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本論文為課題《山東土特產包裝創(chuàng)新設計與品牌形象研究》(課題編號:2015SWRW02)的理論性研究成果。]
摘要:土特產包裝創(chuàng)新設計與地域形象品牌塑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對地區(qū)文化的建設和旅游業(yè)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展現(xiàn)了地區(qū)形象,成為地方經濟文化寶貴的隱形“財富”。本文主要以山東土特產包裝為例,分析山東土特產包裝設計現(xiàn)狀,提出土特產包裝設計與地域品牌塑造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土特產包裝設計;地域品牌形象
一、土特產包裝設計與地域文化
土特產是一個地方的文化標簽,人們外出旅游,都會想要買些當?shù)氐耐撂禺a帶回家品嘗或欣賞、收藏。作為“臉面”的土特產品包裝設計顯得格外重要,可以直接傳播體現(xiàn)出地域的文化特質與精神面貌。近些年來,市面上土特產種類繁多,各類包裝也是層出不窮,良莠不齊,很多一味迎合市場惡俗風氣需求,毫無文化性與審美性,更體現(xiàn)不出地域所特有的人文精神氣息。作為視覺藝術設計工作者,有必要對土特產品包裝進行深入研究與實踐,為地域文化品牌的塑造貢獻微薄之力。本文主要以山東土特產包裝為例,提出對土特產包裝設計與地域品牌塑造的構建策略。
二、山東土特產包裝設計現(xiàn)狀分析
(一)包裝圖形元素與表現(xiàn)手法單一
山東地廣人多,土特產品種類繁多,不少土特產包裝存在的誤區(qū)之一在于將粗俗的實物圖片作為整個土特產品包裝設計的主要元素,以攝影圖片為包裝設計的主要元素原本是可以的,但是攝影圖片的選取十分重要,不是將內裝物進行簡單的拍攝,是要考慮到圖片的題材、構圖、文化性等方面是否體現(xiàn)該特產所蘊含的內在精神與文化性,關注該包裝所帶來的文化性、地域性、藝術性等附加價值。例如德州扒雞的包裝設計,包裝簡陋,主要以大紅色為主,以燒雞的圖片作為主要圖形,攝影是食品包裝中使用比較普遍的藝術手法,但用攝影表現(xiàn)具有傳統(tǒng)地域特色產品不一定適合。設計師一味迎合當下扒雞的包裝,沒有過多的思考本地生活和文化,自然缺少檔次和品味。
(二)包裝設計地域文化性弱
山東不少地區(qū)的土特產品沒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山東老粗布,魯錦,淄博黑陶、膠東的大餑餑等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產品,都缺少其特色包裝設計。以膠東大餑餑為例,這是膠東特有的民俗產品,形式多樣,文化豐富,很多外地游客品嘗后,都贊不絕口,但是其包裝卻十分簡陋,大紅色的紙盒,印有幾個餑餑的照片,一個大福字,著實顯得沒有膠東文化內涵。
(三)土特產包裝過度設計現(xiàn)象嚴重
市面上的土特產包裝大多是手提盒和開蓋盒,這兩種工藝較為簡單,也比較實用,因此大部分的土特產包裝都不假思索的采用這種盒裝形式。這類包裝大多在盒子中再加上中包裝,中包裝中再加入小包裝,這樣的包裝形式,無形當中成為過度包裝,造成了極大的浪費。也給很多消費者造成了一種不好的印象,就是我們旅游買到的土特產品大都是盒子,其內裝物極其有限,而這些盒子大多是紙盒,材料工藝粗糙,沒有美感,不能重復利用,自然也就成了一堆廢品。另一方面還有一些盲目追求華貴,華而不實造成包裝的過度設計,也是土特產包裝的誤區(qū)。
三、土特產包裝創(chuàng)新設計與地域品牌形象塑造
(一)設計與傳統(tǒng)文化碰撞,彰顯土特產的民族個性
