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亞平
二0一六年,全球電影市場總票房收入三百八十一億美元,其中北美地區總票房收入一百一十三億多美元,同比增長2.2%。特朗普上臺后,加快制定貿易戰略,并將中美雙邊貿易,包括中美電影合作協定談判納入視野。特朗普經濟、貿易政策將會對中國電影及中美電影合作產生怎樣的重要影響,值得關注。特朗普時代來臨,并不意味著電影全球化的逆轉。中國的電影政策制訂與戰略應對尤其需要高度重視,提升電影質量,樹立有競爭力的品牌形象和海外市場競爭策略,才能在中美電影貿易的競爭與合作當中立于不敗之地。
據美國媒體《美國在線》二0一七年一月二十九日的報道,蓋樂普民調機構的最新調查顯示,特朗普執政八天后,支持率下跌到42%,而不支持率上升到51%,也就是說,大多數的民眾現在對特朗普持負面態度。而其前任奧巴馬出現不支持率超支持率則為其當政之后的九百六十三天。美國民眾對特朗普的不滿,也反映在好萊塢一眾明星那里。
當選總統后的特朗普與好萊塢關系持續緊張。許多好萊塢明星對特朗普本人和其政策持批評態度。特朗普就任總統前,好萊塢影星梅麗爾·斯特里普在金球獎頒獎典禮上對特朗普做了公開的尖銳批評。眾多好萊塢明星拒絕出席特朗普的就職典禮。翌日,全球高達二百多萬的人響應“華盛頓女性游行”號召,上街參與反特朗普游行。在這場抗議游行中,包括影星斯嘉麗·約翰遜、簡·方達、茱莉亞·羅伯茨、娜塔莉·波特曼、艾瑪·沃特森、詹妮弗·勞倫斯、凱蒂·佩里、凱特·布蘭切特以及老牌紅星麥當娜,幾乎可以說好萊塢集體出動。
二0一七年一月二十七日,特朗普拋出“關于難民和移民政策的行政命令”。特朗普關于禁止七個伊斯蘭國家國民入境的行政令,對好萊塢有著直接的沖擊與影響。好萊塢是移民大本營,移民禁令當然得罪好萊塢,好萊塢的反擊、報復更加強烈。一月二十九日晚,在美國演員工會獎頒獎典禮上,第一位得獎者、獲得電視劇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的朱莉婭·路易斯-德賴弗斯就將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比作納粹時期。她說:“我父親當年逃離納粹控制的法國,來到美國。我是一個美國愛國者,我愛這個國家,因此我才(為特朗普的主張)感到恐懼。”她同時還宣讀了美國演員工會的反擊聲明。好萊塢頒獎典禮成為集中“炮轟”美國總統簽署行政命令的平臺,聚焦政治話題,直抒己見,為近年來僅見。
二月二日,特朗普在華盛頓舉行的“全國祈禱早餐會”上發表講話時諷刺大牌電影明星施瓦辛格主持節目收視率“大幅下跌”,施瓦辛格回擊,建議兩人換換工作:“你對收視率這么在行,你來干電視,我來干你的工作,這樣人們就終于能再睡好覺了。”
說起來,特朗普在影視上確實不是“素人”。早在一九六四年,特朗普從紐約軍事學院畢業的時候就曾在兩個選擇面前徘徊—成為好萊塢電影制片人或者進入大學學習。在自傳中特朗普寫到,當時的他特別羨慕好萊塢男明星,喜歡好萊塢的一切—魅力無窮、星光熠熠,并且憧憬著能夠經營二十世紀三十、四十年代的米高梅,把這作為事業的夢想。在選擇大學時,特朗普曾考慮過進入南加州大學的電影學院學習,去拍電影,成為一個電影人。最后家族的房地產業還是讓他放棄了好萊塢夢,進入沃頓商學院房地產系,最終繼承了父親的道路。特朗普二00四年起即進軍影視娛樂界,客串了四十三部影視作品,角色一般都是商業領袖、成功人士,甚至是扮演自己。還擔任了真人秀制片人,主持過電視節目“beauty pageant”“名人學徒”。特朗普的經典臺詞“你被解雇了”(You are fired)傳遍大街小巷,成為當時的熱詞。他靠電影,特別是電視真人秀節目賺了人氣。
雖然當下特朗普與好萊塢關系不睦,但應該不會影響特朗普對好萊塢電影的政策,盡管特朗普尚未頒布與文化相關的政策、法令,直接與電影相關的政策更未涉及。
