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璇 徐勛倩 湯天培
(1.南通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2.南通大學交通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基于專業學生社團開展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葛文璇1徐勛倩2湯天培2
(1.南通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2.南通大學交通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針對高校人才培養現狀,提出通過專業學生社團來開展人才培養這一新途徑。以南通大學交通工程學會學生社團為例,分析了其在人才培養中的優勢,闡述了其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實踐成果,提出了提高培養成效的建議。
專業學生社團,人才培養,教學實踐
近幾年,在招生與就業的激烈競爭下,以就業為導向改革與發展高等教育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各大高校紛紛尋找合適的企業進行校企合作,探索適應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高等教育模式,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企業需要的是具備夯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擁有開拓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的人才。專業學生社團以主題活動的專業性、活動內容的豐富多彩、活動方式的靈活機動,為人才培養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本文以南通大學交通工程學會學生社團為例,深入探討基于專業學生社團進行人才培養的新方法。
高校學生社團是學生組織的一種形式,由在校大學生自愿組成,按照社團章程開展活動。專業學生社團就是屬于高校學生社團中的一份子,區別于普通學生社團其專業性強,聘請專業教師為指導教師,是以專業學科為導向來開展專業學術與實踐活動的社團組織。專業學生社團有別于一般的高校公共社團,其獨特的組織形式具有的以下優越性有助于高校人才的培養。
1.1時間靈活自由
目前大環境下高校的各門專業課都在不斷的壓縮課時,為了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在授課時不得不有所取舍。在課堂傳授的專業知識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專業學生社團開展的活動就成為了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有效的補充途徑。社團活動都是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的,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對課堂進行補充,而且可以讓學生在實踐實習中運用專業知識,達到真正掌握知識的效果。
1.2活動豐富多彩
專業學生社團開展如講座、座談、實踐、實習和專業競賽等一系列與專業相關的活動。專業的學術講座與座談可以讓學生與一線專家直接面對面,接觸了解專業的前沿動態。專業的實踐與實習可以讓學生直接參與專業工作,從基層開始逐步了解行業的工作流程。專業競賽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實用能力,更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3學習氛圍開放
學生都是自愿加入專業學生社團的,這就使得加入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探索。社團組織的活動沒有考勤沒有考試,有的是各類評獎評優和社團獎學金,這樣的方式沒有學習的壓力,只有學習的樂趣。經實踐證明在寬松的學習氛圍中更容易取得成果。
2.1在辦社宗旨上突顯專業
一般高校學生社團的主管部門往往容易忽視學生專業特性,大多因為指導教師為文化基礎課教師,社團活動沒有專業教師的參與,缺乏專業性。而專業學生社團在成立之初就配備專業教師為社團指導教師,向學生宣講創辦社團是以學科專業為依托的主導思想,后期由專業教師來指導社團開展各項活動,確保社團一直在專業領域內發展。以南通大學交通工程學會學生社團為例,社團每年都面向學生開展一次社團宣講活動,內容包含社團宗旨、成立意義、已開展的各項活動,如學生感興趣可自愿申請參加社團。
2.2實現社團活動與課程教學對接
縱觀目前高校學生各類社團活動,大部分活動局限于本校本社團,平臺延展性不夠層次不高。這就要求社團活動在內容設計上進行改革創新,指導教師負責引導學生開展與專業相關的活動,確保活動在專業的方向上發展,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積累、進行專業技能的鍛煉。以本社團為例,本社團是以南通市交通工程學會為依托的,利用學會這一平臺,邀請學會會員單位的專家們參與社團活動,開展工程師走進校園、社團進企業等系列活動,讓學生與行業一線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流互動,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2.3注重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現在高校學生有一個通病,考試可以獲得高分,課程設計參照教材也可以順利完成,但是一旦實戰就無從下手,無法將已有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本社自成立以來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動手機會。例如受南通市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支隊委托,為南通學田地區和虹橋新村等地塊實行單向交通提供技術支持。受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委托,完成南通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綜合交通調查。受南通市公路管理處委托,完成南通市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研究等等。在這些實踐活動中社團成員不僅僅完成了基礎數據的采集,更是全程參與了方案的設計。此外,社團還積極組織社團成員去學會會員單位進行長期或是短期的實習,并將會員單位發展成為教學實踐基地。
2.4組織參加專業競賽