中國傳統(tǒng)元素可分為“形”“意”“神”三個層次,“形”是指龍鳳紋、云紋等這些傳統(tǒng)的圖案;“意”指圖案代表的寓意,比如盤長代表綿延不斷,象征永續(xù)不斷、幸福綿長之意;“神”是指中國文化的精神,“天人合一”、太極陰陽、水墨韻律等,要將設計很好地與歷史、自然、文化相結合。將傳統(tǒng)元素巧妙融于土特產包裝中,可以引起消費者感情上的共鳴。“無印良品”作為日本本土的一個民族獨立品牌,其產品的包裝設計整體簡潔大方,對禪宗美學中的“空寂”“無中生有”等理念進行了完美的闡釋,禪宗美學是一種追求細致精巧、空泛有靈、微妙無窮的精神美學。不立文字、擺脫形跡、明心見性是禪宗文化的精髓,與無印良品的創(chuàng)始人的產品文化理念不謀而合。山東地方土特產大多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具有濃郁的民族文化氣息,在包裝設計方面如能恰當?shù)剡\用傳統(tǒng)文化,則可以體現(xiàn)出包裝的文化價值與民族性。
(二)融入情感化設計,體現(xiàn)地域文化精神
山東是眾所皆知的文化大省,各地區(qū)的文化有所差別。如膠東地區(qū)的海洋文化、魯西南地區(qū)的孔孟文化,在設計土特產包裝時,通過對主題、造型、色彩、肌理等的設計,將情感融入到土特產包裝設計中,讓消費者產生積極美好的情感體驗。以聯(lián)想或傳說為切入點,將充滿當?shù)貪庥魝髌嫔实墓适氯谌氚b設計中,會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強化地方民俗文化的可讀性與收藏性。如淄博的土特產品包裝設計可以融入蒲松齡筆下的神奇?zhèn)髌婀适拢屜M者能夠融入情感,強化地域民俗文化印象;臨沂的土特產可以融入自然鄉(xiāng)村與沂蒙山區(qū)的樸實無華的地域文化精神;濟寧的土特產包裝設計可以體現(xiàn)孔孟之鄉(xiāng),儒家文化精神等。
(三)注重包裝材料的親和性與生態(tài)性
美國設計理論學家巴巴納克曾經提出:“設計的最終目標不但是為了目前的目標與功能服務,包裝設計的重要意義是讓包裝設計本身具備形成社會體系的因素”。包裝設計必須要充分考慮到保護自然資源以及維持生態(tài)平衡等因素。天然材料具有親和性,我們可以因地制宜的選擇天然材料進行土特產包裝設計。采用天然材料包裝源于生活,取材于大自然中的木、竹、稻草、泥土、莖葉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陶瓷、紙張、編織等材料。例如大家熟悉的傳統(tǒng)食品粽子,用粽葉或竹葉以不同的捆扎方法精巧包裝起來,形成三角或多角的造型,包裝材料自然而且富有變化。又如牛皮紙系列的產品包裝,也給人一種回歸自然,流露出樸素美。除此以外,采用當?shù)責频奶掌鬟M行民族化包裝的傳統(tǒng)特色風味“食品”系列,這些都是極富親和特色的包裝,從材質上體現(xiàn)了土特產包裝的親和性與自然性。
(四)構建統(tǒng)一的地域性品牌符號包裝模式體系
建立地方特產品牌價值保護意識,保護土特產品牌的市場規(guī)范化,避免各類土特產品包裝粗制爛造與華而不實。只有對山東土特產形成地域品牌效應,構建品牌符號包裝模式體系,才能發(fā)揮其提升產品檔次,樹立地方形象,發(fā)展地方經濟,展示地域文化的諸多功能,才能適合時宜的配合地方出臺的政策,為地方經濟服務。
土特產包裝創(chuàng)新設計與地域形象品牌塑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不僅僅對本地文化的建設和旅游業(yè)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還將帶動地區(qū)經濟增長,展現(xiàn)地區(qū)形象,會成為地方經濟文化寶貴的隱形“財富”。
【參考文獻】
[1]沈星.地域文化在土特產包裝設計中的演繹[J].大眾文藝,2012(03).
[2]曾潤.民族地區(qū)包裝設計的自然優(yōu)勢與需注意的問[J].美術界,2013(09).
作者簡介:徐娜子(1980.08—),女,漢族,山東省煙臺人,山東商務職業(yè)學院講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