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
摘要:精益財務管理貫穿企業產銷的全過程,精益財務的目標,在于細化財務工作過程中的各個流程,充分利用企業資源,精益求精,盡可能消除不必要的活動,以企業價值為核心,不斷降低成本、提高企業利潤。本文將以價值創造為導向,將精益財務管理思想納入企業管理過程,以期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關鍵詞:精益財務管理;企業
精益財務管理來源于生產過程,應用于是生產過程,更要滲透到企業經營的每一個角落,借此更好的服務企業的生產經營。精益財務管理的目的為降低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進行的無用功,以便增高創造的價值。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不再適用現代化的企業。精益生產適用于單件小批量企業,以消費者的價值為生產方向標,以精益原則為基石,重點在于創造價值、降低不必要的浪費。
一、精益財務管理推行的必要性與意義
(一)精益財務管理推行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進步和市場變革,大批量規模經濟面臨產能過剩、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危機,這將倒逼企業轉型升級。而且,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一步步發展,日益變化的市場環境已經將老一代的財務管理模式淘汰,若不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改革,企業遲早會被市場競爭所淘汰。而精益財務管理可以適應不同周期、不同行業等個性化需求。為此,企業實行精益財務管理,在當前更可以彰顯其迫切性。
(二)精益財務管理推行的意義
首先,企業推行精益財務管理可以加強成本控制力度,實現精益化成本管理。精益財務目的為實現浪費最小、價值最高。在價值流流程中,努力減少不為客戶增添的作業,降低浪費,從而降低價值流成本,提升價值流效率。通過深化精益財務管理理念,可以實現企業規范化、集約化、以較低成本運行。其次,企業推行精益財務管理可以提升市場競爭力、保證企業圍繞戰略目標發展、為企業決策提供有效信息、使企業做出科學戰略決策。精益財務管理始終以客戶價值為導向,其財務信息的根本是價值的發生進程,企業在提升客戶價值的同時,也提高了企業自身高度與競爭力。最后,精益財務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可以增進企業內部監督與合作,有效整合資源,防范經營風險。所以,推行精益財務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必然,是企業發展道路上的有力保障。
二、精益財務管理推行之有效途徑
(一)基于精益財務管理理念 打造全面預算管理平臺
實現精益財務管理,就是要發揮資金在經營管理中的運轉作用,讓全面預算的作用充分發揮在資金運作、分配和價值的創造上,從而促進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基于精益財務管理,全面預算在編制與實施主體上,要形成良好的配合,以此實現更好的落實。在預算導向上,通過預算對價值流的引領,帶動生產與技術部門思考如何優化生產過程,減少浪費等,從而促進勞動生產率達到最優;在投資預算上,要重點審查設備的利用率、資金的回報率等重要指標;在籌資預算上,要綜合公司經營戰略、投資預算、資本市場的風險性等多方面因素;在部門管理上,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實現跨部門順暢合作,通過各環節的無縫隙銜接,力求達到工作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將戰略化解為行動。
(二)基于精益成本管理視角 推行價值流成本戰略
在精益生產模式下,生產過程由很多細小的環節構成,在這之中便產生了成本。精益生產是基于多品種、小批量模式,這就要求生產系統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以便在不同產品之間轉化。精益生產在實現成本最低的時候,要保證貨物遞交周期和產品品質,這需要注意整個價值流的盈利能力。
基于精益生產作業模式,精益財務管理將不再以生產的產品作為核算成本的對象,成本核算的對象將變為價值流。價值流成本戰略,要將成本管理從每天經營管理延伸到戰略性成本管理,包含價值流轉的整個過程,即從市場調研、產品開發、產品生產、產品銷售、產品售后等整個價值流。根據作業流程分析,價值流成本管理可以分為精益的、產品開發、生產、遞交、銷售、售后服務等。通過加強企業內各環節、各部門、全過程的管理與控制,打造價值流成本戰略,讓企業整體價值流得到完善與提升。