社團把參加各類專業競賽活動作為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形式。自社團成立以來社團成員獲得了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國家級2項,省級3項,參加國家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江蘇省第六屆機器人大賽等多項國家級省級賽事,并獲得國家級獎9項、省級獎22項。社團成員在參加校外專業學科競賽的同時,可以和競賽對手相互學習借鑒,在看到自身長處的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短處,不僅開拓了專業視角,更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1創新社團管理模式
大多數高校學生社團的管理制度,文字條款是統一模板千篇一律,并不能為學生社團各自的特色所服務。在組織結構方面,以社團指導教師為負責人,以社團選拔的優秀成員為骨干按專業活動的類別設立部門。本社團因專業的需求,外出采集基礎數據較為頻繁且數據量大,專門設立了數據采集部。數據采集回來后需要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這就需要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學生來處理,不僅要能熟練操作相應計算機軟件更要求會判斷數據的有效性,這些由技術部來負責。涉及到具體的方案設計則需要具有較全面專業知識的學生來完成,這將由項目部來完成。設置專業性機構可以使得參與管理的學生更加明確自身的職責,促使社團活動更加趨于專業化。
3.2精心設計社團活動
很多學生社團低年級學生人數多,高年級學生很少,盡管總體顯得會員很多,但是流動性很大。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學生社團都是普適性的社團,社團活動與成員所學專業知識沒有關聯性,隨著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程度越來越高,自然便會對社團活動失去興趣,體現出來就是高年級學生越來越少。而專業型社團則是相反,剛剛進入社團的一年級學生由于專業知識的缺乏只能參與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和活動,例如前面所說的數據采集。二年級學生經過了部分專業課的學習,已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即可參加到技術部的工作中來。而高年級學生因為已對專業知識掌握的較為全面,則可以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參與甚至負責整個方案的設計。數據采集和數據處理都可以作為相應專業課程的課程實踐內容,從而將社團活動與專業課程學習有效的銜接起來,以提高社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3設立表彰獎勵措施
獎勵是引導競爭的最佳方法,自本社團成立以來,因為有學會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社團已進行過一次社團先進個人、公益活動積極分子的評選表彰,一次交通助學金的評比與表彰。被表彰的個人都是社團成員,模范遵守社團章程,積極參與社團開展的各項活動,認真負責,完成效果好。評選的流程由個人填寫申請表,社團審核確定候選人名單,提交學會理事會確定獎勵名單,公示,表彰大會,發放助學金等獎勵這幾部分構成。這些獎勵機制,引發了社團內部的競爭,為了使競爭的效果達到最優,社團不僅授予優秀個人以榮譽,并且給予其物質獎勵,一方面鼓舞其再接再厲,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勵其他成員向優秀個人學習。實踐證明設立表彰獎勵措施對于社團的穩步發展很有幫助。
自南通大學交通工程學會學生社團成立以來,經過兩年多的實踐證明專業學生社團在創新型實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是積極有效的,應該大力發展和支持。社團的成立不僅促進了學生就業,增加了辦學實力,加強了校企合作,更是為南通地區交通建設作出了貢獻。
[1] 李 杰,張 玥.基于專業學生社團開展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證研究——以天津農學院經濟管理類本科專業學生社團為例[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4(2):65-68.
[2] 胡忠義,張中東,陳子木.關于學生專業社團的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4):153.
[3] 盛海波.以行業學會為平臺,探索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55-57.
Theresearchandapplicationofcultivationoftalentsbasedonprofessionalstudents’associations★
GeWenxuan1XuXunqian2TangTianpei2
(1.School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NantongUniversity,Nantong226019,China; 2.SchoolofTransportation,NantongUniversity,Nantong226019,China)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puts forward through professional students’ associations this new way to develop talent training. Taking traffic engineering institution students’ association of Nantong University as the case,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the advantage of professional students’ associations in talent training, and expounds the practice results in terms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ect.
professional students’ associations,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eaching practice
1009-6825(2017)28-0234-03
2017-07-26★: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教育科學研究課題(1602-309);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課題(47320);南通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課題(2016B49)
葛文璇(1979- ),女,碩士,副教授; 徐勛倩(1973- ),女,博士,教授; 湯天培(1987- ),男,碩士,講師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