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丹麗 圖 | EMO攝影(部分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李翔小可樂的歡脫智能時代
文 | 黃丹麗 圖 | EMO攝影(部分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如果不告訴你“小可樂”是一家什么類型的公司,只是憑著直覺走進他們的辦公室,你或許會覺得這里是一家充滿文藝氣息的傳媒公司,無論是過道上裝飾著的植物、鮮花、復古汽車模型,年輕活躍的員工,還是辦公室一角擺滿小飾品的花架,都漫溢著小資文青的氣質。又或許會覺得這是一家品味不俗的時尚創意公司,開闊明快的辦公區域滿是輕松愉快的工作氛圍,推開一扇玻璃門,長長的露臺上安放著木質的長桌與茶具,下午時分,同事們會放下手頭的工作分享咖啡與點心,隔著一汪淺水,眺望著日新月異的橫琴新區。
然而都不是,珠海“小可樂”是一家提供智能車軟件解決方案以及充電監控運營系統解決方案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在外人所見的輕松的工作狀態中,這家公司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實現了產品的研發、技術的突破,在智能汽車領域獲得19項研發專利,6項外觀專利。而創始人李翔女士也與想象中的女強人、霸道總裁的形象并不沾邊,而是一個令人感覺親切、愉快、貼心的大姐姐,她用自己口中“沒什么特別”的創業經歷,向我們展示了一種叫做“創業”的歡脫生活。
李翔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珠海市的一家研發中心從事軟件研發,在她的帶領下,該研發中心經過六年的發展,做出了世界上最高效的集裝箱監控軟件。
2008年,李翔被國際獵頭引進到戴爾中國的軟件研發基地工作。眾所周知,戴爾是全球最知名的品牌之一, IT 整體解決方案及服務供應商,李翔在戴爾的工作經歷,為她日后創業提供了不少寶貴的經驗。
2014年,李翔購買了一輛特斯拉,她驚嘆于這輛車的設計理念,顛覆了從前對于車輛的傳統印象,而在使用的過程中,充電對于她來說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于是她開始思考,這樣的一輛車,我們國家能不能制造出來呢?如何解決充電這個問題呢?
“愛折騰”的李翔下載了特斯拉公開的所有代碼和專利一一鉆研,在2015年戴爾全球員工內部的“創新革新大賽”中,專門為特斯拉設計了一款充電樁運營管理平臺,不僅獲得了亞太區的金獎,還引起了比亞迪等國內幾個著名電動車廠商的關注。
“我們國家制造電動車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國內做電動車硬件整車的公司有兩百多家,但是智能車軟件開發的領域卻無人涉及,而我認為,中國需要有一家公司來做真正屬于中國人的智能車運營管控平臺,這是一個機遇,不容錯過。”

創業人物李翔,畢業于清華大學,是戴爾珠海軟件研究院前負責人,國內頂尖的網絡安全專家及IT運維管理專家。現任珠海小可樂科技有限公司CEO,小可樂的誕生源于她擁有第一輛特斯拉。她發現特斯拉的系統并不完美,于是便為其寫了一套補丁,這套補丁被特斯拉采用后廣受好評。
李翔是四川人,辣妹子的性格爽朗直接,說做就做,2015年,她在別人擠破了腦袋投資房產的時候,毅然決然地賣掉了珠海的房子,籌集了數百萬元,創辦了“珠海小可樂科技有限公司”。
“所謂術業有專攻,我們很明確自己要做的不是智能車硬件,而是專注做智能車軟件,向中國智能車軟件解決方案供應商的發展目標進發。”李翔對于“智能車”有著自己的定義,她認為在車上聽歌看視頻、玩玩平板等等都不是真正的智能,能與人產生交互、識別駕駛者的身份、記錄駕駛者的習慣、感知駕駛者的需求的,才能稱為“智能車”,但是這些數據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內的車企在采集,李翔認為,駕駛者所使用的充電App都是帶有用戶身份的,換言之,在充電的同時便可以獲取這些數據。于是,小可樂公司決定從充電樁開始切入智能車領域。

在政府力推“雙創”的大環境下,李翔認為將高消費與高科技結合起來的智能車領域在未來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
大多數創業者在公司創立之初由于沒有名氣,缺乏產品,勢必都要經歷很長一段無人問津的拼搏歲月,但小可樂卻是個例外,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小可樂便推出了國內屈指可數的電動汽車充電監控運營管理平臺ECMP,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實時監控所有充電站的運營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以最快速度解決。電動汽車車主通過安裝小可樂研發的樂充App,可以輕松了解附近所有充電樁的使用情況,就近預約最短距離的充電樁充電,同時在到達該充電樁之前鎖定該充電樁,實現最快最便捷充電。此平臺推出之初,便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談及這樣“神速”的效率,除了研發人員的技術與經驗功不可沒之外,小可樂還應用了非常專業的軟件生產流程管理系統——Agile,敏捷開發模式。