(三)基于價值創造目的 構建多維度考評體系
通過最終總量來考核業績的考核管理方式已不再實用,創建一種多維度的考評體系,以企業的價值為中心,可以達到對財務的精益化、現代化、高效性管理。
依照業務性質,可以將人員分為經營管理人員、研究開發人員、車間生產人員和市場營銷人員等,針對不同的人員采用不同的考核指標,并制定相應的獎勵機制,這樣才能有效調動所有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此,企業才能更有序更好的發展。
首先,對經營管理層實施EVA制度。EVA充分考慮了股東和債權人的資本訴求,運用這一指標可以讓管理層做出更明智的抉擇。并且,EVA可以讓管理層理解盲目擴大規模會稀釋經濟增加值,降低企業真實利潤。以EVA為衡量標準,企業管理者就會采取進取性投資以獲得長期回報。其次,對車間生產人員實行KPIS 制度,主要考核員工的生產效率、成本費用等指標。這一指標可以借助ERP系統實施,通過生產制造模塊及時統計每名工人的當班作業效率、生產產品成本狀況,核算出每名工人的考核收入狀況。再次,對市場營銷人員實行目標考核,包括市場拓展、客戶維系、銷售規模、銷售回款等指標。最后,對部門實行績效考察,包含財務類和非財務類兩種。前者包括收入、成本、費用、貢獻、利潤、收款等指標,每月對偏差狀況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并落實到部門;后者包括市場占有率、新產品或新市場增長率、計劃完成率、質量合格率、客戶滿意度、團隊建設狀況等,以考察部門的決策、服務及執行效率。
三、以價值創造為基礎 將精益財務管理融入企業管理
業務與財務的關聯在于監督與服務,實現兩者的融合是對精益財務管理的最好體現。站在財務角度,監督業務相對容易,教課書上都有詳細介紹,這也決定了監督職能具有很強的原則性?,F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為此,企業要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改變自己的發展策略,靈活應對市場的變動。為此,財務在做好監督業務時,也要做好制度的嚴格性和可變動性。二者關系處理的結果將影響服務業務融合的進展。
財務與服務業務的融合在實際業務中相對較難,主要是財務人員不了解業務,不知道從哪個方向幫助業務。服務業務的融合將是達到理想業財融合的重要攻堅點。
財務與服務業務的融合,前提要知道生產經營對財務管理的需求,更多的將財務信息與市場信息相結合,為企業決策提供有效建議。財務服務于業務,要避免紙上談兵,財務人員應主動親自參與生產經營的全流程管理,從小的地方下手,從生產環節、業務環節審視管理盲區、開掘可以創收的空間,創建資本壓力傳遞的體系,將成本效益意識充分傳達到每位員工并落實到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在此過程中,業務部門對財務專業術語知之甚少,財務人員要將財務理論以大眾化、通俗化的方式傳遞給業務部門,讓其能與財務人員無縫隙溝通。另外,企業應將業財融合深化到各個專業業務,如從財務業務聯系到新的經濟增長點,與其他部門一起討論出謀劃策,達到部門間的密切配合,以便提升企業價值的創造。
通過將財務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可以實現生產經營過程的系統化、業務流程規范化,從多維度尋找共贏點,以便提升財務價值的創造。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要實現企業的精益財務管理,就要從各個方面入手,將該理念融入到生產經營各個環節中去,形成良好的企業管理文化,提高財務價值創造能力。企業管理人員要根據企業實情制定制度,基于價值流來減少生產經營各個環節中的浪費,更要形成一套良好的監督考核體系來更好的落實管理的條例,企業各部門要形成良好的配合,切勿各干各的,只有配合完美,才能創造更好的業績,提高財務價值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實現精益的蜂巢財務模型[J].首席財務官,2015(01).
[2]袁國輝.華為發展綱要里的財務辯證思維[J].財務與會計,2016(10).
[3]翁燕弘.對企業精益財務管理的一些思考[J].當代會計,2015(11).
[4]張宇琪.如何加強新時期財務精益管理[J].商,2015(25).
[5]劉萍.基于價值創造的企業精益財務管理[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2).
(作者單位:青島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