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 馬鎮杰 方華芳 嚴立


摘要:醫院崗前培訓是新員工職業生涯的起始培訓,是醫學生向醫務工作者轉變的過渡和樞紐。本文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為例,針對醫院近年來開展的新員工崗前培訓工作進行總結,介紹醫院開展新員工崗前培訓的實踐經驗,發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探索性的建議,切實提高入職培訓的效能,幫助新員工盡快進入角色,以適應醫療工作的需要。
關鍵詞:醫院 新員工崗前培訓 實踐與探索
作為三級甲等婦產科醫院,醫院每年招收的新員工數量較大,人員類別、學歷層次較多,因此,新員工的崗前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新員工進行崗前培訓是加強醫院人力資源隊伍建設的開端,是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環節。我院多年來一直堅持對新員工進行系統性的崗前培訓。
一、近三年新員工基本情況近年來,醫院進一步規范崗前培訓工作,當年招錄的員工均要求參加崗前培訓。如表1、2所示,我院2014-2016近3年分別招錄了151名、149名及132名院校畢業生。從崗位分布來看,醫療護理人員約占80‰從學歷來看,碩士及以上學歷約占45%。
二、崗前培訓的組織與實施
1.樹立培訓目標
通過崗前培訓,使新員工了解醫院的歷史文化,尋找歸屬感;認識醫院的現狀和發展方向,增加使命感;熟悉醫院各項規章制度、職業道德規范,加強責任感;讓新員工通過培訓能自發努力地成為一名蓬勃向上的“婦院人”。
2.制定培訓計劃
根據當年度招收的新員工人數、類別、專業、學歷層次、分布科室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制定詳細的年度崗前培訓計劃。實施計劃主要包括:培訓日程的編排、培訓課程及授課教師的挑選、新員工手冊的設計、溝通與協調等。
(1)培訓日程表的精心編排。為了在有限的時間里讓新員工盡快熟悉醫院,課程的精心挑選及時間的合理安排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認真編排培訓日程表,盡最大努力讓新員工在這短暫的時間內吸收我院最精華的內容。
(2)授課教師的細心挑選。根據崗前培訓計劃,人事科與相關科室積極溝通,邀請院領導以及院內工作經驗豐富、授課能力強的臨床科室主任擔任授課老師。院級領導能站在醫院的高度,將醫院的核心價值、醫院文化等講精講透;科室主任站在科室的角度,充分闡述醫院規章制度的核心內容;臨床主任從臨床的視角,引導新員工領會臨床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新員工手冊的用心設計。人事科每年根據醫院最新的規章制度,用心編寫《新員工手冊》,內容包括院長寄語、院訓、醫院概括、各種守則及制度等,為新員工提供更為方便的查閱。
(4)溝通與協調。制作圖文并茂的微信鏈接作為溫馨提示,并做好崗前培訓會場的聯系、布置,準備好給新員工培訓的資料與簽到簿,為崗前培訓的順利進行做好充分準備。
3.豐富崗前培訓形式
每年綜合崗前培訓為期一周。有形式多樣的培訓內容:報到當天舉行迎新聯誼會,歡迎新員工,為其營造家的溫暖;培訓形式有教師授課、視頻教育、考試、互動交流等;專科特色的母乳喂養知識培訓加深對“愛嬰醫院”的深入了解;每年讓新員工參加志愿者活動,深切體會醫者仁心、感恩奉獻的精神;今年特意安排電影賞析作為崗前培訓的結尾,以勵志電影激勵新員工斗志昂揚地迎接即將開始的工作。
4.提供貼心服務
每年為新員工安排報到一條龍服務,培訓期間提供午餐和礦泉水,貼心服務體現醫院的人文關懷,進一步增進員工與醫院的情感鏈接。
5.精講崗前培訓內容
崗前培訓的課程基本上涵蓋各個方面,具體如下:
(1)醫德醫風教育。醫德醫風教育是醫院崗前培訓的第一課,由黨委副書記或紀委書記講授。崗前醫德醫風教育主要通過法律條文解說、事實案例教育、視頻播放等,啟發新員工樹立良好的道德素養,強化自身的道德修養,并意識到良好的醫德醫風是貫穿醫務工作者職業生涯的靈魂所在,應努力恪守醫務工作者的行為準則,自覺抵制各種商業賄賂和不正之風。
(2)醫院的歷史文化、現狀和未來發展規劃。由院長講授。主要向新員工介紹醫院的歷史文化、現狀和未來規劃,以及目前醫院的管理、業務水平定位、醫院榮譽建設、效益情況。同時借此機會提出要求,希望他們愛崗敬業、不忘初心,將自身的職業規劃和醫院的發展目標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讓新員工感受到被接納和重視,感受到自己已成為醫院大家庭的一員。
(3)臨床各科室的介紹、院內各項制度培訓。各科臨床主任從自己所屬科室臨床的視角,向新員工介紹各自科室的特色。各項規章制度的介紹,主要包括人事制度、財務制度、院內感染控制制度、醫院信息系統簡介、消防安全知識、膳食文化等,由相關科室負責人現場授課并根據需要進行實地演練和培訓。此類培訓實用性強,與實際工作聯系緊密,得到新員工的一致認可。
