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祎 濤
(太原市公安消防支隊,山西 太原 030024)
?
老式住宅樓火災撲救處置對策研究
楊 祎 濤
(太原市公安消防支隊,山西 太原 030024)
從火災特點和技戰術措施角度,對撲救老式住宅樓火災進行了針對性分析,提出撲救此類火災要加強初期處置,重在控制蔓延,出水方式首選噴霧,此外,及時撤離至關重要,為消防部隊撲救老式住宅樓火災提供參考。
消防,老式住宅樓,火災撲救,人員疏散
老式住宅樓是指建成年代較早,通常為磚木或磚混結構,以居住為主要功能的建筑。據統計,老式住宅樓所在的老城區發生的火災數約占整個城市火災總數的50%[1],對此類火災加以研究,可以為今后處置此類火災提供一定的參考。
1.1 火災蔓延迅速
老式住宅樓由于使用年限較久,且建成時缺乏相關行業標準的規范,上下窗間墻的高度小于合理值,大量使用的木質窗戶缺乏必要的防火措施,容易使火焰由外窗向上層窗口和鄰近房間蔓延[2]。此外,其內部多有悶頂結構,一旦火勢燒穿門、窗、吊頂或屋蓋,火勢將會迅速發展蔓延[3]。
1.2 人員疏散難度大
老式住宅樓內的居民群眾缺乏火災中的自救常識,一旦樓內發生火災,很多人容易失去理智,驚慌失措,采取一些不恰當的逃生方式。其高度通常較低,易誤導被困者采取跳樓逃生這樣不理智的逃生方式,帶來了無謂的傷亡[4]。無防火、防煙分區的結構,以及敞開樓梯間的設計,極易成為煙氣蔓延的通道。熱煙氣垂直蔓延的速度達到3 m/s~5 m/s,當樓內發生火災時,熱煙氣將很快充滿樓梯間,阻礙人員逃生,大量的煙氣易使人中毒窒息[5]。
1.3 火災荷載大
室內的裝修材料沒有經過阻燃處理,并且廚房使用的燃料一般為液化氣或煤,燃燒時釋放的熱量多,容易助長火勢發展。建筑物以居住功能主,里面被褥、衣物等可燃物較多,建筑物的門窗、悶頂一般為木質結構,也使得建筑物的火災荷載變大。
1.4 建筑易坍塌
老式住宅樓通常為磚木或磚混結構,一般采用磚墻和預制鋼筋混凝土梁板作為承重構件,耐火性能差[6]。而且建筑物使用時間較長后,容易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發生坍塌。
2.1 熟悉基本情況
執勤中隊平時應掌握本轄區老式住宅樓區詳細情況,制定滅火戰斗預案并定期開展演練,確保中隊在火災發生時能第一時間到場并有效處置。
2.2 內外結合疏散人員
2.2.1 內攻疏散救人
老式住宅樓內樓梯間一般為敞開樓梯間,過火后樓梯間內濃煙彌漫,阻礙人員逃生。當被困人員受濃煙封鎖無法逃生時,消防人員應開辟一條由被困地點通往安全區域的疏散通道,并沿疏散路線鋪設救生照明線引導人員疏散。搜尋人員應沿各房間墻壁開始,采用小組搜尋的方式對整個房間進行地毯式搜尋,對小隔間、浴室、床板下等人員可能藏匿的場所都要逐一搜尋,以免遺漏。
2.2.2 合理利用登高裝備外部救人
1)被困人員所在樓層較低時,可直接架設拉梯至被困人員所在窗口、陽臺,把防盜網破拆開后將被困人員疏散至地面。拉梯高度不足時,可聯用掛鉤梯,架設到被困人員所在窗口、陽臺,清除障礙后將其救出。2)被困人員所在樓層較高時,可利用舉高車輛將消防人員送至被困人員的窗臺及屋頂,清除障礙后將被困人員救出。并注意架空電線,避免接觸。
2.3 多措并舉強攻滅火
2.3.1 分割穿插阻止火焰蔓延
當初期控制力量不足,已造成住宅區大面積火災時,可采取分割穿插的方法分區控制火災蔓延。在下風方向適當地段拆除可燃的住宅樓阻止火勢進一步蔓延[7]。例如北京市“11·19”朝陽區小武基陳家村臨38號院火災,第一力量到場時,指揮員將力量部署在火勢蔓延的主要方向,堵截火勢蔓延,為后續力量到場創造機會;后續增援力量到場后,在火場北側、東側壓制堵截房頂火勢,另外出多支水槍內攻穿插分割火場滅火并掩護搜救組救人。
2.3.2 積極排煙打開進攻通道
通常情況下,老式住宅樓內無專用的排煙管道,建筑物的外窗是唯一的排煙通道,消防員可用直流水槍強大的沖擊力破拆建筑物外窗玻璃,增大排煙面積,增強自然排煙效果。此外,還可采用人工排煙的方法排除住宅樓內的高溫煙氣。一支常壓噴霧水槍在7.0 MPa壓力下,可引射高達39 600 m3/h的風量,具有良好的排煙效能。因此內攻人員合理使用噴霧水槍,可迅速降低煙氣濃度,為后續滅火作戰行動開辟進攻通道。
2.3.3 巧用射流撲救室內火災
直流水槍壓力大,沖擊力強,在老式住宅樓這類火場中使用時,使用不當容易對建筑結構造成沖擊破壞,大量的冷卻水也會使建筑構件由于熱脹冷縮作用遭到破壞;而霧狀射流的比表面積較之充實水柱要高出幾十倍,吸熱和汽化能力更強,而且霧狀射流的沖擊力更小,對建筑構件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1)內攻進入火災現場時,如果室內濃煙彌漫,火源不明,戰斗員可以利用熱氣流從門框上部排出,冷空氣從下部補給的對流原理,降低重心,朝著溫度趨高方向前進,使用小流量噴霧射流滅火,避免火未成災,而水漬成災的情況發生。
2)而且老式住宅樓內的電氣線路老化,戰斗員進入室內強攻滅火時可能會遇到電路未斷電的情況,若使用直流水槍貿然強攻滅火,可能會引起消防人員觸電。據實驗測試,QW48型噴霧水槍在1.5 m距離向127 kV高壓導線噴射霧水,槍口電壓為0 V[8]。因此,使用噴霧水槍對于撲救帶電火災而言有更高的安全性。
2.3.4 悶頂火災的撲救
當悶頂內發生火災時,由于內部空間較大,空氣充足,火勢發展會比較快,且蔓延迅速。當吊頂被燒穿時,火勢會猛烈地發展起來,危及鄰近建筑,最后導致整個屋蓋變形甚至塌落,極大增加滅火救援的難度。因此,對于這種危險結構的火災必須加以重視,采用科學的撲救技戰術。
