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嘉祺
摘要:工商管理活動在鞏固市場基礎性地位、完善市場功能以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有重要作用。分析新時期工商管理的職能準則,應在把握職能準則的基礎上使工商管理職能有效發揮,轉變觀念與端正作風并舉、高效管理與積極引導并重、權力監督與追責體系相當。
關鍵詞:工商管理;職能準則;引導;權力監督
工商管理是指在既定資源約束條件下,政府或工商監管部門如何使用科學化、現代化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合理監管與引導,其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工商管理活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在鞏固市場基礎性地位、完善市場功能以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新時期如何促進工商管理職能的有效發揮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就工商管理本身而言,工商管理活動的有序開展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經濟、政治環境以及高效的工商管理機構。隨著“新常態理念”、“供給側改革”等經濟發展政策的提出與完善,我國工商管理活動的外部經濟、政治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而工商管理機構職能的有效發揮不僅要求管理人員具備相當扎實的行政能力(包括文件規章制定、辦事流程簡化等),更要求其具備一定的工商管理素養(包括運營管理、戰略管理等)。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新時期工商管理的職能準則,在把握職能準則的基礎上探索新時期促進工商管理職能有效發揮的對策建議。
一、新時期工商管理的職能準則
(一)實事求是
新時期工商管理的首要職能準則為實事求是職能準則,即工商管理機構在進行任何工商管理活動時都不能弄虛作假,違背市場客觀規律與內外部經濟實際,而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職能準則有兩方面的內涵,第一,工商管理機構在市場監管與引導過程中必須遵循市場客觀規律,尤其需要堅持市場基礎性地位的經濟發展規律。進一步的頂層設計層面工商管理機構不僅需要科學制定工商管理法規,制度落實層面更要求工商管理機構求真務實,以促進經濟發展為其根本目標。第二,工商管理機構在市場監管與引導過程中還必須聯系內外部經濟實際,在各類型工商管理活動中不僅要深刻認識國際經濟形勢,把握經濟前沿,還需要深刻把握當地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在理清、掌握當地要素稟賦以及市場優勢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開展工商管理活動,為實現工商管理職能的有效發揮奠定基礎。
(二)依法行政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實事求是職能準則是對工商管理機構態度與作風方面的要求,而依法行政職能是對工商管理機構具體業務與職能流程方面的要求。因此,前者的特點為基礎性、全局性以及系統性,而后者的特點為實用性以及流程性。具體而言,依法行政職能準則要求工商管理機構在經濟監管與引導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尤其是要符合與市場經濟活動以及工商管理活動相關的政策、法規以及文件等方面的要求。依法行政職能的重要性體現在,如果工商管理部門在經濟監管與引導過程中不依法辦事,那么市場問題的破解、市場效率的提高以及企業發展活力的激發就無從談起,工商管理職能的有效發揮更無法達到預期。更為重要的是,如果依法行政職能得不到切實執行,那么市場活動或企業活動中必然大量存在尋租問題、交易成本問題、信息不對稱問題以及經濟外部性等問題,不僅導致市場功能的缺位更有可能導致政府失靈的情況發生。
(三)權責相當
