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珠+楊金鳳
摘要:“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是我國商事制度的顛覆性變革,對稅收征管工作的影響意義深遠,但是新生事物的推行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各種問題,基層稅收管理工作迎來了新的挑戰。筆者結合“三證合一”在基層稅務機關推行的實際,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分析和思考,提出完善“三證合一”登記制度的措施。
關鍵詞:“三證合一”;信息失真;無效戶
一、“三證合一”執行現狀和問題
(一)登記后有效戶比率降低
改革后,申報納稅戶的比例出現了一定層度的下降,無效戶管問題隨之出現。以武漢市武昌區稅務局為例,2015年9月至12月期間,“三證合一”辦理稅務登記證戶數為3106,較2014年同期增長24%。但實際有效戶數僅占辦稅務登記總數40%,而2014年同期全為有效戶管。以下數據也驗證了以上觀點,常德市地方稅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四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三證合一”新登記戶數為408戶,辦稅戶數為119戶,登記率為29.1%。可見改革后,登記辦稅戶數比例非常低。
(二)新增稅源對稅收增長的帶動作用不明顯
續上例,武昌區稅務局2015年實際有效戶管為1247戶,申報繳納增值稅戶數及稅額分別為55戶、366萬元,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戶數及稅額分別為53戶、322萬元。而與2014年同期相比,用票納稅人比例增長了近一倍,但是申報納稅戶比例卻下降了。2014年數據如下:實際有效戶管2509戶,申報繳納增值稅戶數及稅額為352戶、1742萬元,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戶數及稅額為175戶、179萬元。此外,根據常德市2015年四季度至2016年1季度數據,“三證合一”新登記領票戶數為18戶,征收稅款62.08萬元,發票稅款58.99萬元。可見納稅人申報稅款基本上以發票稅款為主,新增稅源對稅收增長的帶動作用并不明顯。
(三)虛假信息猖獗
實施“三證合一”后,所需資料和審核環節做了簡化處理,這給部分人提供了鉆空機會,虛假法人、虛假注冊地址等頻繁出現。2015年12月,某基層稅務分局在轄區內查獲虛開增值稅發票案件共43戶,涉稅金額28003萬元,該月開票金額累計達167551萬元。其中新辦“三證合一”納稅人占37戶,主要問題還集中在辦領執照時兩方面身份信息的虛假:法定代表人及財務人員。
二、原因解析
(一)登記環節合法性審查缺失
現階段“三證合一”門檻太低,為了減輕納稅人負擔,所需資料和審核環節做了簡化處理。在發放“三證合一”證件時,缺少了實質性的審核,納稅人能夠直接從工商登記部門領取營業執照。這種形式上的審核也助長了虛假注冊地址,空殼公司、零申報戶等“空巢”現象。
(二)發票申領環節省略了查驗和審查環節
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改為“登記制”后,稅務機關對實地查驗、資格審查環節沒有及時跟進,納稅人只需填寫《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表》。購票方式方面,A級納稅人根據申請購發票,B級納稅人則根據資料內容購票,納稅人還可臨時申請增量領購發票。這種領申增值稅專用發票方式這可謂是零門檻,為虛開發票的行為提供了機會。
(三)基礎信息和稅種核實事宜后置
改革后,部分信息的錄入和稅種核定等事宜后置了,一直到納稅人首次領用發票或辦理申報時才進行,而有些納稅人在辦理完“三證合一”證照后,卻未到稅務機關辦理涉稅事項。這導致了“無效戶”出現,即有稅務登記信息卻無稅種登記、票種登記。目前武昌區稅務局有60%“三證合一”戶屬于這種情況。此外,中介機構為保證代辦業務的完整性及提高收費標準,不論納稅人是否實際需要,均按照“一條龍”服務,為納稅人辦理稅種登記和票種登記,從而也導致了“無效戶”的產生。
三、對策及建議
(一)分類嚴查細管,加強發票管理
首先要細化發票領購、使用等環節的管理;其次要加強發票的后續管理,對開票金額與其經營情況、申報信息進行分析比對,切實對違法違章使用發票行為及時查處。還要對發票進行風險管理。具體做法有:一不定期地對小微企業、多頭戶進行發票抽查,檢查納稅人是否違規使用發票;二對“三無”(無經營場所、無經營資金、無經營人員)空殼公司進行動態監控和清查,嚴格防范虛開發票,
(二)強化登記信息后續審查
一是建立補充采集登記信息制度和核實確認制度,在辦理登記事項時增設身份核查環節;二是強化稅源管理單位的后續管理工作,并做好稅種登記,尤其模糊登記的納稅人(如注冊地址模糊、聯系方式不準確、經營范圍寬泛等)開展實地考核。
(三)加強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及資源共享
必須加強各職能部門溝通和配合,“三證合一”不是一個單位的事,需要各政府部門的配合和支持,實現各職能部門的資源的共享,在信息互聯互認基礎上,制定統一的規范標準,這為改革的執行提供助力,也會發動全社會力量多層次、全方位對稅收資源開展監控和管理。
參考文獻:
[1]熊九洲.李琳.谷寒梅,“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對基層稅務管理的影響分析[J].稅收經濟研究,2016,02.
(作者單位:廣州市商貿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