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慕鑫
云南省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德宏 678400
?
基于微信的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服務策略研究
金慕鑫
云南省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德宏 678400
目前“微信”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生活的一部分,微信的多元性對每個領域都有著影響和作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的圖書館服務已經漸漸的退出舞臺,隨之而來的是微信提供的個性化、多功能方便快捷的服務。在我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地處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的服務還需要突出少數民族地區獨有的特色,而利用微信平臺更能方便的提供這項服務,操作簡單,利用范圍廣泛。
2011年1月,騰訊公司推出了一個免費應用程序,可以在智能終端中進行實時通訊服務[1]。微信用戶可以通過網絡發送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信息,同時也可以進行視頻通話與朋友進行交流。根據2016年微信的相關數據統計,微信日平均用戶已經達到7億多,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超過20多種語言,各品牌的微信公眾賬號總數已經超過800萬個[2]。微信功能較多,可以使用社交插件如“搖一搖”、“掃一掃”、“漂流瓶”、“公眾平臺”等服務功能。微信公眾平臺在圖書館服務中應用的主要功能包括媒體信息的群發、適應性信息推薦、一對一互動和多樣化的開發模式。
使用微信為圖書館服務具有如下的特點:
(一)微信使用的普遍性。微信用戶基數大且有穩步增長的特點,微信支持各種數據網絡和操作系統,擁有良好的用戶基礎。
(二)信息交流的多樣性。微信可以通過例如語音、文字、圖片等多種方式進行信息交流,可以滿足圖書館服務的多元化。
(三)社交功能的廣泛性。微信的良好的社交基礎可以完成書友們的有書共讀,可以利用社交平臺相互聯系,并通過朋友圈分享圖書館的相關信息,這讓圖書館借助用戶開展服務推廣、書目推薦、圖書導讀變得可行[3]。
(四)微信平臺功能的成熟性。微信平臺的功能已經成熟,注冊的用戶可以直接通過帳號對信息進行發布和用戶進行管理,另外平臺開放了API接口,可以實現無縫對接,通過微信官方的開發文檔可以順利與接口搭建滿足圖書館服務建設的需求。
(五)信息管理的合理性。微信平臺注冊后登錄可以直接在首頁看到訂閱的人數與用戶的使用情況,直接對用戶的消息進行回復。同時還可以通過用戶管理模塊進行分組統計粉絲數。這有利于圖書館與讀者進行交流和數據統計。
《公共圖書館宣》提出“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不受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語言或社會地位的限制”。在我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年有36家民族出版社用23種民族文字出版圖書、報刊共3000多種,我國的民族文獻總共要有50多萬種,這些文獻成為了民族地區的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的物質基礎[4]。
民族地區圖書館擁有著少數民族的相關資料與發展信息。同時位于民族區域地區的高校圖書館是珍藏這些資料的信息庫。但由于少數民族的文獻數字化時缺少統一的標準,民族文獻載體的形式又較為復雜,民族語言在數字化的處理過程中遇到瓶頸,高校圖書館對其所在的民族地區的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有一定的困難[4]。
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影響下逐漸被人們邊緣化,出現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傳承的危機。由于多元文化的影響,少數民族地區對本民族的文化、主流文化和外來文化的關系認同存在本末倒置的關系[5]。因此作為國家重要的文化教育機構——高校圖書館,應當處理好所處的民族地區的多元文化服務。通過internet的咨詢服務發展不平衡。由于一些高校的咨詢服務建設缺少資源與技術,缺乏規范化的管理,使得服務項目的設置混亂,影響服務效率,沒有全方位真正的體現高校圖書館的重要價值意義。在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開展的網上查詢服務僅僅通過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缺少民族文字文獻的網絡資源。所以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網絡信息檢索和網上參考咨詢服務需要進一步的開發[4]。
(一)利用微信群進行圖書館服務
高校圖書館的基礎服務途徑為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可以通過讀者的提問和咨詢的問題挖掘讀者的隱性需求[6]。所以可以通過微信群聊組建學習小組,促進讀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與資源共享,也可以通過微信群聊進行對熱點討論以及隨時對圖書館的建設提出意見及建議,館員進行實時的解答服務。同時可以專門設置一個少數民族資源分享群,群內的讀者可以隨時分享民族資源。
(二)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圖書館服務
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對信息進行推送,以及擁有一些適合實現圖書館服務的功能。所以高校圖書館服務可以采用微信公眾號作為手段進行。微信公眾平臺支持網頁登錄,有三種公眾號的服務模式分別為企業號、服務號、訂閱號,每種公眾號都有各自的特點,對圖書館的服務都有利有弊,他們的區別如表1。

