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天利
問:王磊與劉佳原系情侶關系,2015年6月,雙方同居期間育有一子王樂。分手后,雙方約定王樂由劉佳撫養,王磊每月支付撫養費5000元至王樂18周歲(王磊月薪3萬元)。2016年10月,王磊與李爽結婚,李爽婚后得知王磊需每月支付王樂生活費,認為這一行為侵害了其夫妻共同財產權,遂起訴王磊和劉佳,要求法院認定他們的協議無效。請問,李爽的訴訟請求能否得到支持?
答:首先,父母對子女有法定的撫養義務。根據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王磊對王樂有法定的撫養義務,在其不直接撫養王樂的情況下,有義務每月向王樂支付撫養費至王樂能獨立生活為止。
其次,父母可以協商確定子女的撫養費負擔。我國《婚姻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規定:“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可見,分手后王磊和劉佳可以協商確定撫養費的負擔,該約定具有法律效力。
最后,我國司法實踐認可父母在合理范圍內的撫養行為。《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6年第7期(總第237期)相關案例的裁判指出:“雖然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但夫或妻也有合理處分個人收入的權利,不能因未與現任配偶達成一致意見即認定支付的撫養費屬于侵犯夫妻共同財產權,除非一方支付的撫養費明顯超過其負擔能力或者有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意圖。”結合本案,王磊每月支付的撫養費在其能力負擔范圍之內,并且王磊并無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意圖,因此,王磊與劉佳的協議并未侵犯李爽的夫妻共同財產權。
綜上,李爽的訴訟請求不能得到支持,王磊與劉佳簽訂的撫養協議具有法律效力,應當予以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