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珍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大眾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們對建筑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為了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市場的客觀需求,藝術類高校必須優化、改革相關課程,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設計綜合能力。基于此,本文論述了在美術類學生中開展創意建筑設計的意義和途徑。
關鍵詞:美術類學生 創意建筑設計 意義 途徑
一、在美術類學生中開展創意建筑設計的意義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美術類高校教學改革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它們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隨著時代的不斷演變,傳統單一化的“滿堂灌”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過分重視理論教學,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實踐能力較差。
在設計過程中,學生一味地模仿他人作品,沒有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巧妙地在作品中融入新元素,導致設計出的建筑作品沒有吸引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美術類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從不同角度進行創意建筑設計,充分展現學生的多樣化才能,使他們成為新時期社會市場需要的專業設計人才。
二、在美術類學生中開展創意建筑設計的途徑
1.小型建筑空間設計
就空間設計而言,教師要以空間本身、空間之間為切入點,對其進行綜合考慮。如果是單個空間,在處理過程中,學生必須注意空間形態、構成形式與要素、空間呈現意義等。如果是多個空間,在處理過程中,學生必須注意空間的對比、交融等,以及空間的滲透、層次變化,從而獲取更加豐富的建筑空間,創造獨特的空間序列,巧妙地在空間設計中融入富有質感的建筑材料,使其更具藝術感染力。
2.小型建筑空間創意設計措施
(1)充分考慮建筑自身特色
建筑空間創意設計屬于建筑整體的發展和延續,尤其是進行改造的建筑。在空間創意設計中,教師必須多角度引導學生全方位分析建筑自身的特點,為實現建筑整體的協調、完美提供有力的保障,充分展現改造設計前的建筑特色,促使創意設計巧妙地融入建筑的過去和未來中,促使所設計的創意建筑空間符合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
(2)充分考慮空間的滲透、層次變化
建筑空間創意設計與常規室內設計有著本質區別,建筑空間創意設計更加注重空間變化。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感受兩者的本質區別,避免混為一談。在設計過程中,美術類學生要結合當下社會大眾對建筑物的客觀需求,巧妙地分割完整的空間,優化設計建筑空間,融入創新元素,影響空間中人的心理感受,從而被作品吸引。
(3)充分考慮小型建筑周圍環境
在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全方位分析小型建筑周圍的環境,優化利用各種設計方法和技巧等,促使建筑和環境兩者有機融合。如果建筑周圍以綠化為中心,在進行創意設計的時候,則需要利用藝術元素,巧妙地展現建筑的自然特色;如果建筑周圍環境以現代化高樓大廈為主,在創意設計過程中,就必須充分體現建筑物的現代氣息,展現鮮明的現代感,促使建筑和環境相得益彰,讓周圍環境更好地襯托建筑物,而建筑也可以為周圍環境注入新元素,使其更具魅力,成為城市的一大特色。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美術類教師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展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只要扮演好協作者和引導者的角色,適當點撥,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適當增加實踐課時,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學生也要通過實踐,強化自身的創新意識,提高對建筑空間進行創意設計的能力,為建筑物融入更多的元素,使得不同類型的建筑物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
參考文獻:
[1]孫曦.建筑創意·創意建筑——建筑設計中的創意理論和實踐研究[J].中外建筑,2012,(5).
[2]沈偉.建筑設計者創意理論及運用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2).
[3]蒲海燕.淺談綠色創意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門窗,2013,(4).
※本文系2016年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項目《建筑中的數學——創意建筑設計》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美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