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正 全, 石 智 鑫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一分局,四川 彭山 620860)
淺談新形式下EBS在鐵路工程標準化信息管理中的應用
李 正 全, 石 智 鑫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一分局,四川 彭山 620860)
鐵路工程實體分解結構(簡稱EBS)是鐵路工程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基礎,它是以工程量計價清單為基礎,考慮檢驗批及施工習慣形成的樹狀結構表單及編碼標準,其目的主要是實現工程實體的數字化,同時統一參建各方在平臺中的管理細度。結合EBS系統在深茂鐵路工程建設管理中的應用案例,通過對EBS分解系統的解讀,介紹了EBS分解的方法,探討了新形式下EBS在鐵路工程標準化建設中的應用,為鐵路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思路。
鐵路信息化管理;EBS;鐵路建設;工程分解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鐵路施工單位對信息化的需求不斷提高,迫切需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對鐵路施工進行有效管控,使項目全過程中各參與方充分共享,解決項目設計、施工以及維護管理等各階段之間的信息傳遞,減少工程全生命期內的信息衰竭,實現工程項目的標準化管理。在進行信息化系統設計之前,如何對鐵路各專業的工程結構進行分解,使之符合系統的需求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中國鐵路總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制定了統一的結構分解原則,將鐵路工程項目分解為具有一定細度的系統樹狀結構并配以編碼體系,形成工程實體分解結構(EBS)。EBS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標準化管理技術相融合,可以增強信息獲取、信息傳遞、信息處理、信息利用的功能,有效整合了鐵路建設過程中各參建方、各階段的信息資源,提升了項目集成管理的能力。
2.1 EBS分解系統
EBS分解系統主要由施工單位人員根據EBS模板和工點的實際施工情況,選擇 EBS模板,對工點進行EBS分解并補充、完善相應的工點實例化的EBS節點,為平臺應用提供基礎數據。系統功能包括:原始工點的分解、工點更新、工點上傳、EBS分解數據導出、工點發布、EBS初始化、批量建立EBS子項、EBS修改、設計變更、管理變更、EBS瀏覽、修復數據庫、備份數據庫等。
2.2 工點劃分
工點是系統的最小管理單元,同時其具有專業和管理跨度的唯一性。工點劃分時,首先根據路基、橋涵、隧道、軌道和站場區分專業,然后根據管理跨度確定工點。
2.3 EBS 分解
(1)總體分解原則:應嚴格按照模板進行工程結構分解,EBS分解表中的單價應盡量采用合同清單單價,合同清單條目與模板不吻合時,應根據清單中相應條目的具體工作內容進行拆分或合并等工作后將其納入EBS模板對應條目下。
(2)圖紙數量與清單數量不符的處理方法:暫按清單數量計列,后期確有變更時申請變更管理。
(3)工程圖紙缺失或無具體量的處理方法:可按工點長度比例拆分,總量控制即可。
(4)附屬設施不易統計的處理方法:以總價控制。
(5)設計資料與現場實際工點劃分不一致的處理方法:按自身管理需要拆分,只要保證不漏、不重即可。
3.1 電子施工日志
鐵路工程電子施工日志管理系統是一款集鐵路施工日志填報、質量控制、質量驗收和資料管理于一體的管理系統。它以工點為管理單元,引入EBS掛接各構筑物的具體部位,直接與現場施工相關聯,及時收集現場動態數據,適用于建設、監理、勘察設計和施工單位對工程施工階段的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和控制,提高對重點工程的微觀把控能力。系統分為PC端和移動端,能夠實時記錄現場具體施工部位的當日完工量、施工內容和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將現場施工過程與最終提交的工程實體進行有效銜接,及時反映工程實體建造過程的動態信息,為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手段;同時有效融入了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安全技術規范,便于現場更好地開展學標、貫標,為標準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
