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金兵 上海鐵路局上海高鐵維修段
不同于既有的工務段、電務段和供電段,上海高鐵維修段實行的“三位一體”綜合維修模式涵蓋了工務、電務、供電三個專業,具有工區管轄范圍大、人員少、設備多且復雜等特點。由于原有的工務專業、電務專業、供電專業在天窗管理的組織機構、申請流程、出行方式、安全控制等多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必須對既有專業天窗管理方式進行有效整合和專業融合,創建適合上海高鐵維修段維修作業實際的天窗管理體系。
天窗組織機構包括高速鐵路綜合天窗維修領導小組、綜合天窗維修計劃管理辦公室。綜合天窗維修計劃管理是日常工作機構;天窗管理工作具體由車間、科室執行。
(1)高速鐵路綜合天窗維修領導小組,由段分管領導、科室負責人組成,負責統籌、組織、協調、處理綜合天窗維修實施的相關事宜。其主要職責為:
①負責協調綜合維修天窗工作的組織、實施工作;
②檢查綜合維修天窗的兌現率、利用率和作業效率;
③根據綜合維修天窗的使用情況,提出獎懲意見;
④推廣各車間生產率高的維修作業組織形式、成果,好的做法、經驗,促進工作效率、利用效率不斷提高。
(2)綜合天窗維修計劃管理辦公室,由調度科分管計劃負責人為主任,技術科各分管計劃人員為組員,在段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本單位綜合天窗修的日常管理工作。
其主要職責為:
①負責綜合維修天窗工作的組織及計劃申報、計劃兌現、天窗利用、設備狀態、日常檢查指導、數據匯總、分析、總結等;
②負責平衡同一天窗點內的施工、維修作業,多工種、多部門作業計劃的編制和協調工作;
③負責每日綜合維修及施工計劃申報及下達、綜合維修天窗數據資料收集;
④指導車間規范維修、施工計劃的提報、編制、組織實施、統計、分析等工作;
⑤檢查綜合維修、施工天窗的兌現率、利用率和作業效率,并定期通報,在月度安全質量考評中兌現獎懲;
⑥總結推廣各車間生產率高的維修作業組織形式、成果,好的做法、經驗。
高速鐵路維修作業實行“三位一體”集中綜合維修作業組織模式,對所有影響高速鐵路行車設備穩定、設備使用和行車安全的維修、檢查、檢測等作業全部納入天窗管理。遵循“短周期為主、長周期為輔”的計劃編制原則,采用“軌道車為主、汽車為輔”的出行方式,實行“集中為主、分散為輔”的作業組織形式。
高速鐵路每日安排維修天窗,原則上不應少于240min(總公司另有規定時除外),按照作業復雜程度和設備影響范圍,維修項目分為Ⅰ級維修和Ⅱ級維修。
在年度框架下,段技術科每月下達生產任務,車間分解到周,經平衡后報段。
段每周召開綜合維修計劃平衡會,提前三天將日計劃申請提報路局。每日13:00前段計劃調度員在路局天窗管理系統中下載次日計劃,核對無誤后在段網頁公布。15:00前工區簽收,并召開工長協調會,合理安排勞力和出行工具。
3.4.1作業準備階段
主要由編制作業計劃-駐站聯絡員專題布置-報表上報-段作業許可號確定-綜合例會-專業預想會-機具、材料請領-乘車出行-下車候令等九個步驟組成。
(1)編制作業計劃
15:30~16:30。工區根據下達的次日計劃,合理制定各作業組的作業計劃,編制《檢修作業派工單》、《停電申請單》、《工作票》以及《日施工維修計劃確認匯總表》、《高速鐵路軌道車轉線安全卡控表》、《軌道車綜合維修作業示意圖》等相關表格。
(2)駐站聯絡員專題布置會
16:30-17:00。由工長(副)召集駐站聯絡員布置次日作業安排及安全注意事項。駐站聯絡員在明確工作任務后做安全預想并錄音保存。
遇應急值守人員承擔駐站聯絡員職責時,工長(副)將次日計劃及《日施工維修計劃確認匯總表》傳真至應急值守人員,并電話布置次日作業安排及安全注意事項。應急值守人員在明確工作任務后做安全預想并錄音保存。
(3)報表上報
17:30~18:30。工區將編制好的《停電申請單》、《工作票》、《日施工維修計劃確認匯總表》等表格上報車間,車間審核后上報段調度。
(4)段作業許可號確定
20:00~21:00。段調度下達作業許可號后,工區在派工單內填記,確認無誤后上報車間,車間審核后上報段調度,段調度審核無誤后執行。
(5)綜合例會
21:30~22:00。綜合例會主要包括:
①出勤人員點名;
②工班長匯報當日天窗作業完成情況及存在問題;
③公布日評分結果;
④公布次日作業計劃,作業分組情況;
⑤作業出行方式安排;
⑥作業安全預想等等。
綜合例會要做到“九必須”:即會議必須由工長(副)主持,出勤職工必須全體參加,當日發現問題必須有整改措施,工作布置必須明確安全重點,綜合維修必須明確作業負責人,作業負責人必須掌握作業時間節點,進出通道門作業必須明確通道門地點、編號、開關通道門負責人,安全預想必須充分,乘車出行必須明確路徑和帶車負責人。
(6)專業預想會