特朗普在競選和當選后都宣稱要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仿佛中國是處心積慮阻止美國變得偉大的“惡棍”。要限制中國產品進入美國或征收高額關稅,絕非小事。美國新政府的商務部長羅斯早在上任之前,就曾稱中國是全球“保護主義最嚴重”的大型經濟體。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強烈抨擊中國,將美國制造業的衰敗完全歸因于中國,指責中國進行匯率操控。因此美國新政府將會動用所有杠桿在中美經貿關系中“動手術”。這可能導致中美貿易摩擦增加。但是,互利共贏是中美貿易合作的共同愿景。中美貿易合作的根基不可能全面動搖。采取談判與交易的手段以求達到美國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是其目標。中美之間在經濟、金融上已經高度相互關聯,合則兩利,斗則兩傷。如果美國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征收高額關稅,那么中國勢必會做出相應的反制措施,如此將會對中美貿易,包括電影合作產生重要的影響。
中美電影合作意義重大。中國電影市場是世界第二大市場,二0一六年美國影片的北美票房收入超過一億美元的有二十六部,同比減少10.3%,邁出更大的步履進軍北美以外的最大的中國市場,可以為美國好萊塢電影帶來豐厚的票房收入。而與美方的電影合作,也有利于中國電影穩定健康發展,有利于在金額龐大的電影合作業務中向海外市場競爭的目標更進一步。
二0一六年美國六大電影公司的全球總票房收入占全球電影市場總票房收入的64%。既然特朗普的新政是要聘美國人,買美國貨,那么,繼續與中國這一美國境外最大的電影市場在相互利益攸關的問題上合作,也即中美電影貿易中,將會繼續擴大美國電影進入中國電影市場的力度,是必然的。好萊塢作為“美國貨”,作為新總統的特朗普真的要雷厲風行,真抓實干,不耍嘴皮子,這個文化產業上的最大的“美國造”,想來絕不會成為他的“故意的行為藝術”的犧牲品,讓好萊塢放棄美國在全球的戰略地位,讓中國有機會填補真空。
中國電影銀幕數超過美國,市場活躍度不斷擴大。中國電影市場傾瀉出巨大的票房洪流。全球電影產業的機會和長期發展,主要還是在北美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在中國。反觀美國,電影產業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都增勢趨緩。在美國本土,電影投入的平均支出是中國的十倍,但就市場本身而言,卻并沒有增長空間。與以前相比,現在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對中國電影市場充滿狂熱以至焦灼的欲望,進入中國市場成為必須和必然。“一部投資上億美元的巨片,如果沒有來自中國影院的收入,幾乎無法收回成本。”因此,美中開展合作是雙方的需要。
但是,也要看到,施行“美國優先”和經濟利益優先的美國政府,會同時增加中國電影進入美國電影市場的門檻,好萊塢的體制、文化、精神和市場意識,超過一切。重啟中美電影協議談判,配額制預計將放寬,也可能在二0一七或二0一八年取消。配額高墻一旦坍倒,市場掀起變化幾是指日可待,而通過關稅政策的調整進一步限制中國對美國文化產品的輸入,中國電影在北美市場的開拓勢將更加困難。但“美國獨行”的政治經濟策略終會消弭,在美國特定糾錯機制制約之下的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不會也不應對中美片方的繼續合作造成太大的影響。在中國電影和好萊塢之間合作鋪路,并進而構建全球電影共同體,不能只是單行道。
中國電影需要抓住機會,在以下五個方面采取行動:提升電影藝術質量;對電影國企進行手術式的改革;就市場規則對不規范行為采取措施;改善外國電影產品在中國的市場準入;在電影藝術發展的無限可能中尋取最大公約數,對全球電影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一、市場擴大和觀眾觀賞水平不斷提高,給中國電影的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據統計,二0一六年全球市場電影總票房收入前五十名中,僅有兩部中國影片(《美人魚》《西游記之三打白骨精》),其余四十八部影片均為美國電影。要改變并提升電影質量,在市場制作、工業化生產運營的法則之外,編劇和創意創新最為重要,然而,市場的逐利性既影響了對影片創作(創新)的重視和劇本的基礎,也讓影片向高品質、精品化的方向發展,成為一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市場和制片人不重視編劇。改編自《西游記》的《西游降魔篇》《西游記之大鬧天宮》曾經獲得遠超預料的票房。但同樣改編自古典作品的《封神傳奇》卻沒能打響如意算盤。電影的第一線兵力是劇作家。劇本好了,縱使其他稍差,也不失為一部好影片。電影的藝術表現及其境界是無窮盡的,同樣表現一個人或一件事,其方式很多,電影正應去發掘新的方法,而“不必拘泥于舊的窠臼”。隨著時代進展,中國電影需要寓新時代的錦心繡口于創作之中,搖旗吶喊。