現代管理理論認為在理性經濟人的假設條件下,任何具有獨立決策能力的部門、機構或者單位都必須制定科學公正的權責制度,否則制度設計或者業務操作必定是無效率的,即任何經濟活動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礎是權責相當職能的構建與應用。具體來說,權責相當是指工商管理機構在工商管理活動中必須堅持“有權必有責”的理念,既不能出現由于放任權利泛濫導致過度管理現象的出現,更不能出現由于收緊權力強化責任導致過度謹慎現象的發生。也就是說,一方面要保證工商管理機構的權力在“陽光”下進行,另一方面要保證工商管理部門責任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為有效發揮工商管理職能提供必要保障。因此,權責相當職能準則對于工商管理機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時在制度建設、規章制定以及業務操作等方面充分體現權責相當職能準則也是一個系統性的復雜工程。這不僅涉及工商管理活動中各方參與主體的切身利益,更與經濟增長、企業活力以及市場競爭力等經濟狀況直接相關。
二、促進工商管理職能有效發揮的對策建議
(一)轉變觀念與端正作風并舉
促進工商管理職能有效發揮工商管理機構首先需要轉變觀念與端正作風并舉,為保障其基本作用的實現奠定基礎。
具體來說,轉變觀念與端正作風并舉有兩方面的要求。其一,工商管理部門在經濟監管與引導過程中首先需要轉變監管理念,監管理念方面的轉變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必須從市場“管理者”的定位轉向市場“服務者”的定位。這是有充分經濟學理論以及改革開放實踐經驗支撐的,監管理念以及職能定位的轉變不僅符合“市場起基礎性作用,政府起引導性作用”的經濟學理論,更符合市場經濟改革的實踐經驗——供給側改革理論、新常態理論等。也就是說,監管理念以及職能定位的轉變對于工商管理部門的經濟監管與引導行為具有極端重要性。其二,工商管理部門除了需要轉變觀念,端正其工作作風正是與前者相呼應的改革舉措,即監管理念以及職能定位的轉變必然要求工商管理部門端正其工作作風。
(二)高效管理與積極引導并重
根據促進工商管理職能有效發揮的首要對策,我們可以發現,只有充分發揮新時期工商管理的職能,工商管理活動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得以體現。此外,促進工商管理職能有效發揮工商管理機構還需要高效管理與積極引導并重,為保障其基本作用的實現提供思路。首先,工商管理機構需要對其基本業務有高效管理的能力,包括草案擬定、政策制定、業務辦理以及企業服務等方面。高效管理的重要條件和前提為工商管理機構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如信息技術革命、商業模式革命(B2C、020等)以及互聯網+技術等,能夠在迅速變化的經濟環境中采取高效的監管方法與模式。其次,工商管理機構還要實現積極引導的功能,要依據自己的管轄范圍深入企業經營活動,以求真、踏實以及負責的工作態度對待工商管理活動,以服務、引導企業的戰略發展以及經濟決策為己任。同時,還必須做到大企業定點、小企業聯合、大項目跟隨、普遍問題及時解決、特殊問題及時通告等。
(三)權力監督與追責體系相當
根據前文,權責相當職能準則作為新時期工商管理的重要職能準則之一要求在工商管理活動中既不能出現由于放任權利泛濫導致過度管理現象的出現,更不能出現由于收緊權力強化責任導致過度謹慎現象的發生.。因此,本文認為要促進工商管理職能有效發揮工商管理機構還需要構建公正、科學的權力監督與追責體系,在保證工商管理功能得以實現的基礎上實現工商管理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進一步而言,包括信譽管理機制、責任認定機制以及效率配置機制等都為監督與追責體系著重考慮的內容。權力監督與追責體系相當對工商管理活動做了最基本的規范和定義,但不可否認的是,權力監督與追責體系兩者的側重點不同。具體而言,前者側重于工商管理活動的事前規范,能夠保證工商管理權利不會得到濫用,而后者的重點在于責任的追溯制度,即在發生工商管理失職或其他相關問題后工商管理部門能夠實現事后追責。
綜合全文,政府或工商監管部門如何使用科學化、現代化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合理監管與引導構成了新時期我國工商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其重要性體現在鞏固市場基礎性地位、完善市場功能以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新時期工商管理的職能準則要求工商管理部門首先要認清工商管理的定義與內涵,同時還要把握自身的職能定位與職能準則,即實事求是、依法行政以及權責相當的職能準則。因此,新時期促進工商管理職能有效發揮必須轉變觀念與端正作風并舉、高效管理與積極引導并重、權力監督與追責體系相當。也就是說,工商管理機構不僅需要在把握經濟形勢的基礎上做出迅速、科學的改革與創新,最為重要的是工商管理機構還必須切實執行相關工商管理舉措,不能違背市場客觀規律,從而達到有效發揮工商管理職能的目的與效果。
[責任編輯: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