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N24-影視門:中國視頻網站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融資,發生在2017年初春,北京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愛奇藝,這家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卻依然大幅虧損的視頻龍頭,宣布完成15.3億美元的可轉債認購。15.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已接近100億元。百億規模的融資額度,在整個視頻行業絕無僅有。
@銀幕穿越者:藝恩智庫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北京票房共計30.28億元,占全國票房6.65%,觀影人次6872.82萬人,城市票房與觀影人次均較2015年縮水4%,平均票價維持2015年44元水平,人均觀影3.16次。進入2017年,在電商平臺購票時觀眾所支付的服務費開始納入票房統計。據2016年觀眾在線購票支付的服務費情況來看,“網絡代售服務費”納入票房統計后,將為全年票房帶來7%的增量。綜上幾點,北京平均票價有望在2020年左右實現13%的增長,達到50元。
@王冉:我認為,未來三五年中國娛樂產業雖然有很多商業機會,但最大最主流最成氣候的機會只有一個,就是用電影的商業模式(付費用戶的拉新分賬)做能拉動付費用戶的網劇。這波機會的潛在規模、發展速度以及對行業格局的實質影響,將不亞于剛剛過去的黃金十年的中國電影。
@錢德勒-摩羯:兩個青年導演居然都在三部劇情長片以內的職業生涯里問鼎奧斯卡,一決雌雄,這樣的人才更迭、這樣瀟灑的格局怕是本國電影人應該羨慕和反思的吧。兩部影片也不是水火不容,導演無不老老實實承認致敬了前輩的經典作品,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月光》導演巴里·杰金斯說電影受王家衛影響很深,比如《春光乍泄》。可在國內,算到“墨鏡王”名下的《擺渡人》境況如何呢?大寫的難堪。娛樂的狂歡會過去,拍電影的人還是前赴后繼,最終他們都應該找到自己心里那座城,那道月光,這才是動機、意義和功德能統一的唯一路徑。
@傳播與制作雜志:IBB Consulting調查了美國3199位成年人消費者,16%表示對VR感興趣,30%稱已經有VR設備。在有設備的消費者中,56%為掏錢購買,44%為作為禮品或智能手機套餐的一部分免費獲得。對于VR使用地點,稍高于75%的受訪者稱他們想在家中使用。當受訪者被問到如何選擇他們可能最感興趣體驗的VR內容類型時,37%受訪者把游戲列為最感興趣的類型,旅行位列第二(20%),隨后為電影、電視和新聞(17%)。在未來發展趨勢方面,IBB也發現“頭顯”接受率增加,但還有相當大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