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權
(黑龍江省肇源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辦公室,黑龍江 肇源 166500)
摘要:農民專業合作社對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建立科學完善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評價體系,不僅可以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而且可以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劃水平。本文主要分析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評價體系的內容,以及影響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評價的因素。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評價;體系建設
績效評價是當代企業管理中常用的方式方法,現代企業發展尤其注重對績效的管理和評價。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這種小型企業屬性的組織進行績效評價,應當立足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實,使用結構化的評價模型,建立科學家的評價指標體系,切實通過績效評價方式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的問題。
1.影響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的基本因素
1.1財務因素
財務因素是企業的績效管理中一直處于基礎地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績效評價體系同樣離不開對財務運轉情況的評價。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務主要涉及資金的籌集、管理、分配和使用等方面。首先,必要的資金儲備是農業合作社運轉的前提,合理的資金分配使用是保證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轉的重要條件。其次,農民專業社還涉及到短期收益與長期回報的效率問題,只有兼顧短期與長期效益,才能滿足農民的實際需要。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可以保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有效發展,切實保障實現農民的切身利益。
1.2社會環境因素
社會因素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民專業社的所處環境、社員構成、技術實力都會影響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水平。首先,農民的文化構成直接決定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使用的管理方法、農業科技的推廣力度等。其次,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技術人才力量,使用或推廣的特色農業產品品牌,都會影響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現代農業經濟發展更注重理念的更新,新科學技術的推廣,農民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只有辯證的看待社會因素,才能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技術水平的提升。
1.3自然環境因素
隨著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資源的不斷利用,使自然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的呈現出來。為了滿足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必須對農業合作社的自然環境因素進行評估。首先,科學衡量因為農業經濟發展對自然環境帶來的損傷,全面評估化肥、農藥等農業經濟的影響。其次,科學的衡量農業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水、土地等資源的狀況。第三,進一步評價農業生產的耗能、農產品的安全性、灌溉用水,污染危險等因素。
2.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評價體系設計
2.1評價標準的確定
根據影響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評價因素的分析,應當對相關因素進行標準化的處理,通過有效的標準確定,衡量出各種因素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的影響分值。首先,財務績效指標主要從盈利能力、經營增長、債務風險三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判,主要通過采用財務數據的分析來評判其業績的可持續性。這其中還包括比率指標、現金流、資產規模等具體的指標數據。其次,管理績效方面主要考查社會因素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的影響,主要包括組織的運營能力、管理者的能力、學習成長能力等。這里主要包括了社員的文化程度,品牌的價值及影響力,產品的市場認同度,產品的綠色認證分值,以及客戶的年平均增長率,以及社員的培訓次數、集體議事次數等指標。第三,在農民專業合作社成長環境方面,主要考查保障農產品安全的指標,主要包括無公害產品占比率,環境農藥化肥等使用比例,以及眾多的農業資源利用指標等。第四,還要關注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否承擔了相應的社會責任。其中主要指標包括帶動非社員的農戶數,為非社員農戶提供的技術培訓情況,幫助非社員戶進行的運輸、生產、加工等工作的情況,受地方政府表彰情況等。這些指標對培養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有重要意義。
2.2績效指數的計算方法
為了準確的計算各種績效標準的最終得分,首先,明確績效指標的權重,根據指標的重要性不同,設計0.1-1不同的10個等級,然后參照相關專家的意見建議,對不同的指標進行加權。其次,對各種數據指標進行標準化的處理,在計算的過程中去除不同指標量綱的影響,使用綜合判斷法評估績效指標的最終得分。第三,利用各績效指標的規格數值,以及權重計算全社一級指標績效加權平均指數。最終將各指數的得分相加就得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最終得分情況,從而判斷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情況。
2.3績效評價的設計原則
為了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評價的設計工作,應當在設計過程中遵循以下原則,首先,績效評價體系應當保持全面性,同時注重突出重點內容,而且要有較好的可操作性。要充分的考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未來發展需要。其次,兼顧經濟績效與社會績效,要做到同時關注期經濟功能與社會功能,注重發揮其雙重作用。第三,既要評價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自我服務能力水平,又要全面考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社員的服務能力。第四,在進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績效評價時要注重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既要保證確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性質,又要從量上給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未來發展提供依據,使農民專業合作社認識到自身的不足。
結論:在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績效評價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的考慮合作社評價體系建設的核心內容,在突出重點的基礎上,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全面的評價。同時應當充分認識到評價體系的不足,針對評價體系的實際問題,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及時對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必要的整改。
參考文獻:
[1]李道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分析—基于江西省調研數據[J].農業技術經濟,2014(12):65-75.
[2]李雙元.高原牧區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績效評價—基于青海牧區55家合作社的數據[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5(8):1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