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柳 青
(山西王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4302)
?
橋涵臺背回填的施工質量控制
郭 柳 青
(山西王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4302)
結合工程實例,從施工準備、測量放樣、材料選取、填筑、碾壓、檢測等方面,闡述了橋涵臺背回填的施工方案,并分析了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以避免跳車現象的產生,保證行車的舒適性。
橋涵,臺背回填,測量放樣,路基
在高速公路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行駛在高速公路中,會發現好多高速路中,橋涵臺背回填處與橋涵結構物的銜接部分有跳車現象,這將給行駛車輛的安全帶來隱患,也影響行車的舒適性。這是由于路基和橋涵本身結構不同,就會產生不均勻沉降,從而造成路面結構層斷裂而產生跳車現象,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必須高度重視橋涵的臺背回填質量。
1)路基本身就有沉降,在施工中,一般情況先進行橋涵的施工,然后進行路基施工,當路基基本完成后,一般會和橋臺形成一個缺口,即為臺背。在臺背施工時,由于縱向工作面比較狹小,壓路機等機械無法進行壓實,只能用小型的夯機。特別是臺背背墻側要達到規定要求更有一定的難度,則導致該處的壓實質量下降。所以在通車以后隨著時間增加,該處路基就會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產生跳車現象。
2)臺背與路基接頭處,會產生細小的伸縮裂縫,當雨水滲入時,對于用透水材料回填的臺背,會使臺背下滲水無法排出,軟化土體將會產生沉降,再之,通車運營后,車輛的運行荷載和路基的橫載,加速了路基的變形,導致該處路基產生沉降,從而發生跳車現象。
以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為例:為確保橋涵及結構物臺背回填質量,根據總監辦文件要求,臺背回填實行“五?!笔┕ぁ2捎脤iT的材料、專門的壓實機具、專業的施工隊伍、專門的監理人員和進行專門的檢測。檢測資料要求記錄完整,檢測結果正確并及時整理存檔。
2.1 專門機械、儀器設備安排
用于臺背回填的機械、儀器設備有:1)ZL50C裝載機1臺;2)大地230推土機1臺;3)ZY18壓路機1臺;4)8 t自噴式灑水車1臺;5)15 t自卸汽車6臺;6)灌砂筒、土工配套儀器;7)拓普康GTS-332N全站儀、S3水準儀各1臺。
2.2 材料安排
在材料供應方面,我們應采用通過國家認證的廠家,確保在施工期間的材料供應。
2.3 人員安排
以總工為總負責,現場負責人及技術員為現場監督,以及質檢負責人員及試驗檢測人員,監理人員等。
3.1 施工前基本要求
施工前要回彈檢測涵洞臺身的強度,臺身的強度要達到設計強度的90%,并且涵洞蓋板要安裝完成,為了涵洞的穩固,橋梁的墩臺也要達到設計強度,這樣才可進行臺背回填。并且與其連接的路基要基本施工完畢。然后將基地的雜物進行清理,做好基坑的臨時排水設施。
3.2 測量放樣
在施工前,要對準備施工的臺背進行邊線和中線的測量放樣。
3.3 材料要求
回填材料的要求,對于涵頂以上填土高度較大,受雨水和地下水影響較小的涵臺臺背,可以采用不透水性材料(碎石土)回填,明涵和橋臺以及緊靠山坡,而山體有裂隙水排出的涵臺臺背,則采用滿足級配要求的透水性材料回填。采用天然砂礫回填時,對于小型夯實機夯實的材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50 mm,如采用重型壓路機械壓實的材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100 mm,且應有一定級配,其塑性指數不大于6。級配曲線應光滑并呈凹面向上的形式。當采用碎石土回填時,其塑性指數不大于12。當采用人工砂回填時,采用中粗砂,并按要求進行篩分試驗,且結果滿足:1)通過0.16 mm篩孔細料含量不大于10%。2)通過0.075 mm篩孔細料含量不大于5%。
3.4 填筑
按照業主規定選用透水性能良好的三七灰土或砂礫等進行回填。每層的填筑厚度不應大于15 cm。在填筑至面層下3 m位置時,在壓實層上攤鋪鋼塑土工格柵。土工格柵必須經過試驗達到設計要求后才能使用。土工格柵張拉須均勻用力,相鄰兩幅格柵在交界處采用搭接布置,搭接部分采用扎絲進行綁扎。橫向搭接寬度20 cm,縱向搭接寬度15 cm,土工格柵自由端應回折2 m,以利于進行錨固,錨固采用φ8鋼筋制成的U形卡進行固定。與橋臺連接部分采用膨脹螺釘進行固定。沿橋臺側每50 cm固定一次。墊板采用6 mm厚,寬4 cm的鋼板。共計鋪設4層,每40 cm鋪設一層。
3.5 碾壓
臺背基礎底部,由于縱向作業面為2 m,不能采用振動壓路機進行壓實,只能采用電動打夯機進行夯實,夯實時,注意每一夯與下一夯要有1/2的疊夯面。為了提高臺背的壓實質量,當回填寬度可以采用壓路機碾壓時,先用壓路機靜壓一遍,再振動碾壓,(振動碾壓時,注意涵洞臺身或橋臺質量,不得有破損),然后再由中間向兩側碾壓。每次碾壓時要有1/3輪寬進行疊壓。當碾壓至無明顯輪跡時,試驗檢測人員對該層進行壓實度檢測。直至壓實度及其他各項均達到設計規范要求,并經監理抽檢合格后再進行上層的填筑。
3.6 檢測
臺背回填應分層填筑、分層檢測,壓實度可采用灌砂法進行檢測。檢測頻率按JTG F10—2006有關條款執行。檢測點位一般為:中間1點,左右邊距離臺帽1 m處各1點,或監理工程師指定的點位。檢測點離臺背的距離分別為30 cm和1.5H(兩個距離范圍內各3點)。每層填筑都必須進行拍照,施工機具與填筑照片、臺階尺寸平面圖,并同檢測資料一并存檔。
我們通過對該高速公路橋涵臺背回填的施工總結,我們認為:只要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按規范要求操作,可以完全實現 “橋頭不跳車”的現象,保證車輛的安全行駛。
[1]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S].
[2] JTJ 041—200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S].
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ver bridge abutment-backfill
Guo Liuqing
(ShanxiWangchengExpresswayCo.,Ltd,Xinzhou034302,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cases,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of the bridge abutment-backfill from th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measurement sampling, material selection, filling, compaction and detection, and analyzes the quality control point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o as to avoid the vehicle bumps and ensure the comfort of the vehicle.
bridge culvert, abutment-backfill, measurement sampling, roadbed
1009-6825(2017)09-0174-02
2017-01-16
郭柳青(1980- ),女,助理工程師
U44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