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股票期權所具有的激勵作用使其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同時,股票期權作為金融衍生品的一種,具有各方面的風險。因此,對股票期權進行有效市場監管,構建和完善良性的監管制度必不可少。
關鍵詞:股票期權;激勵機制;市場監管
中圖分類號:D922.287;F83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8-0212-02
作者簡介:王琳(1990-),女,陜西渭南人,西北大學,2014級經濟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法學。
一、股票期權的基本概況
股票期權是作為區別于傳統形式的激勵機制,針對對象是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目的是把工作人員個人利益和公司發展及股東利益結合,最終實現企業長遠發展,屬于金融衍生品中一種嶄新形式。
18世紀,期權被引入金融市場。早期屬場外交易,較分散。后出現交易所內的標準化合約,有規范的運行規則和監管制度,克服了OTC市場規范性和流動性不足及交易成本較高等缺陷,交易市場得到迅速發展。
我國股票期權的發展,相對較活躍的世界市場而言,屬比較緩慢型。我國是隨著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而逐步發展的。1993年深圳萬科集團嘗試了股票期權企業激勵機制。但我國對相關理論并沒有深刻理解,而且沒有立足國情改造,此后一段時間,各種公司、企業亂發內部股,導致股市混亂,造成了巨大損失。于是1998年被中國證監會緊急叫停。再后來,為了促進股票期權機制良性發展,我國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試點,一定時間摸索后,總結了經驗教訓,完善了一些制度,進行了一些修改。我國政府有關部門也高度重視股票期權機制發展,為此制定并修改了多部法規,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實行,推動了中國股票期權計劃春天的到來,實踐中取得了一定作用,在場內市場推出股票期權已勢在必行。上證50ETF期權于2015年2月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這意味著中國內地股市迎來了“期權時代”。
二、市場監督的必要性
為了我國股票期權市場的繁榮和長足發展,認清其存在的風險,進行有效市場監管就變得很有必要。
首先,股票期權有回溯問題。也就是將期權的授予日期倒簽回股價較低的某一日期的行為,這樣使高管們得到了價內期權,有了更大獲利空間。這種行為的存在有內在動因即企業高管通過倒簽授予日期,可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但這樣可能損害公司和股東利益。
其次,風險中性因素。原因有多方面的:一、這種行權日期一般周期較長,很難預計可得利益;二、自身生活需要。因家庭等原因,不允許有過長長等待期;三、我國目前金融市場不健全,有很多投機行為存在,通常高管們不愿冒這樣的風險。四、法律制度不健全,金融衍生市場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高管們大多傾向常規激勵方式。
再次,股票期權本身原因。金融衍生品風險具客觀性。來自市場、操作、流動性等高風險的存在,使股票期權這種鼓勵機制作用發揮受限。
最后,我國股票期權已在上證交易所掛牌交易,二級市場不再局限于公司激勵機制中給予的公司高管、技術人員與骨干人員的激勵效果。目前我國規定的股票期權投資者,根據上證所關于《期貨公司參與股票期權業務指南》中規定,三類投資者可參與此業務,分別是個人投資者,普通機構投資者以及專業機構。其對于投資者選擇的門檻也是很高的。上證交易所陸續批準一批券商成為股票期權交易人的資格。基本上是以機構為主。市場總是存在失靈情況以及信息不對稱等。
因此,市場監管就有其很大的必要性。
三、市場監管制度的構建
針對筆者對股票期權闡述的上述一系列原因,可見股票期權發展存在的障礙。我國已推出標準化的場內期權交易合約,在這樣的起步階段應防患于未然,有效的市場監管,可使其良性發展,達到激勵作用。
(一)完善法律法規,使市場更加規范
作為以其他金融資產為標的物的金融衍生工具,其結構的脆弱性非常明顯,這要求建立全面的立法和監管體系。首先,從整體上制定統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和《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法》,以保證金融監管框架穩定性、持續性和一致性。再者,就股票期權而言,應有專門法律對此規定。因為作為金融市場的組成部分,其有價格發現和風險轉移功能,對于整個金融市場來說都很有必要。那么制定專門的關于股票期權的規制,可完善我國法律體系,同時做到事前預防和管理功能。同時做到規范化和可操作性。在如今法治國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都顯得很重要。同時,在法律上還應當完善相應懲戒機制,及時查處和發現違規行為。
(二)強化基礎金融市場建設
建立完善,多層次金融衍生品市場還需有成熟、健全、穩定的基礎性金融市場。一要完善市場準入機制,制定相關法規為市場運行提供法制保護。二要增加信息透明度,防止信息不對稱所引發的風險。三是增加市場規模,擴大交易商品品種,增加參與者數量,使市場更活躍。四是完善監管機制,使市場在一個公平環境中運行。[1]良好運行的基礎市場能為股票期權提供一個安全的市場,可讓我國期權發展充分且有效。
(三)提高高層管理人員業務素質
企業文化是一種力量,它對企業興衰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對企業興衰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上所述,股票期權有回溯問題,在公司方面,加強高管、技術人員、骨干人員的道德教育很有必要。要加強高層管理人員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識,具體包括:團隊合作、誠信教育、法律觀念、自身業務水平、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只有這樣才能樹立這些人員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為企業塑造良好自身形象。同時,還應建立可以制衡的機制,權力只有在籠子里才能更好發揮作用。因為道德風險原因,所以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經理層信息披露機制能給高層管理者一定制衡效果。
(四)加強會計信息披露
應當合理區分商業秘密與披露信息的關系。更加明朗化會計信息,對于信息內幕有一定監督效果。同時,加強懲罰措施。沒有懲罰的措施必定形同虛設。所以,從正反兩方面進行披露與監督,才能達到良好效果。
(五)完善個人所得稅
我國關于股票期權收益稅賦較重。這樣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來講,本身須承擔一定風險,再加上高稅負,必定打擊權利使用積極性。2005年下發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股票期權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規定了可根據情況給予一定優惠,以及分期和程序的內容。這樣的優惠政策會更好的促進股票期權發揮激勵作用。當然也應允許企業將股票期權支出計入企業成本或費用中,在稅前扣除。因股票期權實質是對員工獎勵,是對工資的一種補充,也是薪酬體系的內容,只是相對有一些不確定性,應賦予它與工資、薪金相同待遇,允許企業在稅前扣除。這樣也可減少股票期權支出對公司利潤的影響,而且可增加公司業績,管理層得到更好經營成果,激勵作用則更明顯。國外股票期權如此迅猛發展,可以避稅是其一重要原因。我國也應借鑒,給予股票期權制度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公司采用這種激勵形式。
筆者認為,我國股票期權規范化和標準化經營還處于初始期,大多數人還較陌生,因此,為了股票期權市場發展,進行一定投資者教育以及一些基礎測試也很重要。為我國金融水平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緊跟國際發展,也應加強國際合作水平,促進國際化程度。
[參考文獻]
[1]王揚,孫楠.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現狀與發展淺析[J].消費導刊,2013(7):57.
[2]陶表紅.完善我國股票期權制度的措施分析[J].商業時代,201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