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雪琴++徐秀++周義軍++蔡泳

隨著高校教學內容不斷擴充,越來越多的高校聘請校外單位相關專業人員走進課堂,承擔部分教學任務。然而,校外單位專業人員并非專業教師,多數沒有教師資格證,在教學能力上有待提高。通過對外聘教師的教學質量管理研究,制定相應考核指標,從而能夠科學有效地對外聘教師教學質量進行管理,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外聘教師教學質量考核高校外聘教師可以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高校不斷擴招,生源膨脹與師資緊張這一結構矛盾日益凸顯。外聘教師作為緩解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被高校積極引入和使用,因此,學者們紛紛聚焦外聘教師這一問題。加強外聘教師的管理,充分發揮他們的教學責任感和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思想業務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目前高校外聘教師教學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1.外聘教師可分為理論類和實踐類兩種類型。理論類課程的外聘老師,他們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但缺乏教學經驗,在課堂中容易照本宣科,使得課堂氣氛沉悶;而實踐類課程的外聘老師,他們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能力,但課堂講授能力相對比較差,且因為缺乏一定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導致授課效果不太好。
2.外聘老師責任感不強,缺乏教師職業精神。由于外聘教師基本上都是為創收而來,常會出現“上完課后走人”的現象,且多數為了完成任務,較少與學生溝通以及課后輔導。沒有相關的考核和督導制度,對外聘教師管理也存在諸多不便。
3.外聘教師流動性大,師資隊伍不穩定。高校外聘教師基本上是一學期一聘,人員流動性大。甚至有時會出現一學期中同一門課程半途更換的情況,且有的外聘老師只來上一兩次課,不能很好的對其教學水平與能力進行科學評估。
二、如何管理高校外聘教師
關于外聘教師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原則、管理模式、管理實踐、管理方法等方面。潘美亮認為在外聘教師管理中應遵循五點原則:一是堅持以“教學質量”為中心的原則;二是重視統籌規劃、一體管理的原則;三是堅持切合實際的原則;四是堅持能力和教授課程相匹配的原則;五是激勵與約束機制并重的原則。秦欣梅、匡文婷從“理念+系統+方法”三個方面描述管理模式,提出應秉持“以制度為綱,以人為本”剛柔并濟的管理理念,設計了簽訂合同、制定工作計劃、建檔、開展教學活動、考評、考評結果反饋、考評結果應用、工作改進設想的完整的循環系統,并指出應根據不同的環節實行不同的管理辦法。孫麗華指出在具體管理實踐中要把好進口關,完善規章制度,規范外聘教師言行,鼓勵和支持外聘教師參與管理,加強對育人工作的檢查。申建偉提出了聘用審查管理、授課協議書管理(包括教學要求、考勤制度、調課制度、請假制度、酬金發放制度、獎罰制度和違約保證金制度)、授課過程管理、評定與獎懲管理和外聘教師檔案管理等方法。
三、建立“專家+學生”相結合的雙督導管理機制
為了提高外聘教師的教學水平,可以借鑒針對高校教師教學質量管理模式,采用專家督導與學生督導相結合的方法,對外聘教師進行考評,提出改進意見,使得外聘教師能夠有針對性的、科學規范的修正教學方式方法。另外,還需設立外聘教師獎勵機制,除了應有的課時津貼外,可適當頒發聘書、教學能力獎狀等,激勵外聘人員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高校教學中。此外,還可聯合校內教師申請科學研究項目,產出科研成果,從而提高外聘人員在本單位的競爭能力。相應的考評機制如下圖所示:
四、結論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聘請外聘教師是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長期戰略選擇。外聘教師是兄弟單位在教學、專業上都比較優秀的教師為我所用,不論從教學的角度,還是經濟適用的角度,都是一種資源共享的好事情,是值得提倡和發展的。外聘教師作為一支特殊的師資力量,在彌補高校師資緊缺、節約教育經費、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優化教師資源配置等方面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切實抓好外聘教師的管理,充分認識到外聘教師的重大作用,把外聘教師作為高校人事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來發展,不僅是時代變遷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是當前和今后很長時期內高校應該重視和研究探討的問題。若能夠加強聘前、聘任中和聘后過程中的考核與管理,會使高等院校外聘教師形成一定規模,達到既能提升教學質量,又能充分利用各方資源,促進人才資源共享,使高校教育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周明俠.新辦本科院校外聘教師管理模式初探.長沙大學學報,2007,(01):139-141.
\[2\]宋麗麗,羅燕琪,孫海峰.談外聘教師對促進高校發展的意義.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05):14-15.
\[3\]李博.外聘教師管理問題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9,(09).
\[4\]周明俠.新辦本科院校外聘教師管理模式初探\[J\].長沙大學學報,2007,(01).
\[5\]楊晉.對高職院校外聘教師的管理\[J\].內江科技,2012,(10).