1)在悶頂結構發生火災且火勢不大時,可采取內攻近戰的方法強攻滅火,消防人員可通過室內樓梯或外部架設拉梯攻入悶頂,水槍手應接近火點近距離射水滅火。為開辟進攻通道,必要時應對悶頂進行破拆。注意破拆悶頂前應掌握火勢蔓延情況,把握最佳破拆時機,在火勢蔓延方向前適當位置破拆。此外,在破拆前應該做好射水準備,防止破拆部位出現回燃。同時應對著火點下部樓層部署冷卻力量,防止火勢蔓延擴大。當住宅樓火勢已由中部向悶頂兩側迅速蔓延時,指揮員可在悶頂兩側部署滅火力量,堵截火勢向兩側蔓延,以形成夾擊態勢撲滅火災。
2)遇到火勢發展迅猛,已在住宅樓間蔓延開時,第一到場力量指揮員應根據現場氣象、水源等情況,在火勢蔓延的主要方向部署力量阻止火勢進一步擴大,待增援力量到場后在指揮部的統一組織下對著火區域分割圍殲滅火。
2.4 合理應對老式住宅樓坍塌
2.4.1 防止火災時建筑坍塌的措施
1)老式住宅樓建筑構件因年代久遠容易出現脆化,因此,在火災撲救中水槍手應避免長時間用直流水沖擊建筑物的承重墻、柱,減小建筑物坍塌的可能性。
2)老式住宅樓的磚墻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承載力逐漸降低,承載力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坍塌,因此,內攻滅火時應注意減小水漬損失,及時排除樓內的積水,減小建筑物構件的荷載,防止因應力過大導致坍塌。
2.4.2 合理應用撤離戰術
當采取有效措施仍無法防止老式住宅樓坍塌時,應把握好倒塌前的征兆,合理應用撤離戰術減少傷亡。
1)掌握征兆。建筑物在發生坍塌前會出現變形過大,異常聲響等倒塌前的征兆。內攻人員和安全員應注意是否有墻體開裂、異響等異常狀況,及時向指揮員反饋火場內部信息。
2)合理撤離。內攻人員進入建筑物內滅火時,應先規劃好撤離路線,可將前期鋪設的救生照明路作為撤離線路。一旦發生危險,指揮員要立即組織內攻人員迅速、安全撤離現場。
本文對老式住宅樓的火災特點和滅火救援中采取的技戰術措施進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結論:
1)老式住宅樓耐火等級低,火災荷載大,發生火災時易蔓延至鄰近建筑,在初期撲救應以控制火勢蔓延為主;
2)噴霧水槍能有效撲救老式住宅樓火災,相比直流能夠減小水漬損失,減輕對住宅樓墻體的沖擊,降低住宅樓坍塌的危險性;
3)在撲救老式住宅樓火災時要落實好安全員制度,做好應對建筑物坍塌的準備,發現建筑物有坍塌的征兆應及時撤離。
[1] 羅海龍.談老城區消防安全現狀及對策[J].公用工程設計,2014(9):98-103.
[2] 王 達.淺析城市老式居住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2(2):117-119.
[3] 李耀莊.外界風對小城鎮多層建筑火災流場的影響[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5,15(4):48-51.
[4] 王 曄.火災致多層建筑坍塌的歷史調查[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7(3):56-58.
[5] 張寶珠.居住建筑的消防安全現狀及治理[J].科學之友,2010(6):113-114.
[6] Quentiere J G, MeCaffery B J. A Scaling Study of a Carridor Subjected to a Room Fire[J].Conbustion and Flame,1978(8):1-19.
[7] 李 亮.淺談古城古建筑火災特點及撲救對策[A].現代消防學術論文集[C].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5:337-339.
[8] 王永定.噴霧水槍在住宅建筑火災撲救中的應用[J].消防科技,1995(3):37-40.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fire fighting in old residential buildings
Yang Yitao
(ThePoliceFireBrigadeofTaiyuanCity,Taiyuan030024,China)
The author makes targeted analysis from the angles of fire traits and firefighting tactics, and believes that firefighting shall strengthen the initial measure and shall control fire expansion, and the spray method shall be firstly used, besides, timely evacuation is vital,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ld-structure residential building fire-fighting.
fire protection, old residential building, fire-fighting, personnel evacuation
1009-6825(2017)18-0253-03
2017-04-17
楊祎濤(1983- ),男,助理工程師
TU998.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