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每個人都像一個棋子般置身于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中。每個初入職場的人都曾經為“關系”傷過心、耗過神,搞不定關系,在職場會步履維艱;搞定了關系,就會成為職場贏家。

記得22年前我剛入職場時,父親囑咐我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到了外面要和人處好關系。”光陰荏苒,斗轉星移,經歷職場的浮沉和磨礪,我越來越感覺到這句話的分量。在現實中,每當我遇到艱難和坎坷時,就會想起父親的囑咐,就會想辦法從上司、同事、下屬那里獲得支持和幫助,用團隊的力量去克服困難。通過建立與老板(公司、上司)、同事和下屬的三大共贏關系,我為自己創造了良好的職業發展環境,實現了人生境界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
建立與企業、老板和上司的共贏關系是職場最重要的一步棋。因為老板和上司決定著職工的存留升遷,是影響和決定職業發展最重要的“貴人”。如何得到貴人相助去成就自己的職業理想,是每個職場人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我做到了四點:一是明確方向定坐標。剛入職,我就清醒地給自己定位,要做企業最喜歡的那類人。一般而言,在企業中存在著四種人:第一種人,能力較低但態度很好;第二種人,能力高但態度不好;第三種人,能力低態度又不好;第四種人,能力高態度積極。第四種人積極主動,虔誠敬業,樂觀向上,是企業真正的“財富”,是公司的中流砥柱,我的定位就是做這種人。因為自我定位清晰,行為目標明確,我自然而然地就往這個方向努力,很快贏得了老板和上司的青睞。二是履職盡責講奉獻。我不認為只要準時上下班就是敬業,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領工資。我對工作充滿責任感,不為取悅老板,只為對自己負責。因此,我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這種陽光心態成為我贏得老板信賴的第二塊基石。三是虛心學習重提升。老板在用人時,虔誠度是一個重要指標,沒有哪個老板愿意用朝三暮四、不講誠信的人,哪怕他能力非凡。我在工作中表現出對公司和上司足夠的虔誠,因此老板也樂意在我身上投資,給我較多培訓的機會。我由此在不知不覺中充實了知識,提升了能力,爭取到了未來事業成功的砝碼。四是不與上司爭名利。這是職場至關緊要的規則和雷區,千萬不可越雷池一步。
建立與同事的共贏關系也至關重要,同事是職業生活中的重要伙伴。當我心情不好、遇到難題和危機、需要贊助或公司進行全員考核的時候,同事是不可或缺的伙伴。再者,今生能夠有機會在一起相處共事,實在是一種緣分,因此,我時常心懷感恩地善加愛護同事關系,與每位同事都真誠相待。人既然是因為有緣才相聚,當同事遭遇困難時,我總是會盡己之力,為其排憂解困,這讓我與同事建立了互助合作的良好關系。在與同事相處互動中,難免會產生意見不同、觀念或利益沖突等情況,每每此時,我懂得心平氣和、理直氣柔的道理,從來不與同事爭吵抬杠,不使用批評、責難和抱怨的語言,適當放低自己的姿態,善于“示弱”。因此我在同事中漸漸有了自己的職業魅力和職業影響力。
建立與下屬的共贏關系則能體現出一個人的職場綜合素質。套用一句名言:“不想當上司的職員不是好職員!”我從入職之初就明白,我不可能永遠甘當下屬,最終要帶領自己的團隊、創辦自己的公司。能否與下屬團結共事,考驗的是我的人格魅力和領導能力,是我職場歷練多年綜合素質的直接體現。我堅信,經營團隊就是經營人心。我時常勉勵和夸獎下屬,關注下屬的職業生活,以留住人才為上策,讓下屬與自己一起成長。同時,我堅持抓大放小,果斷地向下屬授權。這既有利于我與下屬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下屬和團隊的戰斗力,又能使我從復雜的事務中擺脫出來,博采眾長,集思廣益,決策更加科學化,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推動高績效團隊的形成,從而形成了我與下屬的共贏局面。
如果說職場是個大棋盤,搞定了以上三層關系,就盤活了整個棋局,自然就能達到進退有度、攻防自如的境界。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