公司名為“小可樂”,是因為李翔兩個女兒的名字叫陳以可和陳以樂,公司創立的日期是2015年12月12日,而這一天,正是她女兒的生日。
李翔介紹道,“敏捷開發模式是一種快速迭代的工作概念,我們每一段代碼都是用自動化的編碼去完成驗證是否符合質量要求,每一天都在自動集成,產品、模塊之間沒有間隙,每周迭代出來的產品也都是用戶可用的產品。這種開發模式也能讓員工們管理好自己的工作,比方說沒有通過驗證的工作任務就會自動打回到你的工作列表中進行排隊,并且以郵件形式通知你的其他工作伙伴,那么即便你休假,也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的工作任務,所以效率自然就高了。”談及小可樂的研發部門是否經常加班,李翔笑道,“我其實并不提倡加班,工作的時候盡量把事情完成好,準時下班好好享受生活,但是如果你在上班期間沒有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那么你就要自己想辦法利用其它時間完成,簡而言之,我要看到的是效率和結果。”
管理上的科學,研發過程的嚴謹,使得小可樂的產品一經推出,就獲得中國普天等大型企業的青睞,紛紛采用他們的產品。目前小可樂已經和這些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共同制定相關行業的國家標準。
此外,小可樂只用了4個月就研發生產出智能便攜式電動汽車充電器,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接上220V的民用電插座,就可為智能車進行充電,除了特斯拉之外,還能適配大部分主營品牌的智能車使用。這款充電器不僅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而且通過了多項國際安全測試。
在政府力推“雙創”的大環境下,李翔認為將高消費與高科技結合起來的智能車領域在未來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今年年初,第50屆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開幕,小可樂作為國內首家電動車智能便攜式充電器生產商參展,進一步向國際市場邁出了步伐,談及公司未來的發展,李翔信心十足,“目前我們的智能便攜式電動汽車充電器已經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商標注冊,今年年內爭取將產品布局全球,重點占領美國市場和國內市場,繼而向歐洲市場進軍。”

無論是過道上裝飾著的植物、鮮花、復古汽車模型,年輕活躍的員工,還是辦公室一角擺滿小飾品的花架,都充滿著小資文青的氣質。


成立一年多的小可樂在業內聲名鵲起,吸引了許多有志之士紛紛加入,負責品牌建設的Equess Yan之前在某大型軟件公司工作穩定,因為偶然得知小可樂的公司理念,慕名而來,新加入的自媒體編輯JR Lau原先在家鄉是端著鐵飯碗的公務員,辭職以后毅然加入了團隊之中,此外,臥虎藏龍的小可樂當中不乏大型外企的核心研發精英、受夢想感召從臺灣遠道而來的青年才俊、一身本領的博士生、專業人才等等,他們懷揣著自己對行業前景的信心和對事業的熱情加入到這一家新興公司里,而李翔回饋他們的,則是一個像家一樣溫暖的工作環境。
在公司里,員工們稱李翔為“花花”,她熟知每一位員工的性格、習慣甚至他們的愛情故事,員工們在這里有著最大限度的工作自由、穿著自由、言論自由,每到下午茶時間,行政部的大姐會給大家做好吃的點心,同事們也會將自己親手制作的蛋撻、甜點帶來公司與大家分享,儼然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動和努力,呵護著這個家。李翔自豪地說,“我們公司的辦公桌都非常整潔干凈,這對于傳統印象中不修邊幅的研發人員來說,實在太難得了。”
而李翔也在公司走上軌道之后,讓各位員工都持股,真正做公司的主人,于是,每個人肩上都有了一份使命感、責任感,個人前途和公司綁定在了一起,這使得員工們都有了更大的干勁,舍不得偷懶浪費一丁點的時間,因為你的未來真正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我們都很喜歡這種工作的狀態和氛圍,這是大家一起建立起來的。”在她的言談中,你感受不到創業者的壓力和疲態,而是一直飽含著熱情,仿佛在輕輕松松的氛圍中,就把一份事業開創了,水到渠成。談到此處,正好是下午茶時間,剛煮好的糖水被端進辦公室中,溫暖了一整個美好的下午。

作為一個創業者,李翔沒有因為工作而剝削掉自己享受生活的權利,也沒有壓榨任何一方的時間,因為如她所言,創業是她的一種生活方式。
作為一位女CEO,李翔坦言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但在她的手機相冊里,卻發現了很多不同類型的照片,前幾天剛拍攝出來的公益宣傳片中,她被打造成銀發白膚的白化病造型,為的是普及這種疾病,讓人們了解、認知,而不是恐懼和同情。另一組和女兒一起惡搞的后母主題照片中,她和女兒十分入戲,表情生動入木三分,雖是“后母”主題,卻滿屏都是母女之間的默契與愛。做公益、攝影、陪伴女兒成長,享受美食和生活,工作以外的這些事情都需要時間,李翔似乎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兩頭不耽誤,“每一天上班前我會先送女兒上學,下班后和女兒一起健身,陪她寫作業,為她們洗澡,等她們都入睡之后,會給自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看看書,翻翻攝影作品,這一小段時間純粹屬于我自己,這讓我覺得一整天都很充實。”
在小可樂公司,隨處可見罐裝瓶裝的可口可樂,但這與“可樂”飲料本身的關系并不大,而是因為她兩個女兒的名字叫陳以可和陳以樂,于是公司便叫“小可樂”,公司創立的日期是2015年12月12日,而這一天,正是她女兒的生日。
作為一個創業者,李翔沒有因為工作而剝削掉自己享受生活的權利,也沒有壓榨任何一方的時間,因為如她所言,創業是她的一種生活方式,她將事業融入了生活里,平衡出了一種,許多人向往,也最適合她自己的生活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