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李科貞
摘要:我國已經進入了老年人口增長加速時期,隨著老齡化程度的逐漸加深,我國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面臨巨大挑戰,由于代際結構4:2:1的出現以及人口地域流動性的增強,家庭養老的作用呈現日益下降,因此,在福利社會化的推動下,加快養老的社會化,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福利體系刻不容緩。本文立足于這一社會背景,以安徽省合肥市為案例進行研究,探索以居家養老為基礎、機構養老為補充的新途徑。
關鍵詞:老年公寓;老齡化;養老社會化;政策建議
一、商業性養老公寓基本情況分析
(一)老年公寓的基本概念
老年公寓是一種不同于養老院和護理院的新型老年住宅,它面向有一定經濟能力的老年人,為他們提供集中居住服務,符合老年人的體能心態特征,具備餐飲、清潔衛生、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服務體系,是綜合管理的住宅類型。
最初,按照投資和經營主體劃分,我國的老年公寓類型有:“政府辦老年公寓”、“政府投資、個人運營型老年公寓”和“社會辦老年公寓”這三種類型;按照老人的自理能力,老年公寓又可分為獨立型、服務型和護理型。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態勢的加劇發展,一些新型老年公寓模式也應運而生,新型老年公寓又主要分會員制和產權式兩種,這些新型老年公寓的出現,豐富了老人群體的選擇,解決了他們的養老需求,優勢十分明顯。
(二)商業性老年公寓在我國的生存狀態
過去的福利院、敬老院都是政府投資并進行管理,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高齡少子的社會家庭的形成,我國的老人群體越來越龐大,單靠國家的財政投入難以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鏈,也使我們更加被動的去應對老齡化趨勢,因此,鼓勵以老年公寓為主的自費社會化養老,對我國應對老齡化挑戰頗為有利。
目前,很多城市都致力于開發適合老年人居住的老年公寓,但由于未能與過去養老機構的概念進行明顯的區分,引發社會對于老年公寓認識偏差,也使老年公寓養老的觀念難以深入人心。
(三)合肥市商業性老年公寓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目前的合肥市眾多商業性老年公寓雖然呈現出井噴態勢,但是由于融資難、相關政策法規不健全等因素,老年公寓的發展仍舊面臨著很多難題。
其一是融資難題。老年公寓在安徽還屬于新興市場,然而幾乎所有新興市場都會面臨融資弱質性這一困境,另一方面,目前我國的金融市場還處在發展階段,融資環境對于老年公寓來說并不成熟,融資渠道并不通暢。我們對合肥市老年公寓資金來源的市場調研顯示,合肥市老年公寓融資的三大主要來源渠道是市政府撥款投資、自有資產融資和銀行貸款或抵押,而其它融資渠道比如資本市場等才剛剛步入這一領域,大部分資本都不敢輕舉妄動。
其二是人力資源管理難題。目前不僅是合肥市,全國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處于人才匱乏與從業人員流失嚴重的兩難境地。2011年,民政部在《全國民政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2020)》中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養老護理員達到600萬人的目標,若要實現此目標,在考慮新增養老護理員的平均流失率的前提下,每年須培養至少200萬養老護理員才能彌補缺口。而據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持證的養老護理員僅僅只有5萬多人,養老服務人才缺口巨大,這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該行業服務人員社會地位低、工資低、保障機制不健全造成的。
其三是政府和社會各界重視支持難題。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遷,老年公寓注定走向越來越成熟的市場化道路,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不可或缺。就目前的情況看,合肥市在這方面的法律制度和規章還不是很完善,對于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的優惠扶持力度還沒有完全落實。同時,由于缺乏科學的指導規劃,合肥市的養老機構在“面”上呈現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失衡勢態,布局不合理。在“點”上存在“一床難求”和“床位閑置”的矛盾現象。
二、未來發展研究——影響因素分析
(一)外部環境分析
1.老年人口多,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國家統計局2015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為1.4386億,占總人口的10.5%。到2050年,我國老年市場的服務需求將達到5萬億人民幣,這一趨勢的發展,對我國傳統養老模式和保障體制產生了巨大威脅,將成為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
2.“空巢老人”日趨增多,傳統養老模式面臨挑戰?!翱粘怖先恕敝笡]有子女照顧、單居或夫妻雙居的老人,隨著老齡化趨勢的加快,空巢情況越來越嚴重。2012年首屆全國智能化養老戰略研討會介紹,空巢老人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國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占54%以上,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也再次引發關注。一方面,“空巢老人”數量多且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使傳統家庭養老模式弊端日益顯露;另一方面,這個過程也為新型商業性養老機構模式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行業內部環境分析
1.養老觀念發生變化,養老方式選擇多樣化。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和購買力的提升,我國老年人養兒防老的觀念正在發生轉變。以前老年人排斥養老公寓,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認為只有鰥寡孤獨的人才需要養老機構。如今社會越來越開放,選擇越來越自由,這種傳統的養老觀念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社會養老越來越被接受,進而催動龐大的商業性老年公寓市場。
2.新型養老模式,養老公寓市場潛力巨大。商業性老年公寓是一種新型綜合性老年住宅,擁有居家養老所欠缺的保障設施和娛樂性服務,讓老人在文娛活動中健康生活,同時又能降低兒女們的養老壓力。而我國目前處于建設和管理的萌芽和初步發展時期,發展老年公寓是緩解老齡化問題,提高經濟政治社會效益和居民幸福指數的必然選擇。
三、未來發展研究——對策和建議
前文所述三個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商業性老年公寓的發展和壯大,立足于現實,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優化發展路徑。
(一)融資渠道多元化,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一方面,對于公辦的養老機構,加大國家財政的扶持力度,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投資,另一種是直接補貼:投資不能過度濫用,能帶來經濟效益的老年公寓,應加快其市場化;補貼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統一標準,堅持公平性原則,按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另一方面,通過市場配置資源進行市場性融資,充分發揮商業銀行、民間借貸和內部融資渠道的融資優勢,緩解融資難問題。同時,應鼓勵和發動社會各界的捐贈和志愿者服務活動,對進行捐贈和志愿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
(二)強化培訓,加快人才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隨著規模和空間的增大,養老公寓對養老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養老服務隊伍的建設和人才培養顯得尤為緊迫。首先,需要根據學歷、年齡、經驗等尺度適當劃分培訓層次和目標,加強培訓的規劃化和專業化建設。其次,對人才隊伍的培養可以采取學歷教育、繼續教育、崗前培訓、操作實訓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模式。最后,推行合理的選拔和激勵機制,從資格證書、道德教育、服務評價等方面進行獎懲,以提高隊伍積極性。
(三)財政支持和政策優惠,助力商業性老年公寓發展
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不僅直接助力老年公寓的發展,還會產生正面效應,引發企業和個人等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財政投入方面需要安排資金專項專用,同時加強對資金的投入和使用的監督和管理,強化資金使用透明度,提高有效性。稅收政策方面應實行稅收優惠,加大稅費政策扶持,降低養老公寓稅收負擔,釋放發展潛力。養老公寓建設應根據當地情況,符合政府關于地塊的統一規劃、統一調度和統一建設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周鵬飛.我國老年公寓發展問題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
[2]王義軍.我國老年公寓發展運營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
[3]宋華西.我國新型老年公寓發展路徑與對策探析[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2):16-19+36.
[4]段賢來.城鎮老年公寓建設與服務——安徽省城鎮老年公寓入住老人狀況調查及對策建議[J].北京市計劃勞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04):13-16.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