退稅的政策。這樣,鼓舞了更多的企業進行出口貿易活動,發展對外貿易,提高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形成品牌效應。更有利于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改變,“營改增”后更有利于企業出口業務的發展。
3對有關問題的解決策略
31加強對“營改增”業務的學習
在全面實行“營改增”的初期階段,加強“營改增”業務的學習能夠幫助企業盡快度過“營改增”這個關鍵時期是毋庸置疑的。首先,企業要加大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力度,幫助財稅部門盡早掌握相關知識和政策,提高綜合素質,以便立刻投入到實際工作中。作為企業的職工,尤其是企業的財務部門要首當其沖,在這個關鍵時期也應竭盡全力地學習、探究,對有關政策環節的變更要提前做好了解,例如采購業務發生時的進項稅額抵扣等,全面深入地學習,來迎接新的挑戰,學好相關政策,以此來降低企業的納稅成本,增加企業的盈利,但萬萬不可因求之過急而違反稅法的有關規定去逃稅、漏稅。
32加強增值稅票的管理
增值稅票的使用恰當與否,關乎到企業能否進行稅款抵扣的問題。在之前有的企業經常會出現發票的亂開亂用,增值稅發票的丟失,導致了許多危及企業利益問題的發生。要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企業要指定專人來管理增值稅發票,做好發票的管理、填制和開具等工作特別是空白發票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報銷后發票的保存。
33優化稅收管理方式,制訂納稅計劃
在這個全面實行“營改增”時期,企業要熟悉稅制以及相關政策的變化內容及其帶給企業的影響。企業要根據不同的稅種及時調整和完善企業的稅收體制和會計體系。比如營業稅向增值稅轉變的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從初期階段,企業就要多方考慮:首先要做好籌劃工作;其次根據經濟業務的發生進行合理的調整。另外,企業要做好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等工作,與“營改增”后的要求進行比較,對不足之處要進行完善和優化,從而降低企業的納稅風險。
4結論
“營改增”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該政策的落實,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企業納稅負擔,減輕企業的經營壓力,從而實現降低成本,增加最終收益的目標,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實現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任何政策的實施在初期內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短期內企業可能會因對相關環節及政策的不了解在進行納稅報稅時遇到一些棘手的麻煩,但是只要企業能夠堅持不斷加強學習,改正不足,這樣才能適應新政策,同時避免相關問題的發生。從長遠來看,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專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稅收體制會愈加完善,各行各業也會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玉梅“營改增”對企業利弊影響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4):253-254
[2]“十二五”規劃教材編委稅法[M].北京: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6:32-33
[作者簡介]白珂瑞(1997—),男,陜西咸陽人,陜西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及財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