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偉 周欣
蘇珊-郎格曾經說過:“一個符號總是以簡化的形式來表現它的意義,這正是我們可以把握的原因。”裝飾符號也是一種藝術符號,它是指除了探討裝飾單一的造型構成規則之外,仍必須掌握裝飾設計所表達的外延的含意,即在裝飾設計中所蘊含的象征、指示、美學,以及造型符號與使用者情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在這種藝術氛圍中,設計師要恰到好處的展示出該設計主題的思想精髓,在裝飾設計中使用象征文化氣質的字畫、古玩、卷軸、盆景、精致的工藝品加以點綴,使其更具有文化韻味和獨特風格,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如此布置之后,就足以表現出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古香古色”的藝術氣質了。湖湘文化藝術的語言符號,既是湖湘人民物質文化創造的結晶,又是人類精神文化創造的載體。
一、造型符號
形體的裝飾表達在軟裝飾設計中的應用相當廣泛,豐富的形體變化通過視覺的完形性和簡化性產生視覺愉悅感而實現裝飾的形式意義。所謂“形”通常是指一個物體的外形或形狀,而“態”則是指蘊涵在物體內的“神態”或“文化內涵”。形態就是指物體的“外在”與“內在”相結合的產物,在傳統文化軟裝飾設計中,造型的變化是最常用的裝飾手法,它不僅可以塑造鮮明的形象特征,還能凸顯特有的文化內涵。
火宮殿是湖南省長沙市的著名特色景點,位于長沙市坡子街,同時也是一家馳名中外的“中華老字號”企業,火宮殿集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飲食文化于一體的具有代表性的大眾場所,特別是火宮殿的風味小吃享譽三湘。
火宮殿中的裝飾設計隨處可見湖湘藝術元素。其中,進門的大鼎的造型與湖湘青銅器“鐘鳴鼎食”藝術內涵不謀而合,同時也是飲食文化的一種象征。湖湘青銅器造型一般都講究大器、重器以及氣魄雄偉,這座青銅大鼎不僅吸收了湖湘青銅器的造型元素的精華,同時也凸顯了湖湘地區特有的飲食文化內涵。火宮殿大廳里到處可見的陶瓷大花瓶,花瓶造型和瓶體腹部無限夸大,瓶頸卻非常短小,這種造型上的極大反差帶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力,這正是帶有湖湘藝術語言符號
長沙窯大執壺的典型特征。火宮殿里的這些賦有湖湘文化藝術語言符號的裝飾品,不僅提升火宮殿的整體形象,也讓所有的外來游客間接了解到了湖湘文化。
二、紋樣符號
“紋樣”也叫做“圖案”、“花紋”、“紋飾”。是指人類在自然活動中遺留和刻意制作的痕跡,紋樣一直以來想要表現的,就是一種形式的美,也正如此,裝飾紋樣才會一代代沿襲和傳承下去,因為這樣的形式美容易被每一代人所接受,它們是經歷過時間的考驗。每一個新的時代都會產生新的紋樣,也會產生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因此,在當代軟裝飾設計領域里,常常看到傳統紋樣運用到當代設計中,不僅是一種復古,也是一種創新,設計師從文獻中看出裝飾紋樣其實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古代傳統的紋樣,到現代各種不同材質的搭配的使用,都影響并間接的美化了人們的生活環境。
具有顯性的裝飾紋樣,如湘繡在裝飾設計中占有一席之地,湘繡的紋樣同樣也能與現代家具完美的結合,以傳統圖案為基礎對圖案進行模仿、改變和再創造,充分利用湘繡紋中的乘云紋、茱萸紋、祥云紋的紋樣符號,對傳統圖案的應用加大了創作者的創作空間,創新了設計思維,體現出了現代裝飾的個性化與人性化。
三、色彩符號
康定斯基認為:“顏色是最直接對心靈產生影響的一種方式。”色彩的裝飾性是通過情感表現產生心理聯想而得到的,色彩的情感表現與心理暗示意義有關。室內軟裝設計中,色彩的協調與一致是軟裝飾設計的重點,任何環境透過色彩的配色,氣氛就會截然不同,這些都歸咎在色彩配色上的差異程度。
長沙窯釉下彩繪,早期色彩比較單調,只有釉下褐彩,或釉下綠彩,其后出現褐、綠兩彩,或褐、綠、紅多種色彩并現的情況。這幾種色彩因交替或重復運用,使色彩產生多變效果,并利用釉料在高溫中與瓷胎相互滲透的原理,形成深淺濃淡的層次。
夢回唐朝印象古長沙窯系列作品,繼承了湖湘文化精神,發展了長沙窯工藝精髓,采用天然巖礦結合陶土調配而成的老巖泥,結合當代茶文化的體驗感與實用性,創造性地推出了集藝術性、觀賞性、實用性于一體的新茶具系列產品,作品經過多次氧化、還原、多重燒制而成。坯體呈現原始樸拙、自然粗礦的質感,色澤呈現千變萬化的窯變拙趣,老巖泥的顏色因其土質具有天然巖礦的成份,故每件作品皆呈現千萬變化且獨一無二的色澤。夢回唐朝印象古長沙窯系列產品,圖案運用了花卉圖案,工藝上采用了模印貼花、手繪釉彩等長沙窯裝飾技法,盡可能再現盛唐時期長沙窯博大精深的陶瓷工藝韻味。
影響符號結構的元素,包括造型、紋樣、色彩以及傳統的哲學觀,以上是筆者單獨討論了各個元素符號的使用,但是元素符號的使用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其中一種或很多種元素的綜合運用。在設計中,對中國傳統文化載體的尋找不是一個隨意的過程,即不能簡單地將過去的工藝、圖案、造型通過裁剪、嫁接等手法任意拼接在現代軟裝飾設計中,而應該深入挖掘湖湘文化或藝術創作中的深層次的東西,即在藝術形式的背后,去尋找其蘊含著的象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