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焱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教學任務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越來越重視教學的質量,而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更是如此。主要對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內涵以及引發有效性思考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了探究。
小學數學有效性師生關系一、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內涵
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意味著教學要有明確的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針對性,就不會有主要、次要的區別,教學就會變得毫無目的性,這是教學的大忌;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同時還要確保學生能夠充分領悟數學的精髓,數學不是一門依靠單純的幾個公式和定理就能衡量的學科,它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也要求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其中,學生與老師有相應的交流,而不是單純的老師在講臺上自己講自己的,學生在臺下自己玩自己的,學生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夠積極主動地思考老師講解的問題并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由以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為主,老師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及時改變教學中不合適的地方,實現共贏。
二、引發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思考的原因
(一)老師教學方式單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是灌入式教學,老師站在講臺上翻著課本給學生講數學知識,教師教學方式單一,缺乏精彩的活動活躍課堂氛圍,與學生缺乏基本的溝通交流。通常老師很少了解到自己上課進度與學生理解進度的差別,教學有效性自然達不到預想的要求,更有部分老師為了塑造自己威嚴的教師身份,全程上課繃著臉,不茍言笑,學生在下面聽課也是提心吊膽,不樂意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擔心回答錯誤會受到老師責罰與同學的嘲笑。長久下去,學生會失去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甚至害怕上數學課。小學生對一切都顯得那么好奇,這是老師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對其以后數學學習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低效
小學數學教學低效產生的原因之一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低效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低效的表現為:學生上課死氣沉沉,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無動于衷,課下生龍活虎;作業完成情況一片糟糕,上課多次講解的易錯點依然是多數學生的易錯點;期中考試成績達不到預定的要求,大多數學生處于預定平均成績一下。而造成數學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分為以下幾種:老師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教學過程中不能積極的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教師講學方式古板、枯燥無味,在課堂中學生處于被迫學習的狀態,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課上與課下,老師與學生不能及時的溝通交流,老師不知道學生課上的理解程度,上課進度以自己以為學生的認知程度進行教學。學生開始可能有過認真學習的想法,但長期跟不上教師教學進度就會自暴自棄,不屑學習,學習成績更是一落千丈。老師強行向學生灌輸預定的數學教學的解題方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學生的感受,不去有針對性的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學習過程中,盲目跟隨老師的課堂講解,沒有積極主動的去考慮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法,這些問題最終都會導致小學數學教學低效的發生。
(三)師生關系僵化,學生缺乏學習熱情
受傳統思維的限制,教師始終把自己當成一種權威,他們覺得只有讓學生懼怕自己,學生才會服從老師的安排,上課認真聽講。殊不知正是由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差距感,導致學生無法與老師做成朋友,從而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學生甚至懼怕老師,這就意味著學生不會主動與老師進行溝通,更不會將自己近期的學習狀況以及在課堂中遇到的問題向老師反饋。對于老師的詢問,學生也是只能沉默不語,他們不敢主動向老師提問自己不懂的問題,怕遭到老師的責罰。長久下去將會使得師生關系惡化,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或許最初他們對小學數學充滿新奇,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新奇感被不懂、枯燥而取代,剩下的只有厭倦。學生討厭上課,上課心思不在聽課上,交頭接耳,才上課時就盼望著下課,這樣下去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更是不言而喻。
三、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要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與熱情。教師要主動降低自己的身姿,不要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形態出現,而是盡力做學生的朋友。課上教學的時候要盡量照顧一下講臺下學生的感受,在教學過程中多多詢問學生的想法與建議,努力讓每個學生都不輸在起跑線上。課上要積極主動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對于樂意回答問題、作業優秀、考試成績較好的學生要給予他們贊美,不要吝嗇自己的夸獎,讓他們知道老師對他們的信任。無數研究表明,老師的夸贊與信任對一個人的學習進步與長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數學教師課下要主動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在課堂中有什么知識沒有聽懂,學生希望課堂形式做哪些有效的改進,教師講課存在哪些缺陷等等,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讓學生把學習數學當成一項好玩的游戲,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二)加強實用性教學,做到學以致用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而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學以致用,把課堂中的知識和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渲染數學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重視對數學的學習。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公式和定理的學習,對小學生來說,對這些知識的記憶就是一個難點,死記硬背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教師要加強實用性教學,什么是實用性教學呢?簡單來說,就是將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教學內容,在課堂講解時多講解一些現實生活中學生接觸較多的東西,這樣讓學生先對問題有了大致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礎上解題,通過解題來達到對公式的記憶,最終實現學以致用,這樣就提高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三)推進新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校要積極推進新型教學模式,改變以往的灌入式教學,由老師教學為主轉變為學生學習為主,教師可以增加情景式教學,針對小學數學課本的章節設立情景,讓學生置身其中,積極思考,在玩耍中實現數學的教學過程,同時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把學習作為自己的愛好,這樣學生會覺得學習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從而增加對學習的熱情。教師可以采用實物教學法,如火柴、糖果等,以實物展示增加學生的記憶力,強化他們對公式的記憶。建立小組合作式教學,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自身優勢、性格愛好等的進行分類,將磨合度較高的學生放在一起,對于課堂中出現的問題,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這樣就可以互相學習,數學能力強的學生為數學能力差的學生講解問題,還有一些不好意思詢問老師的學生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這樣就能夠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四)科學設立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出發點
有了確定的目標才會有前進的方向,小學數學的教學也是如此,要想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就要科學設立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出發點。設立的教學目標包括本節教師授課的結構、框架、技能、重難點,同時老師也要根據學生近期的表現對其進行預測,預測學生對本節課程的理解、運用、掌握程度,這才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孔企平.小學兒童如何學數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5.
[2]黃錦姝.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缺失與重建[J].小學教學參考,2009,(21).
[3]王艷艷.例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評價的實施策略[A].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