(4)創新課程培訓。每年根據新形勢下醫療的熱點、上一年度的反饋及對外面知名教授的調研來確定創新課程。2016年邀請到浙江大學張應杭教授、知名禮儀培訓專家裴少樺教授分別作《儒家文化視閾下的醫道及其當代價值》、《醫患禮儀與溝通心態》講座,在新員工中引起強烈反響。
6.實施崗前培訓考核
集中授課結束后,人事科組織現場筆試考核,要求每位新員工撰寫一份心得體會。同時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主要針對崗前培訓課程設置、時間安排、授課教師質量等方面來進行摸底,及時發現存在的不足,為今后更好地開展培訓積累經驗。
三、崗前培訓存在的不足及建議
每年對崗前培訓人員進行問卷調查,通過調查分析、了解新員工對崗前培訓的看法及建議,為下一年開展崗前培訓收集寶貴的意見。通過對2016年的132名新員工和培訓活動的組織者和授課者的問卷調查,回收127份有效問卷,統計如表3所示。
2016年崗前培訓反饋情況較好,總體實現了培訓目標。但對表3中員工反映最多的5項意見建議進行分析,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從培訓方式看,年輕的新員工更希望培訓過程中多一些互動,氣氛更民主,溝通更順暢;二是從培訓內容看,大部分新員工都是剛出校門,眼界和社會經驗都相對欠缺,更希望多一些溝通交流和處事經驗方面的引導;三是從培訓時間看,一些員工建議采取彈性學制,并開通網絡講堂;四是從培訓效果看,一些員工和培訓組織者提出,能否采取學分制量化考核,達到規定學分即可培訓結業。
培訓是給員工最好的福利。為使崗前培訓更加合理、有效,結合調查問卷情況分析,總結培訓經驗,提出幾點建議。
1.培訓方式要更有刨新性
針對不同對象選擇恰當的培訓內容、合適的培訓形式,能提高受培訓者的學習興趣。特別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性格普遍比較跳脫,機械被動的接受培訓輕則達不到預期效果。建議在傳統的課堂講解之外,多設計現場操作、拓展訓練、文體娛樂、心得交流等方式,多運用多媒體課件、遠程在線授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使培訓更加適應新人職員工的性格特點和心理需求,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時,通過互動交流,也可讓新員工更快的增進對彼此的了解,形成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比如,進行急救知識培訓時,可以設計集知識傳授、技巧演練、經驗分享于一體的培訓活動,通過精心設計的融合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問答及討論等形式為一體的互動游戲,強調團隊參與,充分調動新員工的積極性。
2.培訓內容要更有針對性
要針對新員工的心理需求和知識結構,有針對性的精心設計培訓計劃,不僅要給新員工培訓實用性的知識技術,而且培訓范疇應更為廣泛,讓新進人員從醫院的發展史到醫院的現況、醫院的辦院宗旨、服務理念、硬件設施、行為規范等都有一個深入的認識,同時對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職業禮儀運用、醫患溝通技巧、醫療安全及防范、院內感染等相關知識以及以后在工作中會遇到的常見問題以及解決的辦法都應有所涉及,并為他們樹立終身學習和大膽創新的觀念,以促進醫療人員的繼續教育和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3.培訓時間要更有時效性
可以搜集積累精品授課內容,著手創建網絡培訓課程,充分發揮網絡的即時性、便利性、高效性功能,破解員工實施培訓難題,實現集中固定時段學習到彈性自主學習轉變,“少數人學”到“全體人學”轉變。
4.培訓考核要更有操作性
要建立量化管用的崗前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在考核內容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對新員工培訓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都設定目標進行考核。在評價方式上,可采取“師生互評”和“生生互評”,實現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在考核量化上,引入學分制,根據授課時間和教學目標,確定每項課程的基礎學分,參與培訓的新員工完成聽課并測驗通過后,才能獲得本課程學分;學分累計達到培訓的要求,準予通過培訓。在結果運用上,應與醫院的評優、提干等掛鉤,對于不合格者應給予補充培訓,以提升新人職人員對崗前培訓的重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