22:00~23:00。各專業工長(副)或班組長組織本專業作業人員參加。根據本專業特點,對綜合例會布置的任務進行細化落實、責任到人,并組織針對性業務學習。必須做到“七明確”,即明確作業項目,明確作業時間,明確作業地點,明確作業分工,明確作業技術標準和流程,明確作業機具材料名稱和數量,明確安全重點和注意事項。
(7)機具材料請領
專業預想會后。機具材料實行專人管理,由材料員根據檢修作業派工單所列項目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專業預想會后,作業組負責人根據派工單領取,出庫前雙方進行掃碼確認,并在《檢修作業派工單》上做好記錄,雙方簽認。
(8)乘車出行
23:00-0:00。軌道車出行前,由作業負責人清點人員,確認機具材料放置穩固。軌道車司機根據《高速鐵路軌道車轉線安全卡控表》對工務軌道車和接觸網作業車進行編組和出行安全確認,在接到車站值班員(列車調度員)指令后動車。汽車出行前,帶車負責人清點人員,確認機具材料放置穩固,行駛過程中與司機加強互控。
(9)下車候令
綜合作業車組出行時,根據《軌道車綜合維修作業示意圖》,運行到指定下車地點前,由綜合作業負責人與司機確認停車位置,本務司機與附掛車司機做好聯控。作業組提前清點好人員、機具、材料,等候下車。下車后,作業組負責人組織人員將機具、材料妥為放置,等候封鎖命令。綜合作業車組如需分解作業時,由附掛車副司機負責解編及確認工作。汽車出行時,提前20min到達通道門進行人員、機具、材料清點拍照,等候封鎖命令。
3.4.2作業階段
主要由辦理電子登銷記-調度命令三核對確認-設置現場防護-上道作業-作業回檢--下道確認銷記-乘車返回七個步驟組成。
(1)辦理電子登銷記
駐站聯絡員提前在工區做好電子預登記后,按規定穿著工作服、佩帶臂章及“營業線施工安全培訓合格證”,攜帶有效工作證件、《上海高鐵維修段駐站防護控制表》、《維修計劃確認匯總表》、《施工(維修)日計劃》、GSM手機、錄音筆、具備錄音功能的數字對講電臺等有關通信聯系工具到達車站行車室,提前60min完成登記手續。駐站聯絡員將天窗前最后一趟列車的運行時刻提前通知各作業小組負責人,并在《上海高鐵維修段駐站防護控制表》中記錄。
(2)調度命令三核對確認
段調度、駐站聯絡員、作業點負責人三方對路局調度命令進行核對,重點確認作業區段車輛運行情況、日計劃號、天窗時間、作業地點、調度命令內容等關鍵信息無誤后,段調度下達允許作業命令。
(3)現場防護設置
①現場防護員(或作業負責人指定勝任人員)先行帶領作業人員在通道門對應的兩線間(路基地段在通道門一側的路肩及以外安全地點或站臺兩端安全地點)集中等待,待作業負責人通知后進行防護設置。橫越線路時必須執行“手比、眼看、口呼”制度;
②作業組從通道門進入,按規定執行通道門管理安全卡控制度,由現場防護員帶領作業人員在通道門對應的兩線間集中等待。待作業負責人確認通道門鎖閉后,共同帶領作業人員,集中按規定線路前往作業地點;
③軌道車配合作業時防護。
(4)上道作業
①上道前作業小組負責人對人員、機具材料進行確認、拍照,實行工機具、材料包保制度。待收到封鎖命令后方可組織人員機具上道;
②作業開始,作業人員應嚴格執行檢修作業標準、嚴格執行本崗位自控、鄰崗互控、跨工種聯控的安全卡控制度,確保安全受控、質量達標。
(5)作業回檢
作業完畢后,各作業組負責人應及時做好作業質量回檢,對檢修作業質量做好記錄,并對現場進行清理。所有天窗內作業更換下來的廢舊材料全部帶出線路,并按實際材料名稱、型號、數量在《檢修派工單》下道材料內登記、清點、確認。
(6)下道確認銷記
①軌道車出行。作業完畢后將工機具、材料在路肩、兩線間或站臺,擺放整齊逐一清點拍照;
②汽車出行。從通道門進出的作業組,在通道門外將工機具、材料擺放整齊逐一清點拍照,同時對通道門鎖閉情況進行拍照。
無論哪種方式,作業組負責人都需確認人員、機具材料全部撤離后,報告點負責人,由點負責人與駐站聯絡員辦理銷記手續。
(7)乘車返回
軌道車返回,需停車上人、裝載機具材料時,作業組負責人應與綜合作業負責人加強聯系,明確停車地點。返程人員按指定地點和方位上車。
3.4.3作業后階段
主要由工機具材料入庫-完成匯總兩部分組成。
(1)工機具材料入庫
返回工區后,作業組負責人、材料員按規定清點入庫,雙方簽認。
(2)完成匯總
工區及時統計當日天窗修工作量完成情況,填記《日施工維修計劃完成匯總表》,于6:00前報車間,車間審核后報段調度。
此外,每日由工區開展外部環境及路橋設備巡檢、接觸網設備線下巡查,信號機械室巡視,做好綜合監測檢測分析,發現不良情況按規定組織處置。
“三位一體”綜合維修模式天窗管理體系,把工務、電務、供電三個專業從檢修周期、檢修項目、計劃編制、生產組織、出行方式等五個方面進行優化組合,消除各專業結合部問題,通過平衡作業計劃、優化作業組織、融合作業環節、完善作業方法,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天窗的利用率和作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