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 劉燕華


摘要:在低碳經濟條件約束下,政府與企業進行創新博弈。由該角度出發,首先構建創新模型,企業追求最大經濟收益或一定社會效益,政府追求整個社會效益最大化。在博弈中,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選輯.是否進行低碳創新,政府結合實際選擇是否支持低碳創新。然后進一步由動態微分方程推導出博弈的均衡解,政府會逐漸認識到低碳創新的意義與價值,不斷完善或制定低碳創新的相關政策,企業也會不斷提高自身低碳創新的能力,與政府—起為低碳創新作出努力。最后再結合實證分析,以蘭州市為例證明相關結論。
關鍵詞:低碳經濟;企業;政府;演化博弈
一、企業與政府的博弈模型
(一)模型構建
政府作為低碳創新政策的制定和宣傳者,在博弈過程中也是先行動者,而企業則根據政府已制定的低碳創新鼓勵政策選擇自己的策略。根據以上的分析可知政府可以選擇的策略有兩種:一種為作為,政府為企業的低碳創新行為提供技術或資金上的支持;另一種是不作為,政府對于企業的低碳創新不提供任何的援助和支持。企業也有兩種可選擇的策略:一種是進行低碳創新,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用低碳創新的成果,在提高技術水平的同時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另一種是不進行低碳創新,即依舊采取傳統技術創新,不考慮低碳因素。據上述分析可知,政府的策略空間為(作為,不作為),企業的策略空間為(低碳創新,非低碳創新)。同時,政府有權監督各企業是否按照規定或標準進行污染物的排放,如果排放污染物超標也有權對其進行懲罰。
1.企業采用非低碳創新策略的投入為I,收益為R,若采取低碳創新行為,需要增加的投入為△I,增加的收益為△R。
2.企業選擇非低碳創新策略時,政府的投入為M,政府的收益為P,政府為鼓勵企業進行低碳創新而增加的投入為△M,這一鼓勵主要體現在研發補貼、專利保護、稅收減免等政策上。政府因企業采取低碳創新行為而增加的收益為△P。政府也有權根據企業采取不同策略時做出“懲罰,不懲罰”的選擇,政府檢查企業排出物是否超標的成本為C,懲罰企業所獲罰金記為F。如表1所示,為政府與企業博弈的收益矩陣。
(二)博弈演化過程分析
在博弈的過程中,如果政府選擇“作為”策略,支持企業進行低碳創新行為,則企業需要在“低碳創新”和“非低碳創新”的策略中做出選擇,政府則可以根據企業的策略選擇,做出“懲罰”或“不懲罰”的決定。因為企業與政府的這種博弈類型屬于序貫博弈,即由政府首先進行決策,然后企業才做出相應決策,那么基于收益最大化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