施工日志按工點管理,主要由三大員針對施工當日的實際情況填寫,填寫內容只限當天完成,日志可3 d內上報。日志審核員主要審核所管轄工點三大員上傳的施工日志,審核、確認后將日志上傳至服務器,審核日志期限為7 d。審核日志沒有提交之前可重復修改。
3.2 變更管理
(1)EBS在變更過程中的作用。
①對鐵路施工過程的變更進行全過程的記錄和數據跟蹤,不僅記錄變更前的數據,還能對變更后的工程部位進行細化落實,為變更管理的可追溯性創造了條件。
②可對變更后的工程結構和數量進行及時調整,切實細化到具體的工程部位,方便現場電子施工日志的填報。
(2)EBS變更管理模塊。
①設計變更:施工變更管理負責人發起設計變更申請單→啟動→工點劃分→EBS分解→EBS審核發布。
②管理變更:施工變更管理負責人發起管理變更申請單→啟動→工點重新劃分新工點→EBS分解→EBS審核發布。
③EBS數據修改:當EBS分解發布后,如發現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時,可對數據庫進行修改,具體流程為:施工變更管理負責人發起EBS數據調整申請單→啟動→變更→選擇工點→登錄EBS分解子系統→EBS修改。
3.3 施工組織管理
施工組織管理是鐵路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的核心,也是鐵路工程管理職責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服務于項目參建各方在項目建設階段對工程的實際進度管理需求,通過對現場進度數據與指導性施工組織進行對比分析,對施工過程進行動態的跟蹤,及時發現施工中對關鍵線路存在影響的工程,預測工程進度是否能夠滿足施工組織要求,對施工過程實現動態管理。施工組織管理內容包括:
(1)施工組織計劃編制:實現線上編制、線上審核、標準規范、統一管理。
(2)進度跟蹤:以構筑物為單位,通過橫道圖和斜率圖展示各專業的工程進度,結合GIS和BIM等技術手段,對架梁、鋪軌等重要工序進行2D或3D形象進度圖的推演,得出施工計劃的關鍵路線,并對關鍵路線上的控制性工點進行預警提示,優化資源投入,節約成本。
(3)施工組織模塊通過電子施工日志或施工組織周報兩種方式采集現場進度數據。施工組織周報每周由各標段調度錄入相關構筑物的進度,經建設單位審核后,在施工組織模塊中動態展示。
隨著鐵路工程建設信息化的不斷發展,EBS分解體系作為現場質量、安全、進度等信息化系統的基礎數據結構體系,將工程實體細化到工點及工程實體結構,可實現不同系統間數據的統一,避免了信息孤島的存在,有效實現了信息的集成化和一致性,同時使各參建單位具有統一的管理細度,結合電子施工日志、拌和站、試驗室、梁場、板場等信息化系統,能直觀、真實地反映工程的實際進度數據。
EBS是標準化管理的信息基礎體系,是目前鐵路項目管理的一種先進有效的方法,對提高項目管理水平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施工單位積極參與并不斷完善、細化EBS分解,將施工現場的信息及時、準確地反饋給相關系統,在施工信息化管理過程中可以起到監督的作用,使鐵路工程管理各應用系統有了信息交換的統一標準,同時有助于推動信息化標準建設,全面推升項目管理的水平和績效,實現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及中國鐵路“走出去”戰略,在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助推下,鐵路工程建設信息化將發揮越來越多的重要作用。未來中國鐵路的EBS標準也將作為世界鐵路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鐵路工程建設領域有效普及并大力推廣,為全球鐵路行業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1] 任 睿. 工程系統分解結構(EBS)及其應用研究[D].南京: 東南大學,2010.
(責任編輯:李燕輝)
2017-02-06
U215.1;U212;U21
B
1001-2184(2017)02-0055-02
李正全(1976-),男,四川成都人,項目常務副指揮長,高級工程師,碩士,從事鐵路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工作;
石智鑫(1993-),男,四川成都人,項目工程科副科長,助理工程師,學士,從事鐵路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