二、國企的中心位置需要重新樹立。國有電影企業的電影生產,由于功能屬性及其能力弱化等原因,工作主項受到限制。正面、健康、積極向上的主流價值觀,要通過故事及講述故事所借以表現出來的娛樂元素,也即新的能夠給觀眾帶來愉悅感的方式進行。通過影片中公開的申明或人物對白去灌輸給觀眾的方式,要最大限度地做出某些調整。國企享有的利益,遠大于同時期民企,就市場意義上說來,需要提出,中影、上影在國內市場特別是國際電影合作中業已呈現明顯的弱勢。近些年的多部好萊塢大片,包括《碟中諜五:神秘國度》《終結者:創世紀》等,都有國內民間資本的身影。阿里巴巴入股美國電影制作公司Amblin Partners。騰訊也把目光投向了好萊塢。《長城》投資方涉及兩大影視公司,萬達影視和樂視影業。萬達影視收購了傳奇影業,傳奇影業主投該部全球大片。張藝謀說:“以前的合拍片都是輕工業,《長城》是重工業。中國背景的合拍片,這真的是破天荒第一次。”萬達院線已成為全球第一家跨國院線企業。萬達(院線)正朝兩個方向發展:在全球發展和在國內發展。這個時候,我們要仔細看一看,國企在做什么?國有電影企業忽去忽來,十步九回頭,他們不能只是隨著時代進展,寄希望于他們主導、推進電影新時代。
三、在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的雙重作用下,進一步引導好市場化導向。為應對美國新政府要求展開美中雙邊貿易談判,中國電影可以與之進行談判,并對市場進行從嚴規范,對相關法律進行完善。醞釀已久的《電影產業促進法》于二0一七年三月起正式施行。需要看到,市場的形成與電影內容的生產有著不同的邏輯和不同的規律。電影的發展最忌諱的是盡以市場來衡量的功利主義,而不去落實并融會到電影的文明發展與整體向度中。所以,拒絕單一,培養真善,推動電影藝術和技術觀念的更新,是電影發展的真諦。電影觀念要更新,促使電影藝術發生質變,從而推動建立在規范、勇氣、生存能力以及正確行事能力之上的中國電影不斷進步,并最終打破好萊塢和特朗普的“美國第一主義”。
四、特朗普上臺后,加快制定貿易戰略,中國尤需啟動把中美電影雙邊貿易協定談判納入視野的全面準備,為改善包括好萊塢在內的外國電影產品在中國的市場準入做準備。二0一二年,中美雙方曾就電影配額制度簽訂《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有效期五年,意味著二0一七年將有可能重啟談判。重新談判的結果可能是中國會進一步打開電影市場,但不會發生中國電影單方面讓步以致一無所獲的情況。二0一六年增多數目、放寬政策,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將來引進片會更多地進入國內市場。二0一六年總共引進九十部外國電影。在傳統的“國產保護月”暑期檔,也有超過十部進口片上映,包括好萊塢大片《X戰警》《魔獸》,其中《魔獸》創下兩億多美元的票房,大大高于在北美取得的三千萬美元票房。
五、構建全球電影共同體是未來中國電影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電影的騰飛和產業快速發展原因很多,但受益于世界電影一體化,是一個重要原因。特朗普時代來臨,并不意味著電影全球化的逆轉。而對于中國電影說來,如何推動作品在海外落地傳播,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使中國電影真正“走出去”,不是可有可無之舉,或者就如個別西方論者視為“中國擴張主義對西方戰略利益構成的威脅”。多樣性是全球電影的基本特征,也是世界電影文明進步的源泉。中國和世界各國電影人一道,一起投身于共同的創造之中,推進構建全球電影共同體的進程,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必然。
民族電影藝術發展競爭與合作并存,構建全球電影共同體作為一個美好目標,是需要中國電影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這是時代給電影人的嚴峻的考驗與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