表1 企業號、服務號、訂閱號區別
以下就是在訂閱號與服務號形式中設計的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的公眾平臺功能。
1.個性化的推薦服務
利用微信的公眾平臺進行二次開發,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讓讀者進行適應性的閱讀。個性化的推薦服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首先當學生進入微信平臺時平臺上設置有個性簽名,高校用戶可以在標簽上注明學術研究方向,然后圖書館根據個性簽名提供相應的學科信息服務,把學科的信息資源和數據庫與網絡信息資源推送給用戶,使用戶進行廣泛學習[7]。其次圖書館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分析讀者的閱讀習慣及信息服務利用情況,然后根據讀者的需求進行定期的將符合讀者需求的信息推送給讀者[8]。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通過學生入校的時間,對畢業生與新生進行劃分,借助微信把相關的畢業專題內容發給畢業生,讓畢業生能夠全方位的了解論文的撰寫方法和圖書館數據庫的使用方法,有效的發揮圖書館的作用,幫助畢業生高質量的完成畢業論文。對新生推薦一些學校相關信息和高校所處的民族地區的政策以及民族的風俗習慣與文化背景,讓非本地區的其它民族的學生能夠更快的融入到所處的環境之中,同時讓讀者了解民族文化,共建和諧的校園生活環境。
2.信息推送服務
可以利用微信平臺主動推送圖書館常用的信息比如館內的借閱規則、機構設置以及館藏的布局情況等,這樣方便讀者提前對館內熟悉。同時可以利用視頻對新入校的學生進行培訓,減少資源浪費。微信平臺也可以滿足圖書館的日常服務功能,比如說供讀者對圖書的預約、續借和查詢服務。對資源推薦主要是圖書推薦包括數字資源推薦,再根據統計在圖書館圖書借閱的數據列出圖書的排行榜,以方便讀者的閱覽。
3.信息查詢服務
利用微信的自定義菜單功能和開放的API接口,結合圖書館的門禁系統對進館人數進行實時查詢,讓圖書館內的老師與讀者隨時了解館內動態[9]。讀者可以利用微信平臺滿足圖書館的一些日常服務功能,比如說供讀者對圖書的預約、續借和查詢服務。也可以利用菜單欄的接口與數據庫接口相連讀者能夠通過菜單欄查詢到館內數據資源的相關信息。
4.信息咨詢服務
可以通過微信平臺輸入關鍵字進行信息的咨詢也可以利用相應的菜單欄中的聯系我們,通過E-mail對圖書館進行業務咨詢以及一些建議與意見的提出。從而幫助圖書館在高校中的服務更加完善。
5.“云”閱讀服務
利用公眾號結合云技術,推出“云閱讀”節省學校的數據庫資源使學生能夠更大范圍的獲取自己的閱讀信息,和各個高校進行資源共建,拓展本校的少數民族資源。
(三)利用微信平臺開展民族文化服務
1.開發民族地方的文獻,設置針對特定需求服務的學生建立民族特色語言特色的學習資源推送服務。
2.利用微信平臺發動同學收集民族資源,突出與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信息,圖書館的館員把通過微信平臺收集到的資源進行綜合整理,建立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館藏文獻。
3.通過微信的平臺建立流動圖書館和流動文化展覽。學生和老師可以將一些自己擁有圖書進行交流,同時利用微信平臺組織開展關于民族文化、地區文化的展覽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信息資源共享與文化宣傳。
與時俱進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重要過程,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要給予少數民族地區的風俗習慣及文化背景,發揮民族文化遺產的收集者與保存者和整理者的作用,同時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又是增進各民族團結的相互了解的重要的文化場所。在信息時代它為讀者提供的服務要多元化,要結合本地的特色,讓學生享受到圖書館服務的特色,同時讓地方民族文化得到傳承。
[1]曾小玲.基于微信的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J].圖書館研究,2014,3:88-91.
[2]騰訊科技.2016微信數據報告發布[EB/OL].http://tech.huanqiu.com/news/2016-12/9873849_3.html,2016-12-28.
[3]陳劍暉.基于微信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策略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2(12):9-10.
[4]張桂榮,阿拉坦倉,德力格爾.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圖書館服務[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2):75-77.
[5]屈冠軍,陳永平,李高峰,等.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多元文化服務探析[J].圖書館建設,2010(2):68-71.
[6]杜輝,劉曉,袁百成.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創新[J].圖書情報工作,2015(6):41-45.
[7]曾小玲.基于微信的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J].圖書館研究,2014,44(3):88-91.
[8]羅曉濤.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圖書館信息推送服務[J].圖書館學刊,2014,36(4):66-69.
[9]孔云,廖寅,資蕓,等.圖書館微信服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圖書館論壇,2014,34(2):90-95.
G258.6;G
A
1006-0049-(2017)08-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